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兰州大学刘翔:导学就是一种文化

日期: 来源:兰州大学收集编辑:兰州大学

 每个人的记忆里总会有几个让他/她感动的瞬间,它们可以是宋代诗人汪洙诗句中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也或许是白居易笔下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四季惆怅。于我而言,我总会想起2006年6月在南开园的那个时刻,我从时任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院士的手中接过博士毕业证书后,与我的导师李学潜教授的那张合影。每每看到这张一直伴我闯天涯的合影,我的思绪总会回到南开园,感念先生对我们的悉心教导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培养学生需用心”。

我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与导师李学潜教授的合影

十五年前,我有幸结缘兰州大学,成为了当时学校最年轻的三级教授,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相信每位老师对于“导学”总会有各自的理解和实践。当时的我,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研究生们,如何构建自己的导学之路是需要直面的挑战。所幸自己求学之路上一直受到老师们的恩泽,成为导师的我就想着也应让自己的学生们能够有这份感受。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对“导学”逐渐有了些章法和心得。借研究生院邀请为【导师论导】专栏供稿的机会,我想把我的所见、所学、所思和所行与大家分享。

一、舍得为学生投入时间——成就学生也在成就自己

我入职兰州大学不久,段一士先生和夫人黄友梅先生就在萃英大酒店请我一起吃饭,这也是我第一次与段先生的近距离接触。席间,段先生给我讲了许多他的过往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了他当年研发非接触式引信的经历。段先生身上有着既能仰望星空又能对接国家需求的特质,深深地感染了一代代兰大物理人。在兰大110年校庆我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讲到了这段故事,也就有了在人民日报2019年9月11日刊文《追求不变的精神气质》中的一段描述:“兰州大学物理学院有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传统,今天的兰大物理人仍在坚持”。我相信每位兰大物理人看到这的时候,都会感同身受。

我对段先生更多的了解还是源于他的学生们。我们的老系主任杨孔庆老师是段先生的弟子,他就曾几次给我讲述过段先生如何培养学生的故事。当年,段先生作为物理系主任,白天有繁重的教学和行政事务,他就多利用晚上的时间指导学生,所以学生轮流去段先生家。段先生对学生的指导和讨论往往持续到后半夜,饿了就在炉子上烤些土豆垫补下。第二天,段先生仍然要准点去系里上班。听段先生的学生们讲,段先生有个小本本记录着培养的学生们的情况,数下来也有72人左右。正是这样的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也就有了今天中国学界“段学派”的枝繁叶茂。我初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感动的,当我在导学路上走得越远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感悟,那就是在学生培养方面,老师要舍得为学生投入时间。

其实,“舍得为学生投入时间”也在李学潜老师的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不管刮风下雨,南开园里李老师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至今,我能够想起李老师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穿行校园的身影。作为学生的我们是幸福的,科研上遇到问题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李老师进行讨论,李老师从来不会拒绝学生。我那时是在西区公寓住,和李老师家是在一个方位,晚上十点多我回宿舍的路上有时能与李老师同行,利用这个间隙还能够继续讨论物理。作为初入粒子物理之门的学生,量子场论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当时是罗马老师给我们开这门课。但是,李老师还会在那个开课的学期给我们开小灶,把我们几个学生叫到讨论室,用祖柏尔(J.B. Zuber)的量子场论教程给我们讲一遍。当年李老师在黑板上推演的神采飞扬的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

如今,我就会把从这些先生们身上的所感所悟用于指导我的学生们——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导师要舍得为学生投入时间。无论是我自己指导的研究生还是别的老师的学生,只要想找我讨论和聊聊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拒绝,这样的原则也一以贯之到面对物理院的本科生们。这么多年来,我有一个习惯,除了正常的组会以外,只要我在办公室有时间,我喜欢找我的学生们问问科研工作进展。这样的时间投入未必每次很长,但是积累下来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让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科研情况乃至生活状况,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尤其是面对一些性格内敛的学生,我的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能够破局学生不敢/不愿与老师接触的状况,建立起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

