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课后答疑解题871小时,会有什么收获?

日期: 来源:清华大学收集编辑:清华大学

    ✦

从成绩平凡到为别人解疑

计算机系的刘松铭

发生了怎样的蜕变?


三年来他累计答疑近600次

志愿工时达871小时

帮助同学解疑答惑

是他心中的点点星火


他还探索神经网络的科研难题

奔赴所爱,经受历练

用纯粹的坚持点亮未来征途

与清华结缘


“那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刘松铭回想起当年的高中生活,依然感到无比温暖。那时的他和大家既相同又不同,来自二线城市,没有傲人的天赋,平时的成绩也并不突出;但是,刘松铭并没有走高考的寻常路,而是选择成为一名化学竞赛生。经过许多个日夜的奋战,终于,他在高三那年获得了全国金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全国最高学府。“这是我原本想都不曾想过的事情。”刘松铭不禁感慨道。


刘松铭在特奖答辩现场


那时刘松铭面临选择,“我想选清华,因为清华‘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学风,有世界一流的学科体系与科研力量,又不乏文艺、体育各方面的丰富活动。”真正让刘松铭下定决心来清华的,是一位来自计算机系的学长。学长给他描述了自己在清华的生活,有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造计算机的硬核专业课,还有射击、跳水、流行舞蹈等各种有意思的选修课,甚至还有可以亲手参与百度搜索引擎设计的科技创新项目。那时的刘松铭深深地被他的描绘吸引了,于是,毫不犹豫选择了清华。而他也觉得,“事实证明,这是我做过的最棒的选择之一。”


在清华成长



“高中的生活是纯粹的,目标是高度明确的。而大学则不同:没有人会告诉我们要做什么,一切安排都基于自己的探索和选择。”刘松铭常常在心中给自己定下目标,并时常问自己为什么去做一件事。心中有了答案,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热爱计算机学科知识,他转系来到了计算机系,愉快地钻研功课,亲身实践学长口中的“自己动手造计算机”。在兴趣和努力的双重加持下,刘松铭的年级排名始终保持第一


刘松铭给同学们讲解题目


因为热衷于帮助同学,刘松铭加入了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下设的、专为全校同学解答各类学科问题的“答疑坊”,成为了一名答疑志愿者。三年来,他累计答疑近600次,志愿工时达871小时,被评为“清华大学紫荆五星级志愿者”和“北京市三星级志愿者”。巅峰时期,他平均每周在志愿服务上投入超过15个小时。


因为渴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集体,刘松铭将课上所学知识即学即用,参与策划并开发用于线上学术交流的微信小程序。同学们只需微信搜一搜小程序,即可与志愿者进行线上交流。目前平台的用户人数已突破6000人,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00人。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校就像家长、挚友一样给我鼓励和支持。现在,我更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母校争光。”大二那年,刘松铭和学长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最高水平的学科竞赛“龙芯杯”,夺得唯一的特等奖。大三那年,他担任系科协技术顾问,不仅给新入学的同学们开设基础培训讲座,还为永胜县第一中学的孩子们送去人工智能的科普讲堂。


 “龙芯杯”参赛队员合影


同样是在大三,刘松铭开始了科研探索——AI for Science,从偏微分方程入手,尝试用神经网络替代传统数值解法。科研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推导公式和建立模型都很顺利的情况下,后续的实验结果却比前人最差的方法还要差。面对一个可能出错的数学公式,刘松铭整整一个月毫无头绪。


直到一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来到答疑坊做志愿。这时一位同学问了一道指数函数的题目,他顿时灵光一闪,找到了破解困难的秘诀。最终,实验结果超出预期,刘松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CCF A类会议NeurIPS上发表论文,并申请了两项国际专利


在高中的“懵懂”期,刘松铭用全力付出,只为青春不留遗憾;在大学里,他朝着目标不断前进,坚持自己的热爱,探索科学,解决问题。他始终相信一切经历都是纯粹且独一无二的!


✦  ✦


 

人物简介

刘松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91班学生。作为答疑坊总负责人志愿工时达800小时。他在专业学习和学术科研上勤奋钻研,从大一到大三,年级排名保持第一,超过1/3的课程获得A+成绩;曾获得第五届“龙芯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总决赛唯一特等奖、2021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团体Finalist(特等奖提名奖)、第六届“互联网+”创业大赛三等奖、第三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等荣誉;他在AI for Science领域,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并申请两项国际专利。2022年荣获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



来源|清华招生 

排版|曾净

编辑|江盛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想上好清华这门课?去画吧!

▲她亲手描摹西安的眉眼,让一座城焕发新生!

▲她从国旗下出发,登上成长的台阶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吗

相关阅读

  • 过得越来越好的人,都做对了这4件事

  • 01好好吃饭,温暖自己  有人说,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有时候,判断一个人是否认真生活,就看他有没有好好吃饭。  即使身处低谷,也要懂得用食物温暖自己。好好吃饭,看似简单,实
  • 落笔惊鸿,笔染芳华!她是李涵昀!

  • 李涵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0级本科学生,子时工作室成员。
    曾获校三等奖学金;获2022年度校园新媒体创新应用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获第十一届海洋文化
  • 人这辈子,最怕中年才读懂《步履不停》

  • 2007年,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暂缓下手里繁忙的工作,陪伴在重病的母亲身边。这是他成年以后,为数不多的可以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数月后,母亲溘然长逝,是枝裕和却久久无法走出悲伤和
  • 夜读 | 处理复杂问题最高明的方式

  •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人民论坛网、洞见、十点读书等图片:视觉中国编辑:刘倩本文系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账号稳住情绪
    生活高低起伏,谁都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真正
  • 四川大学迎新任校长

  • 据教育部网站2月23日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汪劲松任四川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李言荣不再担任四川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川大校长李言荣前一天刚官宣出
  • 每天8小时工作中,你可能浪费了起码5个小时

  • 编者按: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实际上,导致这种感觉的原因在于,你可能没有让自己处于深度工作或学习状态中。当你认真专注地某件事情时,你会发现自己会高效很多。这篇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课后答疑解题871小时,会有什么收获?

  • ✦ ✦从成绩平凡到为别人解疑计算机系的刘松铭发生了怎样的蜕变? 三年来他累计答疑近600次志愿工时达871小时帮助同学解疑答惑 是他心中的点点星火 他还探索神经网络的科
  • 注意!临沂这12批次食品不合格

  • 琅琊新闻网讯 日前,临沂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6期)》,对餐饮食品、蔬菜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等24大类食品503批次样品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