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旅观察丨蓑衣樊58家星级农家乐到底有多香?

日期: 来源:大众日报收集编辑:大众日报

“这才是过大年嘛!”

1月18日,手持糖葫芦、中国结,随着婉转动听的童声,翘首以盼的春节已经提前萦绕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现场游客的心头。

舞台上,一群村里的青年人回乡村过大年,手里拿着龙的玩偶,灯笼,纵情舞蹈,舞台下酣畅淋漓的舞龙舞狮表演。欢乐祥和、团团圆圆过大年的氛围,让刚放寒假回到家乡高青的大学生孙莉莉深有感触:“已经很多年没有体会到这么浓郁的年味了。”

沿着黄河,便能遇见年味里的高青。

随手点开“高青文旅”微信公众号全域旅游栏目,跃然在孙莉莉眼前的是一张“温泉慢城·黄河高青”的全域旅游地图。

“你看高青像不像一个放在黄河岸边上的‘聚宝盆’,现在的村子跟以前比简直就是大变样。”孙莉莉打趣道,在外求学多年鲜有归家的她,家乡的变化让人十分惊艳。

这份惊艳,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黄河水、黄河文化浸润下,高青锚定“黄河文旅”发展全域旅游,让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乡村文化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这里不得不提高青常家镇的蓑衣樊村。

 “不去蓑衣樊,游高青有憾”。

这可不是一句广告宣传语词,而是众多到过高青的游客深刻总结的“攻略”。

就在2023年11月发布的2023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上,蓑衣樊村更是作为案例之首上榜。

可如今“站”在黄河岸边的蓑衣樊村,早些年却没有如此“实力”。

“盐碱严重,沙土漫天,村子也没个村子样。”这是村民记忆中10年前的蓑衣樊村。

为改变这种现状,2014年,高青对黄河沉沙池形成的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展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固沙和盐碱地改造。同时,高青依托资源丰富的黄河,搞起了乡村旅游,以此推动乡村振兴。

“村里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和‘文化旅游公司’,动员村民以各种方式入股,按股分成。” 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司国营介绍,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农户变为股东,全村凝心聚力发展乡村旅游。

蓑衣樊村将全村1570亩土地全部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形成了稻田养蟹和藕池养虾的立体种养产业,同时与周边天鹅湖国际温泉慢城、黄河安澜湾等景区错位发展,推出独具“湿地渔家”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村居环境。

更重要的是,蓑衣樊村依托黄河风情,厚植文化底蕴,注重农耕文明、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等乡土元素的保护,在旅游项目、民宿风格、旅游产品中融入“黄河水乡”元素,促进苇蒲草编、粗布纺织、灯笼轧制等传统手工业发展,扶持莲藕种植、淡水鱼养殖等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得到很好的挖掘与传承。

如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蓑衣樊村彻底让昔日“脏乱差”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有小荷尖尖草长莺飞、夏有接天莲叶芙蓉出水、秋有稻谷飘香莲藕似玉、冬有蒹葭苍苍残荷孑立。”司国营感慨道,眼下的蓑衣樊村,正是一派江北水乡如画景象。

目前,蓑衣樊村共发展了58家星级农家乐,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年前不足0.2万元到如今已突破3.5万元,村集体收入由几近为“0”,到现在村集体收入超过百万元,2022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发展全域旅游,蓑衣樊村只是高青的“牛刀小试”,以“资源转化”促进乡村振兴,高青正立足黄河资源实际,推动旅游资源向旅游经济转变,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子。

2024新年伊始,淄博高青“喜事”频频。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3年度“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7大类280个年度优秀案例中,高青“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淄博)暨高青旅游攻略大赛、高青第二届山东·高青龙虾节入选特色主题活动;“蓑衣水乡,顺心徜徉”入选“好客人家”服务品牌;高青蓑衣樊村入选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诸荣加身的背后,是高青在放大生态修复效应,依托‘黄河百里生态廊道’,有序推进14个生态价值转化项目,初步实现了百里生态廊道的景区化。”高青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申彩虹介绍,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乡村文化旅游,高青初步打造了生态湿地度假区、早齐历史文化体验区、田园农牧风情区、百里黄河文化长廊风情带等“一群一带四片区”的农旅融合集群,其中湿地片区逐步形成了“黄河风情”乡村旅游聚集区,区域内每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人均增收过万元。