舍得为学生投入时间还体现在为修改学生论文的过程中从来不会拖沓,这一点是从我的合作者朱世琳老师的身上学到的。我当年进入到朱老师的课题组做博士后,每次我们的文章到最后的修改阶段,朱老师就会及时处理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有时前一天晚上给他的论文草稿,往往花上一天的时间高强度地工作,到傍晚他就会把修改稿通过邮件返回给我。对朱老师而言,这样的工作场景是常态化的,但是乐此不疲。

实际上,学生们是能够感受到导师对他们时间上的付出的。除了正常的上班时间外,我晚上甚至凌晨也会因为一个在科研上的想法而找学生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了解到我似乎比他们还勤奋,自然他们就不会懈怠,能够养成好的科研习惯。我从来不会去自习室监督和检查学生们的到岗情况,对他们什么时候到办公室和离开办公室没有任何要求和规定,但是一个研究组的氛围就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要为学生多投入些时间是希望成就学生,实际上成就学生也在成就自己,如果每位导师想明白了这点,舍得为学生投入时间就会成为一个你的导学习惯。能够为学生时间上付出的导师,自然也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014年我培养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后的合影

二、孔子之法“有教无类,因才施教”——老师善教才能学生勤学

“有教无类,因才施教”是孔子的育人之道,对此我们每位老师再熟悉不过了。每位导师都希望遇到基础好的学生,这实际是个理想状态。现实中,我们必须面对基础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在自己的导学之路上贯彻孔子之法是需要不断领悟和实践的。为此,我会举两个自己实践的例子。

许豪最初与我认识是因为当时学院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每位老师名下都会分配几位学生。我会请这些学生不定期来城关校区交流,再请他们一起吃顿饭。许豪进入我的视野是他由于打游戏耽误了学业,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成绩不及格,从基地班降到了普通班,一个人就颓废了下来,一度到了家长来校陪读的境况。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就通过与他聊天的方式让他对未来的学业有了信心,经过努力,他最终又从普通班回到了基地班。到了保研的时候,他找到我,说想上我的研究生。基于对他的了解,我欣然同意,从而开启了我们的师生情谊。他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第一个工作是与美国CDF实验组发现的新强子态B(5970)的性质研究有关。他非常快地就用有效拉氏量的方法,通过开展关联的衰变问题的研究,解析了B(5970)的性质,并预言了这个新粒子的伴随态。这时候,我就发现他的基础不错,是个可造之才。我在他接下来的课题方面开始加难度,每当他觉得达成了目标的时候,我会提出新的要求,经过如此反复多次锤炼,他的研究潜力得以挖掘。在他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后两年,我建议他与同级的王波基于手征微扰理论开展由双∏介子交换诱导的重味强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的研究。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他之前的科研训练为这个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毕业前夕他们拿下了这个工作,最后这一工作写进了他的博士论文,成为非常出彩的一部分,也为后继这方面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好局面。

我举的第二个例子的当事人是我的学生王利明。他是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进入我的课题组的,起初他的面试并不出彩,和他同年入组的同学比较,基础也并不扎实。既然利明成为了我的学生,我就有责任让他成长。在课题的选题上,我就有意布置些在他能力范围内能做的题目。即使这样,他头几年研究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但是仍然有一颗上进的心。尤其是,我注意到他的人缘极好,组内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也乐于帮助他。就这样,他在轻味介子谱的工作有了起色,整个博士期间完成了多篇Phys.Rev.D的研究工作。他的博士论文也入选了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后来,他去到燕山大学工作。2023年暑假,我借参加他在秦皇岛举办的第二届轻强子谱理论与实验研讨会的机会,实地了解了利明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能够感受到他在学校的局面已经打开了,自己也开始带研究生,并且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把学生培养出来是每位导师的责任,我切身的体会是,塑造学生确实能够给导师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我总觉得能够成为师生就是缘分,应当倍加珍惜,在导学的实践中要善于用好孔子之法“有教无类,因才施教”。尽管对这一点我已有了一些感觉,但是仍需在导学实践中不断去感悟。

三、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

如何构建导学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我自己的理解,导师和学生更像是师傅和徒弟。这里,师生关系是导学关系的基本,好的导学关系会有亲情的呈现。这一点在我和李学潜老师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初入师门,我和李老师讨论物理是怯怯的。随着自己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会与李老师交流对物理的理解,分享生活的点滴乃至对于人生的一些领悟。在刚刚过去的疫情的三年,尽管见面机会少了,但是我们也会时常挂念彼此的安康。在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后,李老师就第一时间发微信给我,关心我的安危。这么二十多年走来,我和李老师早已是亦师亦友亦家人。

