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雁阵”齐飞向“新”发力助振兴——高质量“头雁”培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研讨会举办

日期: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收集编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来源: 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 王婕 谷幸 郭媛媛 张强 发布日期: 2024-05-20 浏览次数:232

(中国农科新闻网 2024-05-20)


        5月初夏,万物初盈。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民发展学院,一幅幅展板整齐地排列两旁,上面图文并茂的展示着“头雁”学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穿梭其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乡村振兴”的不同注解......


      19日,高质量“头雁”培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研讨会在农民发展学院报告厅举办。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头雁”齐飞杨凌,探出路、寻合作、谋发展、促振兴,共同细绘“头雁”发展新蓝图。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自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以来,已累计培育“头雁”3083人,成立头雁专家工作站68个,以“头雁”带“群雁”,锻造出了一支又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头雁”矩阵,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书写干事创业的“大文章”。 


       育强“头雁”激发内生动力


       研讨会上,专家分享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人工智能与未来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营销等“干货满满”的主题报告,“头雁”学员们学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拍照、记录、思考......


       西农培育“头雁”项目遴选了459名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编写出涵盖政策与法规、素养与视野、管理与营销三大板块内容的特色教材。并建立“回访”机制,面对面“把脉问诊”,帮扶指导,提升“头雁”学员产业发展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引领和带动当地产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致富。


      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秘书长路亚洲说,“头雁”培育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市场化的“头雁”人才,延长培训链条,拓展“头雁”功能,充分发挥“头雁”效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跃升。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纪邵勤则表示,“头雁”学员要做一个有情怀的“新农人”,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以老带新”,厚植乡村人才“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涓滴汇海,微光成炬。西农正通过“321+N”模式,即培育计划按照3个阶段实施、帮扶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培育效果要求学员完成1份《“头雁”产业发展及带动能力提升报告》,着力培育出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影响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回引“归雁”领飞乡村振兴


        “去年‘头雁’培训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新理念、新思路。我将掌握到的专业知识,持续输送给了当地的种植企业、农户。”2017年,谭战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成立宜君县皇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让家乡的优质农特产品顺着网线飞出了大山。


       在自己做大做强的同时,谭战也不忘“反哺”乡邻。他将自身所学的农业知识,手把手传授给农户。在碰到难以解决的农业问题时,积极邀请农业专家前来“传经送宝”,实实在在的带领乡邻奔向“致富路”。


       与谭战一样,贵州省仁怀市和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会乾也是返乡创业、“头雁”培训中的受益者。2020年,杨会乾返乡创业,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摇身一变成为了“牛专家”。


      “不仅我经常参加‘头雁’培训,西农贵州‘头雁’导师团也经常来公司做指导,助力公司做大‘牛产业’、做强‘牛经济’。”在杨会乾的探索下,牛产业迈上了新台阶。他也将自己的养殖经验分享给了当地村民。


      “如今,我带动了21户村民发展牛产业,培养了8名酱香牛养殖产业带头人。”汇报着自己联农带农的经验,杨会乾自豪感满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归雁”还巢变“头雁”,“雏雁”争鸣“雁”齐追。“领头雁”们把“千万工程”中好经验、好做法融会贯通,争做实干家,激活了乡村振兴“人才活水”。


      引领“群雁”谱写新篇章


      在此次研讨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这将进一步推进“头雁”之间互联互促,强化“头雁”学员资源共享,增强“头雁”辐射带动能力。


      联盟通过资源优势互补,搭建技术指导平台和产品推广平台,创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头雁”发展研讨会,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头雁电商平台等手段,加强会员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引起热烈讨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头雁”发展联盟搭建起了引聚人才的“大舞台”,并推动更多人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推动者和见证者。


       头雁领航群雁随,人才振兴产业兴。目前,已参加完培训的“头雁”按照产业发展带动计划,直接带动了15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多家初加工企业、600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形成“头雁”振翅、“雁阵”齐飞的良好局面。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批批“头雁”领着“群雁”,在西农“头雁”培育模式里聚合成一个又一个“雁阵”,引领着更多人才在广袤的乡村里,用实干实绩绘就乡村新图景。


原文链接:http://www.nkb.com.cn/2024/0520/477800.html


相关阅读

  • 古浪:乡村“颜值”大改善 幸福生活大提升

  • 古浪县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乡村“颜值”大改善,群众幸福生活大提升,勾勒出了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砂河塘村一角走进大靖镇砂河
  • 双流黄水:印象荷花迎宾开 乡村振兴花更红

  • 红星新闻网5月26日讯 “傣迪泼水狂欢,赏荷欢乐一夏”,成都双流黄水镇2024印象荷花第四届荷花艺术节6月1日-8月25日盛大迎客。盛夏时节,成都双流黄水镇杨公社区的印象荷花观景园
  • 胜坨镇前彩村有张“水果名片”

  •   初夏时节,正值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期,也是大棚管理的关键时期。近日,垦利区胜坨镇前彩农业合作社葡萄种植园里,连片的葡萄绿意盎然,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多名果农
  • 峪道河镇:乡村旅游释放活力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 近年来,峪道河镇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依托“吕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巩固提升镇、村两级组织建设,持续发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文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百年奋斗启新程,卅载风华再出发

  • 百年积淀,春华秋实;卅载新程,砥砺前行。在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2周年、庆祝上海大学新合并组建30周年之际,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来路,展望未来。今天,校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百
  • 陈冰:强调一个中国 尹锡悦想对中方表达什么?

  • 直新闻: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召开前,中国总理李强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先举行了会谈,您怎么看?特约评论员 陈冰:这一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时隔四年半后举行的,期间地缘政治发生了很多变
  • 资深老戏骨去世,他的作品很多人都看过

  • 据港媒报道,TVB老戏骨颜国梁于25日22:30去世。颜国梁已经淡出荧屏多年。2022年,他参加TVB台庆之夜时,自曝患上鳞状细胞癌,并在接受治疗。其好友接受采访时表示,颜国梁的心脏、声
  • 美武器“受困”俄电子战?乌克兰有苦难言

  •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24日报道,由于俄罗斯在战场上加大了电子干扰力度,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许多高科技武器已经无法发挥自己的精准打击优势。还有乌克兰军官抱怨称,美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