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两会“云”访谈丨省人大代表王虎琴:用立法强化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红色文化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加强红色教育,是对优秀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对主流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的正确引导。作为党史资源大省,江苏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近来年,江苏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江苏红色教育基地。如何更好地保护好红色文化遗产?江苏省人大代表、常州市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检验科科长王虎琴在议案中提出,推动红色资源保护立法,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

     

王虎琴介绍,江苏传统村落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据统计,全省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遗产共有1710处,其中分布在镇村的乡村红色文化遗产有1436处。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我们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了“江苏省红色遗产、名人故居维修保护和展示提升专项工程”、《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编制、革命文物排查强基等多项工程,为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深化红色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乡村红色文化遗产数量多、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在其保护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一些乡村红色文化遗产遭到人为破坏,成为损毁遗址。我省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塔等纪念设施一般属于民政部门管理;成为文保单位的红色文化遗产一部分属于文化部门管理,一部分属于当地政府管理;还有少量私人产权。绝大多数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常态化资金投入,大量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价值相对不高,处于无人问津状态,建设内容单一,多以展示图片文献资料为主,陈设形式单一、手段陈旧。

王虎琴建议,尽快制定《江苏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进一步明晰红色文化遗产的管理权属、保护标准、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等内容。明确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职责,建议对省内乡村红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分类目录,完善信息库;针对排查结果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制定濒危红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方案,突出保护重点,增强保护实效。建立红色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扩大融资渠道,推进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强省内城市间协作,结合各地区文化资源特色优势,在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等方面进行串联开发、整合开发,形成资源互补的红色旅游产品链。加强与省外各大红色旅游景区合作,如与山东、安徽等周边省市联合构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域联合体等,加强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深化集聚效应,充分利用和保护好江苏省红色文化遗产。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


相关阅读

  • 看过来,全国这100个职业“最缺工”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月18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汽车生产线操作工、快递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家政服务员、保洁员、
  • 多彩大场党旗红 红色尖兵显担当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宇翔 刘萍萍 青岛报道  党建之效,旗帜引领,近年来,大场镇党委将“红色力量”注入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涌现出“红色尖兵”志愿
  • 2023年鼓励留石返石政策申报指南来了

  • 不久前,石狮出台鼓励留石返石十三项措施,从给予留石返石加分激励、促进用工成本降低、发放技能培训补贴、鼓励机构招工引才、鼓励企业“以老带新”等十三个方面拿出“真金白银

热门文章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时侠联当选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

  • 时侠联当选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在1月17日上午举行的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时侠联当选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陕西最新发布:中至重度!预报结果还将加重

  • 陕西发布2023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预报 1月18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预报,大部分时段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部分时段中至重度污染,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部
  • 今年过年很特别!本世纪仅五次!

  • 农历新年将至,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1月20日是大寒,1月21日是除夕,1月22日是春节,这三个日子“喜相连”。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在21世纪这100年中,这种巧合仅有5次。 1月20日,大寒,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