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把整包岩茶捏碎,茶汤会更醇厚?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武夷岩茶,首重水,次求香。

喝入口水路顺滑,汤感醇厚,滋味饱满,才是一众岩茶老饕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

每当在网上看到“按这样泡茶,能让你的岩茶醇厚感倍增”的宣传,很难不让人心动。

话说,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奇操作,能让岩茶的醇厚感做到平地起高楼呢?

点进视频一看,大跌眼镜。

一开场,对方就采用了暴力手段。

硬生生将泡袋装的岩茶,用手挤碎。

称,碎茶泡出来的味道,汤感更醇。

见状,麻花只想给对方翻一个超大白眼。

如此离谱的操作,可别再出来误人子弟了!

《2》

一、碎茶没法让岩茶汤感变醇。

岩茶重水求香,此话不虚。

但岩茶的汤感醇不醇,与茶叶碎不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风牛马不相及,不是一回事。

喝岩茶,想要让杯中的茶汤更醇更厚,应该从提升品质着手。

选正岩山场的茶,越接近核心越好。

三坑两涧排行首位的牛栏坑,综合山场环境绝佳,产出来的“牛肉”,个中汤感厚度,甚至不输其它正岩的高丛水仙。

有了好的山场,还远远不够,制茶工艺也不能拖后腿。

做青要到位,走水顺畅。

焙火不能心急,将岩茶焙透、焙均匀。

最终做出来的一泡好茶,再泡开后才能喝到稠滑、细滑、醇厚的汤感。

即一众老茶客口中形容的“米汤感”。

因茶水当中的茶味物质丰沛,啜起来,会更有咀嚼感,与寻常的稀薄凉白开,汤感质地截然不同!

品质一流,内在茶味积累丰沛,才是岩茶汤感醇厚的关键。

按开篇提到的神操作,将岩茶故意捏碎再去冲泡,除了将茶味闷浓泡苦外,对提升茶汤厚度没有任何帮助!

《3》

二、碎茶属于边角料。

近期的武夷山,各家都在焙茶。

打焙,起焙,适时翻焙。

将刚下焙的茶,抓出一泡放在盖碗里试喝一番,焙茶师傅才能更好地根据具体表现,调节下一步的制茶计划。

去年底,九道火肉桂的梗,在圈内引起热议与吐槽。

经过此事,越来越多茶客得到普及,岩茶焙火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讲究看茶焙茶,点到为止,焙茶恰到好处才是关键。

聊回到正题,和焙茶师傅们闲聊时,他们无意间透过一点行业内幕。

平均算下来,岩茶每打一次焙,除了要增加制茶成本外,还会带来碎茶损耗。

几乎每焙一斤茶,损耗掉半两也是正常。

这些碎成渣沫边角料,类似蛋糕、饼干、面包的边角那样,不影响食用,但不能算作正品。

一般在分装进入泡袋前,会筛掉明显碎末。

上一回在朋友的茶厂里喝茶时,听到楼下有人骑着三轮车在放着喇叭吆喝。

“收茶梗、茶片、碎末……”

这些边角料收回去,也是有用途的。

比如,统一集中起来后,可以提取茶多酚、咖啡碱、茶皂素,运用在化工场合。

但不管怎么看,岩茶的碎茶,属于边角料。

请客喝茶时,这些碎茶登不上台面。

论价格,被压碎、碰碎、挤碎的碎茶, 肯定不能与条索保留相对完整的精品茶相比。

换言之,假设开篇那位博主,饮茶口味刁钻,饮茶审美异于常人,专门爱喝碎茶末。

那么,干嘛不去直接买碎茶呢?

这不比买完整干茶回去,再费劲捏碎来得省事、省功夫、省成本吗?

由于碎茶渣沫的价格,会比完整精茶便宜一大截。

所以,开篇亮出的奇葩操作,除了误人子弟外,毫无用处。

不仅无用,还平白浪费好茶!

《4》

三、碎茶更容易泡浓

喝武夷岩茶时,如果遇到一泡特别碎的茶。

相信很多茶客都会心生嫌弃。

“呀,这是什么破茶!”

的确,细节见真章。

虽然,经过焙火的岩茶,含水量很低。

达到3%,甚至更低的情况,一点不稀奇。

干度低,意味着干茶条索酥脆易折,作为易碎品,在打包运输过程中,出现适当碎茶也情有可原。

但剪开泡袋后,才看到里面的干茶,十之七八都是碎茶末。

碰到这种情形,当然不能忍!

毕竟,碎茶冲泡起来很麻烦。

条索破裂破损,四分五散的岩茶,茶味物质浸出速度极快。

哪怕按平常的“快出汤”泡法,将浸泡时间精准控制到秒,但也容易因为茶味浸出较多,导致泡出来的茶汤偏浓。

尝汤入口,浓苦明显。

这种被泡浓的碎茶,味道有所欠缺,不如正常岩茶来得好。

《5》

四、喝茶吃到碎茶末,体验感很糟。

冲泡碎茶,麻烦多多。

除了容易被泡浓外,碎茶也会让饮茶过程带来不少尴尬。

因为碎茶的体积小,零零散散的。

盖碗泡茶出汤瞬间,顺着合盖缝隙,会连茶带碎末一块儿倒出。

导致公道杯内,落入不少茶叶。

关键是,泡茶招待客人时,万一掉入公道杯内的碎茶没有沉底,而是顺流而下, 落入茶杯当中。

啜一口茶,将饮入茶汤的同时,还吃到卡嗓子的碎茶叶。

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着实尴尬。

提到这一幕,估计有茶友会想到,用茶滤过滤一下不就行了?

