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汉阳区四件水科技发明作品入围第37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日期: 来源:武汉科技报收集编辑:武汉科技报

 创新发明与水科技相结合

2月12日,由市科协、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武汉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武汉科技馆拉开帷幕。汉阳区科协与汉阳区教育局推荐的水科技特色学校联盟9个代表队,分别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的佳绩。有4件创新作品脱颖而出,将代表武汉市参加湖北省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

守护长江的践行者

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周剑校长项目《长江大保护 我们是行动者》荣获武汉市创新成果一等奖。将代表武汉市参加湖北省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晴川初级中学与长江相伴,坚守水情教育20余年也是学校特色科普教育,2022年“民进”授予晴川初级中学长江大保护试点学校,他们将长江大保护引入教学实践,开展系列专题学习,课内课外相结合,定期在汉阳江滩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体验与观察、发现与思考、探究与创新等。

本项目周剑校长在七年级组织师生参与实施。年级组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10个专题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学生实践活动在本年度开展了20余次,特别是水质检测活动,周校长每周至少带队组织一次实践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每周做的一次水质检测,检测10项基本指标均在达标范围内,江面未发现明显排污现象;降水后发现垃圾污染现象严重,塑料垃圾特别多,存在微塑料污染的严重隐患;1人多杆的垂钓现象比较多,这种现象会影响长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于是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展开系列的调查,取水样检测水环境,开展相应分析与探究,然后形成阶段性的成果。

周剑校长的务实践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们认识到保护长江源及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他们将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活动,充分将环保科技和长江大保护的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向青少年普及我国水环境现状、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影响等知识,让同学们对基本水情有初步了解,深刻认识到爱水、节水、惜水、护水的重要意义,呼吁大家积极参与赛事,用实际行动助力水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水生植物的项目研究

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项目《本地螺和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取食偏向研究》荣获武汉市创新成果二等奖。将代表武汉市参加湖北省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月湖与第三初级中学相邻,也是第三初级中学研学活动的首选基地,师生们定期在月湖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环保主题的研讨活动。

项目辅导老师周厚超主任在比赛现场介绍说:在进行户外水质检测观察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讨论决定探索福寿螺泛滥成灾的原因和生物入侵的危害性,由此决定探索福寿螺和本地螺谁对食物和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学生看到污染的湖水想到哪种水草更适合治理污水?学生看到湖面上的塑料垃圾想到它究竟对生物有没有危害?结合水科技选修课中提到的强耐污且能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在小型生态瓶中种植水生植物、养殖福寿螺和本地螺进行研究。

三初中开展水科技研究以来,曾获得国家省市区多项大奖,在获奖的同时,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从中得到了不少收获,近三年五名教师获得各级环保教育的荣誉,学生们参与创新性活动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到了深远发展。

水的启发——智能植物养护

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是首批“武汉市水质检测示范校”之一,少科队八(5)班刘奕承同学项目《智能植物养护托盘设计》荣获武汉市创新成果B类二等奖,并作为武汉市推荐作品参加第37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据悉,这是该生第二次入围省赛!

此次研究围绕“水元素”确定研究项目。发明作品采用掌控板连接压力传感器定时采集植物花盆的重量信号,持续对花盆重量状态进行监测,根据多天持续检测的重量数据变化来判断花盆水分减少的情况,并联网利用天气预报气温数据参考环境温湿度变化,在花盆水分重量减少差值达到程序设定后从监控终端将浇水提示信息无线传输到接收终端,通过接收端的声光提示及时通知养护人员给植物浇水,能有效防止浇水过多或忘记浇水,不仅提高家庭园艺养殖者的种植水平,更是做到智能化节水。

沉水植物狐尾藻的应用

武汉市七里中学项目《探究狐尾藻在七里校园的应用》荣获武汉市创新成果三等奖。将代表武汉市参加湖北省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此项目是七里中学科创团队在长江大保护行动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运而生。狐尾藻是一种耐寒耐热的沉水植物,它生命力强,而且有很好的净水能力,广泛应用于公园湖泊和养殖场地。七里中学科创团队运用狐尾藻的这种特点,将它移植到七里校园的小池塘里,装点校园和净化水质。最重要的是在创新活动与水科技结合起来,大力促进全区青少年环保素养的提升。

长江立体生态的智慧管理——智能垃圾巡检车

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少科队八(3)班佃奕琛同学个人项目《AI智能垃圾巡检车》荣获创新成果B类三等奖。

汉阳区水科技特色联盟校参赛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汉阳区科协与汉阳区教育局联合将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平台与水情教育对接融合,特色创新长江大保护主题教育, 尝试为每所学校搭建更开阔的平台,特色阐释了科技教育的拓宽外延、丰富教育的内涵发展意义。他们将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砥砺前行。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陈映琦

编辑:郝好

相关阅读

  • 开奖了!九执青年艺术节赠票获奖名单来了

  • 长江网讯(记者王允祺)长江网20周年之际,为回馈网友,长江网在“长江头条”上开设#长江涌动 青春艺绽#话题,邀请全国各地网友参与话题互动。话题开设后,网友们积极参与话题,用自己独
  • 老西瓜品牌,“整装”再出发

  • 西瓜王,土地堂。江夏土地堂西瓜是武汉市十大传统特色农产品之一,但过去几年因疏于经营,土地堂西瓜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最近两年,区农业农村局在科技育种、设施农业等方面加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铁西区人民法院让残障人士听见“公平之声”

  • 通讯员 张馨月2月16日,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残障人士盗窃案,院长丁峰担任审判长,铁西区检察院检察长刘欣出庭支持公诉。考虑到刘某某系残障人士且没有委托辩
  • 听见新疆丨和田烤包子熟了

  • 2月22日,位于和田市玉龙喀什镇的和田市古街玉龙喀什烤包子店里食客攒动。色泽金黄、肉质鲜嫩的烤包子经过20多分钟烘烤,随着师傅的吆喝声穿越后堂,被送至每一位等待的食客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