那大家一定会好奇我和学生的导学关系是咋样的。我想从研究生对导师的称呼说起。我有时走在校园,听到学生间聊天的时候会习惯私下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作为一个舶来品,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无可厚非。也许是因为我与学生们的年龄差距不那么大的缘故,我的研究生们喜欢私下称我为“翔哥”。我喜欢学生们对我的这个称呼。这是我们之间良好的导学关系的体现。

2022年5月11日的早上,我收到了学生王霄发来的微信:“刘老师,今天来rice见到大黑了,突然很想念您呀”,并附上了他和叶早晨的合影,在和他的交流中知道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刚刚获得了博士学位,要去英特尔公司工作,这次是专程去莱斯大学看望被他称为大黑的叶早晨,并告诉我早晨的科研工作现状。早晨和王霄是在我的课题组获得硕士学位后相继去到美国同一所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的。之后,我和他们间的联系就一直没有断过。2023年的国庆节期间,跟我做过本科毕业论文的许逸葭通过微信告诉我他现在正在日本京都大学汤川所作长报告,感觉本科毕业四年后还是成长了不少。其实,学生们与我的这样的交流不限于此。

我的学生们不仅乐于和我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有时候遇到成长的烦恼、人生的迷茫、恋爱的挫折等总愿意找我聊聊。我也很乐意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为他们答疑解惑,见证他们事业上的收获和家庭中的快乐点滴。

有一句话说得好,“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每位导师需要追求的良好的导学关系的极佳状态吗?

微粲导学团队的合影(摄于2021年3月10日)

四、如果要飞的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教会学生追求卓越

我自己的科研成长经历告诉我,做科研需要追求卓越。而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学生们切身地体会到其中的含义是一个命题。我想把我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研究生的毕业标准是每一位进组的研究生都十分关心的事情。每当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不要太在意通常设定的所谓毕业要求,因为这就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甚至都不是一个要求。由于我们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发表文章是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方式。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下一个职位的工作量是多少。这时,我会告诉学生们,我的课题组会要求博士生在毕业的时候在Phys.Rev.D级别的期刊发表的工作要有5篇。学生们一定会比较吃惊。这时候,我会给他们做工作,告诉他们我们组过往毕业的学生是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甚至很多的学生会远超这个标准。尤其是,我会和学生讲,如果按照一位学生一年发一篇的频率,以我们组有十位研究生来计算,我自己的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显然老师也不会给自己挖坑的。如果老师都这么拼的话,我相信你们也没有问题。通过这样的思想工作,我的研究生们对此也就不会有任何顾虑。实际上,一个博士研究生能够毕业的关键是在于其研究工作的系统,发表论文的篇数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尽管我会给学生说我的标准,但我从来不会以数篇数的方式来卡学生毕业。我的学生也非常努力,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

刘翔与研究生的日常研讨

2023年暑假在日照开会的间隙,邹冰松院士问我目前培养了多少博士研究生。我粗一计算应该超过十位了。后来回到兰州翻看记录,发现目前我的课题组已走出了16位博士,其中有7人获得了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有3人入选博新计划。他们中既有活跃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青年才俊,也有立志服务祖国西部的学术骨干。尤其我很自豪的是,他们所有人都留在了这个领域,不断为我们国家的强子物理研究输送新鲜的血液。

我通常会给学生说如何才是追求卓越,就是要求在你所做的这个方向能够做到世界上最好。我通常会给学生说到我自己的科研经历。我是2000年进入南开大学跟随李学潜老师念研究生。朱世琳老师和邹冰松老师都曾在不同场合说过2000年之前强子谱研究的状况,基本是实验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研究领域在当时处于低谷期。2003年随着一系列以X(3872)、Ds0(2317)、Ds1(2460)、X(1835)为代表的新强子态的发现,强子谱的研究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很幸运能够赶上这波浪潮。我的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就是和新强子态的谱学研究紧密相关。但是,当时作为学生的我,还处于积累阶段,往往只能看着同行抢先把好的果子摘掉。我博士毕业前夕,李学潜老师把我推荐给朱世琳老师,使得我有机会进入到朱老师的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我启程去北大的时候,李老师就交代我,让我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工作。所以,在北大工作的两年,我基本上是宿舍、食堂、办公室“三点一线”,以至于我都没有在未明湖前与博雅塔合个影。这个时期也是我学术成长非常迅速的阶段。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我能够进入到强子谱研究的前沿,有了能够在研究上抢得先机的能力,为接下来进入到强子谱研究的第一方阵奠定了基础。

