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粘土滤镜带火线下粘土手作,记者体验“还原”厦门地标

日期: 来源:厦门日报收集编辑:厦门日报

记者体验用超轻粘土手作微缩版八卦楼。

记者体验用超轻粘土手作微缩版八卦楼。

近日,厦门日报视频号、抖音号推出通过AI“粘土滤镜”制作的《欢迎来到粘土世界里的厦门》,获得许多网友关注和点赞。那么,能不能用超轻粘土捏出厦门标志性建筑?日前,在手作老师小黑的指导下,记者决定挑战用超轻粘土“还原”鼓浪屿八卦楼。

记者体验用超轻粘土制作微缩八卦楼

在制作现场,记者发现超轻粘土捏起来又轻又软,比橡皮泥的可塑性更强,也更快干燥定型,颜色也很丰富。“粘土作品不一定完全追求逼真,因为它自带一种拙朴的手工风格。”制作开始后,小黑给记者传授技巧:要注意观察并抓住建筑特点,让整体的颜色接近、比例相似,同时装饰尽量精细一些。

制作过程中,记者从楼体着手,先取一坨白色粘土,揉搓、按压成八角形柱体;接着拱起手背,捏出一坨红色的半圆形超轻粘土和一根包裹白色材料的铜线,模拟八卦楼的房顶。之后,再做出八卦楼的细节,如手搓小细条围屋顶一圈,模拟八卦楼精致的屋檐等。塑形和调色过程中,还要借助小刮板、塑料刮刀等工具,将材料边缘处理得更为利落。

半小时左右,一个底座直径8厘米、高度10厘米左右的立体粘土八卦楼(楼顶部分)模型便做好了。此时,超轻粘土已经开始微微变硬,小黑告诉记者,从里到外完全干透定型,还需要一天以上。

粘土滤镜带火线下粘土手作

小黑告诉记者,随着“粘土滤镜”在短视频平台走红,超轻粘土手作迎来新热度。上个月以来,已有十来位市民上门体验。记者浏览团购平台发现,不少手工工作室都上架了超轻粘土体验的课程,有的销量已上百。

记者了解到,超轻粘土因为具有材质轻、软弹、可塑性强、比较环保等特点,所以小朋友们捏起来很轻松,捏粘土成为适合亲子互动的活动。

小黑说,低幼儿童会尝试捏出自己或爸爸妈妈的脸,还有各种卡通形象,而年轻人会用超轻粘土来制作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摆件,或是胸针、耳饰、相框装饰等,凸显个性风格。

(文/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厦门日报记者 杨进福)

 

相关阅读

  • 202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仙桃站)将开赛

  • 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通讯员 王乐5月31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202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仙桃站)将于6月14日至15日在仙桃市排湖旅游度假区龙舟公园举行,来自全国的16支代表队和仙桃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