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一节一物|一抹“天青色”,晕染清明!

日期: 来源:西安发布收集编辑:西安发布

2023年4月5日

9时12分52秒

清明节气

正式到来



春阴春雨复春风

重叠山光湿翠濛



印象中的清明

总是淅淅沥沥

却又清澈而明朗

在这个春意盎然

天朗气清的日子

西安发布“一节一物”

年度系列策划

带您寻找

千年古都的一抹青色

了解节气与文物

城市与历史的故事

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中国人提起清明,最有共鸣的意象应该算是雨。“清明时节雨纷纷”不仅打湿了踽踽独行的晚唐杜牧,也醉了我们千百年。

△4月4日,西安市周至县竹峪镇雨后天空呈现一抹“天青色”(摄影:西安发布029摄影公社成员 王超)

时至现代,歌词里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也让人们沉醉于细雨的朦胧中。关于“天青色”,还有一个传说:北宋皇帝宋徽宗做了一个梦,梦到大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抹奇怪的青色,于是写下“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速命工匠烧造这种颜色的瓷器。那么“天青色”到底是哪种颜色呢?

出版于明洪武二十一年的

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

将柴窑视为“天青色”

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

天青釉剔刻花双龙双凤壶

柴窑是五代十国时期

后周君主柴荣的御窑

北宋建立后被废弃

此后的一千多年里

柴窑瓷器以珍稀闻名于世

具有器型精巧、釉色天青

胎体薄而坚韧、敲击有金石声等特点

这件天青釉剔刻花双龙双凤壶

壶身有“凤在上,龙在下”的纹饰

意为“凤在天,龙在海,皇帝在中间”

所以推测是皇帝的御用之物

也是我们现在研究柴窑的重要参照

△“中华天青第一壶·高浮雕龙凤壶”文创产品

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柴窑

揭开失传许久的柴窑千年之谜

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

还以“双龙双凤壶”为母本

创作了这件文创产品

并荣获2021年西安市

十大文创产品金奖

△“中华天青第一壶·高浮雕龙凤壶”文创产品

这把壶所用白胎泥和天青釉

分别产自陕西富平和铜川耀州

经工匠耗时七年打磨

以及数百次反复试验

才以如此精湛的复刻和制作工艺

接近了典籍里所记载的柴窑特点

即“薄如纸,青如天,

明如镜,声如磬。”

小布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件文创产品目前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西安柴窑博物馆的专家研发团队坚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柴窑文创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促进失传已久的柴窑烧制技艺“复活”。同时,博物馆也在考虑制定烧制的行业标准,使中国传统的柴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清明前夕,西安高新区樱花绽放,春景醉人。(摄影:西安发布029摄影公社成员 @浩轩)

《岁时百问》里解释“清明”

二字的由来: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近几日,西安也有

几场清明雨及时赶到

新叶的嫩绿及花的淡粉

被冲洗得更加“清明”

城市的春风同样被温润调和

△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樱花被诗词点缀,更具文化内涵。(摄影:西安发布029摄影公社成员 @大雁)

人的一生

是遇见与别离的往复

清明时节,思念绵长

我们慎终追远

何尝不是一种告慰自省

有敬畏,才自觉节制

有珍惜,才倍加呵护

有面对,才能整理好身心

拥抱下一个“清明”的春天

策划:刘振 陈颖 左海茹丨统筹:韩东辰 陈枫丨文:记者 陈克 实习生 王可心 楚惠捷|视频制作:周伟 实习生 张博文|海报制作:张亚岚丨编辑:程渭丨校对:王军望丨审核:李明真丨部分图片由受访博物馆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 闫含


相关阅读

  • 移风易俗 让清明节更“清明”

  •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追忆亲人、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日子。成都市文明办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会同成都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美时美刻· 美术名作中的二十四节气——清明节

  •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清明特辑】清明诗词曲合辑

  • 清明诗词曲合辑在亚克夏雪山十二烈士墓前张俊贤我站在你们的床前却不知你们的模样我只知道你们已经入睡在这山花烂漫的时节无声无息地睡得正香八十多年前你们用一双赤足把亚
  • 《清明上河图》活了!带着北宋烟火气扑面而来

  • 潮新闻 汴河融解,漕运渐忙,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各家店铺生意兴隆,北宋时的人们,生活有些潇洒,喝“名牌”酒去正店,喝小酒去脚店(供人临时歇脚的小客店),马路上,轿子、
  • 清明“大”过年,究竟“大”在何处?

  • 潮新闻 记者 汪成明 孙磊 张伟群图据视觉中国2023年4月5日,是疫情防控之后全面放开现场祭扫的第一个清明节。据媒体报道,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定于当天上午9时50分在陕西省黄陵县
  • 【清明特辑】青山不老吟清明‖王满堂

  • 青山不老吟清明王满堂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由上古的“墓祭”,到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进而演变为固定的清明祭祖、郊游踏青等活动,至今已传承数千年。清明节,正处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一节一物|一抹“天青色”,晕染清明!

  • 2023年4月5日9时12分52秒清明节气正式到来春阴春雨复春风重叠山光湿翠濛印象中的清明总是淅淅沥沥却又清澈而明朗在这个春意盎然天朗气清的日子西安发布“一节一物”年度系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乡村振兴 电力先行

  •   春风浩荡,山川如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了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家电网
  • 繁星·清明 | 我的团长我的团

  • 你在春节前来到我们团的。挟着一股冷风,披着黄大衣高高大大的你站到了排练场上。你和蔼地笑着,你好奇地摸摸把杆,又端详整面墙的大镜子。你坐在那儿看我们合演《红色娘子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