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丨南海新区:科技助农“慧”种田

日期: 来源:威海日报收集编辑:威海日报

11月20日,走进位于南海新区的威海农裕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院内,前些日子刚刚结束玉米收割、小麦耕种的各类机械有序摆放,工人们正在对其检修。在这一季的耕作中,企业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合作试验的农机配件——旋耕刀和犁头有不俗的表现,这让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负责该项目市场化的梁杰很是满意。

“在耕地试验中,这个旋耕刀的使用寿命比普通刀片提升了2倍,比熔覆的刀片性能还提高了25%,优势非常明显。”梁杰说,耕地试验是基于“仿生耦合多功能表面构建原理与关键技术”,这是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任露泉院士牵头研发的仿生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生产研发基地,科研团队基于该技术研发的数控机床正在做激光耐磨性加工,在电光火花间旋耕刀穿上“新装”,原本平滑的表面被加工成网格面。“处理后会减少磨损过程中的损耗,我们前后一共做了4轮实验,不断将减粘性、耐磨性等调试到最佳状态。”梁杰说,这台设备是全国首台应用激光熔凝选区强化表面技术的加工设备,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明显优势。

南海新区的土壤属沙质土,含沙量高,农裕丰承包的6500亩土地采用纯机械化作业,每年的农机配件耗费很大,此次试验成功为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像我们的旋耕刀和圆盘耙经过设备加工后,效果非常明显,以后将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交流,院校学生也能到我们这学习,实现院企共赢。”农裕丰总经理顾文胜点赞坚实的科技支撑。

不仅是农裕丰,在南海新区相关部门的牵线下,当地不少农企龙头企业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开展合作,其中,景翔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共同打造的AI智能大棚,运用多项仿生技术,通过大数据“喂养”植物,可以实现无人化管理。

此外,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还在威海区域内开展功能蓝莓种植等3场次服务活动,就西洋参重茬种植技术问题进行了前期走访对接,培训人员50人次;建设吉林大学功能农业仿生示范基地,开展桃树品种改良、桃果营养强化等方面工作。(威海日报记者:王彦博 员雯 通讯员 王晓根)


相关阅读

  • 乳山市2人荣获“最美红十字救护员”荣誉称号

  • 11月16日,山东省2023年度“最美红十字救护员”发布仪式在日照举行。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宣传和褒扬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应急救护志愿者,省红十字会联合省卫健委
  • 这个冬天,最威海是环翠!

  • 随着今冬初雪的悄然而至,飘落的雪花为环翠换上一袭白装,宛若童话里的冰雪世界,浪漫而绝美。此时,这座有雪又有海的城市迎来了又一个高光时刻,这个冬天诚邀您来冰雪海域,共赴一场冬
  • 威海营商行 | 经开区再添一项国家级荣誉

  • 近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社
  • 武汉成立新学院!武大校长任院长

  • 11月18日下午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武汉大学交叉学科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武汉大学聘请张平文院士担任研究院首任院长据了解,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聚焦基础数学、应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被嫌弃的废旧充电宝的一生

  • 导语: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中增添了许多“离不开”,离不开Wifi、离不开手机、离不开各种智能设备以及为它们“续命”的充电宝。但充电宝也是有其自身寿命的,作为一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