借这个机会,我再给大家分享我来兰大头几年的一个小故事。我启程来兰大之前,李学潜老师找到我,语重心长的建议我未来五年需要如之前那般努力工作。所以,尽管我来兰大后已是教授,但是我从没有把自己当教授看待。每天基本上就是家到办公室的两点一线,当时我的办公室是在格致楼3014房间,那时我妻子对我非常支持,她晚上就在办公室陪着我工作到深夜。后来,妻子怀了孩子,我陪她校园散步的时候才知道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漂亮的毓秀湖,当然这已是三年后的事情了。

我常常会把我的这些经历分享给学生,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追求卓越的根本是在于目标明确、勤奋努力。我很喜欢一句歌词“如果要飞的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作为导师,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尽早明白做科研的真谛——就是追求卓越。

五、今天的我、明天的你——导学也是一种文化

很多人会问我什么是物理,以先生们的教导和我的理解,物理其实是一种文化。对于“导学”也是如此,我觉得导学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才会得以传承。我是受到过先生们的恩泽,才有了今天的我。当自己成为导师后,我就愈发觉得应该让我的学生们也能够有所感受。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实际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今天的我、明天的你”,导学之路是一个接续的过程。

谨以此文献给我刚刚逝去的母亲!

2023年12月28日完稿于兰大

【个人简介】

刘翔,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指导7人获“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入选“博新计划”,荣获2021年度“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入选兰州大学首届研究生“十佳导学团队”,荣获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研究。

    内容来源 |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文字 | 刘翔

    编辑 | 温彩霞

    责任编辑 | 彭倩

    相关阅读

    • 可能我是一颗卷心菜,不是在卷就是在卷的路上

    • 提到大学生,大家的印象都是什么呢?活力!激情!青春!在这个充满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的时代,大学生毫无例外地卷入了“内卷”的洪流。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应对。
    • 从不讲大道理,这名老师组团式家访缓解亲子矛盾

    •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一学期11次家访,她不讲大道理,只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每次总会带着同学和同学家长一起组团式家访,通过他人的讲述,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去到二孩家庭时,她会先找弟弟
    • “绿色通道”为新生顺利入学护航 ​

    • 9月5日,学校迎来了2023级新同学。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学校在毓秀广场设立“绿色通道”,提供缓缴学费、资助政策咨询、爱心大礼包发放等帮助,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 经管学院研究生团队获CMAU市策大赛全国二等奖

    • 8月31日,由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MAU)主办的第二届CMAU全国大学生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在东北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由工商管理系2022级研究生任翔、王静、靳瑞杰、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兰州大学刘翔:导学就是一种文化

    • 每个人的记忆里总会有几个让他/她感动的瞬间,它们可以是宋代诗人汪洙诗句中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也或许是白居易笔下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四季惆怅。
    • 闻“雪”而动,全力以赴抗雪保畅

    • 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持续下降,1月22日下午,位于戴云山脉腹地的戴云山服务区更是出现了寒潮天气,气温骤降至零下4℃,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雪。一场突如其来的雪,让满怀期待的南
    • 回归理性后,等待新爆点|预见2024·元宇宙篇

    • 2023年,以生成式AI(AIGC)为代表的AI技术掀起了各行各业的技术变革热潮,曾经被广泛讨论的元宇宙却有逐步哑火之势。2024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元宇宙赛道还有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吗?对
    • 可能我是一颗卷心菜,不是在卷就是在卷的路上

    • 提到大学生,大家的印象都是什么呢?活力!激情!青春!在这个充满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的时代,大学生毫无例外地卷入了“内卷”的洪流。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