不不不,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即便找出茶滤,过滤碎茶,将碎茶拦截在外。

但后续麻烦依旧没法解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最开始往盖碗内投入8克岩茶干茶,经过冲泡“流失”后,碗中剩下的茶叶估计仅剩下五、六克。

每泡一冲茶,都会流失碎茶。

积少成多后,估计泡不了几次,茶味立马变淡,一点也不耐泡!

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如果可以选择,在碎茶与正常岩茶之间,肯定选后者更好!

《6》

姚月明前辈,曾分享过一个喝岩茶的金句。

“浓非厚,淡非薄”。

茶味浓厚,和泡茶方法有关。

多投茶,单泡增量到10克、12克;多闷泡,一开始就闷泡,每冲至少闷半分钟再出汤;又或者,换一个小容量的盖碗冲泡,用碎茶叶进行冲泡等……

上述提到的操作,会直接将茶味泡浓。

但茶汤泡浓,不能代表汤感醇厚。

因为,茶汤厚不厚,由品质说了算。

山场正,工艺到位的优质岩茶,才能泡出醇厚饱满,韵味出色的汤感!

闷浓泡苦的茶汤,不能达到“醇”的高度。

所谓将岩茶捏成碎末,就能泡出醇厚汤感的天方夜谭。

说到底,不过是一场笑话!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白茶的5种正确喝法,简单易学好操作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看到一个网上的提问。“白茶适合什么季节喝?”这属于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标准。广义上,只要茶叶品质没有硬伤,随
  • 夏天可以煮茶喝吗?哪些茶可以煮?怎么煮比较好?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偶然间,路过一个帖子。有人在征集答案:“进入夏天以后,你喜欢怎么样喝茶?”其中,最高票的回答是,冷泡茶。推崇冷泡
  • 喝起来发酸的岩茶,还有挽救的价值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前些时候在茶桌上,和朋友闲聊。当时聊到一个新名词——泡法酸。有的岩茶之所以让人喝着感觉发酸,
  • 当红茶变质变味时,会发出“7点警告”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在收拾旧物时,翻出来几袋子红茶样品。它们的包装方式很潦草,只有薄薄一层透明塑料密封袋。看了看上面的标签,花
  • 岩茶表面有白霜,是发霉变质?还是其它原因?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周末放假有空时,很多茶友会选择宅在家喝茶。毕竟,夏天到了,气温日渐变高。白天无事,当然是宅着不动,
  • 一款岩茶好不好,看蛤蟆背就知道了?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又一次聊到岩茶蛤蟆背的话题。蛤蟆背是个特定名词。有的岩茶经过多次沸水冲泡后,泡开舒展的叶底
  • 白茶有点淡,能不能闷泡?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今天的主题是冲泡。原因是,最近收到的有关冲泡的问题,实在是太太太多了。比起简短的回复,村姑陈还是打算写成文
  • 材质、器型、容量,百元预算如何买到实用盖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先前回答过一个网上的提问。“盖碗是用来喝茶的,还是买来泡茶的?”这背后,得从盖碗的发展史说起。刚发明盖碗那
  • 金骏眉这么贵,怎么泡才不算浪费?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茶圈江湖里,存在一个无奈的定论。但凡是名声在外的好茶,必然假货横行。假冒出来的牛栏坑肉桂、老班章古树、1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把整包岩茶捏碎,茶汤会更醇厚?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武夷岩茶,首重水,次求香。喝入口水路顺滑,汤感醇厚,滋味饱满,才是一众岩茶老饕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
  •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积极开展讲解员业务培训工作

  • 提技能 强队伍 勇担当 期未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开展讲解员业务培训工作2023年6月2日,由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主办,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承办的“2023年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讲解员业务培训
  • 苏泊罕大草原研学产品不断升级

  • 夏日好时光研学促成长——苏泊罕大草原研学之旅夏日时光好,鸟语,蝉鸣和风晴朗,草色翠浓在这个美好的夏日之际苏泊罕大草原研学产品不断升级我们诚邀您来苏泊罕大草原开启一场美
  • “迎亚运,促和谐”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 第19届亚运会就要在杭州及周边城市举办,六一期间杭州各地举办了各种交通安全主题的活动,活动围绕杭州市“迎亚运 促和谐”交通文明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展开,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
  • 杭锦旗沙漠探险路线

  • 路线概况:此线路涵盖十三处景点景观,领略杭锦旗民族特色文化和悠久历史,探秘朔方古城,观赏生态景观,感受黄河文化。行程规划:线路:锡尼镇—旗博物馆—西北沟甘草—兴纳格尔庙、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