在百里生态廊道和农旅融合集群基础之上,高青还不断探索新业态融合模式,促进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推进黄河研学、水上运动、温泉康疗、沿黄马拉松、夜游高青等乡村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利用生态招商园区化模式,招引投资30亿元建设天鹅湖罗曼园、32亿元建设伟光汇通文旅康养项目落户,带动形成以黄河国际慢城为中心,生态保护区、休闲度假区、养生养老区、婚纱摄影区组成的综合性文旅大片区,打造出了集生态宜居、观光旅游、旅拍摄影、康体养生等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产业园,构建出以生态优势引领文旅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如何把人吸引到乡村中去,旅游又成了关键。”申彩虹认为。

根据《携程乡村旅游振兴白皮书(2023)》,2023年携程平台乡村旅游订单量恢复到3年前的2.6倍,同时民宿行业的发展不仅重启增长,还创造了过去5年来民宿数量最大增幅,达到历史高点。此次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主打“回村过大年”,就是要让“到乡村去”成为主流,进而推动城市和乡村双向奔赴,让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这么有‘味道’的高青,这么美好的家乡,谁还舍得离开。”孙莉莉感慨道。

可以看到,随着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将给高青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带来新的灵感和契机,乡村振兴也会在这片热土之上实现新突破。

大众新闻客户端 孙良栋 王克军

责任编辑:李中丽

相关阅读

  • 旅游旺了 吉林乡村“猫冬”变“忙冬”

  • 近年来,在冰雪产业的带动下,一到冬季就冷下来的吉林乡村变得热闹起来,冰雪资源、民俗文化、特色产业、乡愁情怀融合成了一个个冬季文旅“卖点”,一处处乡村旅游打卡地蹿红。以前
  • 龙年的年味,从山东开始

  • 过年,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如同写进中国人基因里的密码。它吸引着人们不断向前,让人们感受到丰盈与庇佑之后,又让每一个游子回到了家庭的原点。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18日是
  •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来啦!

  • #锣鼓喧天的山东乡村# 【直播丨赏非遗、品美食、逛大集!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来啦】2024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将举办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
  • 五莲:立足山区特色走出“绿色”乡村振兴新路径

  •   2023年,五莲县大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突破行动,立足山区生态特色,打造农商文旅康体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具有五莲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高地,探索出一条从涵养“绿水青山”
  • 做靓乡村民宿 彰显徽风皖韵

  • 创新民宿经营模式,探索“农舍经济”“一宅两院”;加强民宿专业人才培养,建立黄山民宿产业学院;深化区域联动协作,成立“海誓山盟”民宿协会联盟……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
  • 今朝漯河丨宜居乡村处处美 幸福生活成色足

  • 冬日暖阳下的孟庙镇西营村,整洁的柏油路蜿蜒向前,特色民居一栋挨着一栋,以“郾城大捷”为主题的彩色墙绘充满历史厚重感,萌宠乐园、小游园独具特色,乡村民宿温馨雅致……村民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旅观察丨蓑衣樊58家星级农家乐到底有多香?

  • “这才是过大年嘛!”1月18日,手持糖葫芦、中国结,随着婉转动听的童声,翘首以盼的春节已经提前萦绕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现场游客的心头。舞台上,一群村里的青年人回乡村
  • 群众被困“雪海孤岛”,新疆军区官兵紧急救援

  • “人民解放军是我们人民的保护神!”被新疆军区救援官兵转移到安全区域后,一名游客激动地说。连日来,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山区出现持续强降雪,白哈巴、喀纳斯、禾木景区新增积
  • 少熬夜 当心冠脉钙化

  • 熬夜在人群中很普遍,而近日一项瑞典研究再证起居应有度,研究显示,经常熬夜的人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几乎是早起早睡者的两倍。  这项研究分析了771位年龄50至64岁参与者的资料,其
  • 董宇辉公司申请注册“与辉同行”商标

  • 科技边角料获悉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申请注册多枚“与辉同行”“TIME WITH YUHUI”商标以及“宇辉同行”“俞辉同行”商标,国际分类涉及教育娱乐、方便食品、科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