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乡村振兴|湖南郴州:“唤醒”百年老屋 让乡村生机勃勃

日期: 来源:郴州日报收集编辑:郴州日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走进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茅坪村村史馆,厅堂四角依稀可见四家灶台的印痕。墙壁、屋顶虽是老模样,但在老灶台位置的上方新装了四盏吊灯,墙上整齐地挂着乡村变迁的一幅幅图片。

据茅坪村党支部委员李明介绍,这栋一进四户人家的老宅建于1904年,采用青砖黛瓦建造,雕花大窗十分精美。后人乔迁新居后,这栋老宅闲置了20多年,堆满杂物,一度成为老鼠的乐园。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今年2月郴州市北湖区启动“唤醒老屋”试点后,茅坪村5栋百年老屋被列入试点范围。截至目前,北湖区通过政府引导、镇村组织、市场主体运作的运作模式,共“唤醒老屋”820栋,分别用于餐饮、民宿、手工作坊、留守儿童之家、文化传承、乡村青年创业、农产品加工及仓储转运等。

北湖区位于郴州市西,是我国南北走向的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高铁,以及郴州北湖机场汇聚的交通枢纽,县域经济较为发达。不过,摆在北湖区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区农村有35%以上的房屋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可流转租赁的闲置房屋2017栋,仅西河沿线就有700多栋老屋“沉睡”。

盘活利用好闲置的农村老屋资产,成为乡村振兴中必须直面的课题。

北湖“唤醒老屋”的试点,受到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016年以来在浙江松阳、江西金溪等启动的“拯救老屋行动”的启示。“唤醒老屋”不局限于对乡村文物建筑进行抢修,还涵盖乡村各类特色闲置老屋,唤醒记忆中的乡愁和沉睡的资源资产,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经济。

“‘唤醒老屋’,是一个依法合规的过程。”北湖区“唤醒老屋”行动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说,该区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对纳入唤醒范围的老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坚持村民自愿申请,依法、诚信的原则;老屋(宅基地)产权清晰无争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区老屋开发利用总体布局规划,不属违法、违章建筑,不是危房;房屋所有权人有其他住所,能保证其基本居住需要。房屋所有权人将使用权流转给村委会进行出租,或由村委会统一流转给平台公司进行出租(合作)。

同时,修缮加固方案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施工单位在区住建局指导下,尽可能原状保存,最大程度地采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

在“唤醒老屋”过程中,首先要保障农民及村集体相关权益,确保流转公平正义,建立健全老屋使用权价值市场化形成机制与评估机制,严禁出现行政干预、低估贱租等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形;禁止违法违规买卖或变相买卖老屋的行为;老屋流转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

北湖区“唤醒老屋”试点为期3年,最大的特点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大而全,区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补助,撬动和吸引社会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黑米姐姐”创始人肖秀玲从郴州市下湄桥一家氮肥厂下岗后,就来到茅坪村租赁200多亩农亩种植黑米,自主创业。村里采取“筑巢引凤”方式重新激活两栋百年老屋,她全部租下作为黑米系列产品的展示窗口和餐饮基地。今年3月“黑米姐姐”老屋对外运营以来,已承办各类大型公益、民俗活动20余场次,吸引游客近万人,促进村里农副产品销售10余万元。

在华塘镇,全镇经调查可流转租赁的老屋共328栋,其中74栋已签订正式流转协议。同时,给予“新村民”配套田林、减免1到5年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青年人才和社会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

青年何海江是北湖鲁塘砂罐烧制技艺传承人。这种无彩无釉碳化窑变的古老烧制工艺由外仕广东的鲁塘镇先贤何汝林后裔传回家乡,距今近800年历史,入选为郴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何海江把原鲁塘煤矿关停后的闲置房屋资产租赁过来改造为何氏陶艺有限公司,用于传承和发展砂罐烧制手工技艺。

宽洞村原本是一个藏在深山的小村庄,因为毗邻仰天湖景区,村支部书记何国军带领村民,利用闲置的老办公楼开办第一家“宽洞之家”,并在市场上打响民宿品牌,带动村民“唤醒老屋”建成30多家民宿,村委会给它们挂上“宽洞之家分店”的招牌,吸引80多名村民回村发展,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

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的方杰在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小埠村“唤醒老屋”12栋,并承包经营为当地一个“网红”点。当他决定在此村创业时,曲靖老家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怕他“开着奔驰车回村,骑着自行车出村”,人生输得一塌糊涂。他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担当,再等几年没有激情就创不动业了,把10多年累积的财富倾囊而出,在小埠村投资创业。

“唤醒老屋,不是与老百姓争利,而是投身于乡村振兴、服务村民和集体经济发展。”方杰一直秉承这个信念。他说,施工队进驻伊始也有无法理解此项工作的村民出来阻工,经过几十次沟通,“唤醒老屋”带来客流,解决了村民就业,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与支持。哪怕村民们给他的孩子送一张小渔网或一个现炸的油巴子小吃,他都感受到村民们的善意和温暖。他说:“小时候,我在地里干活淋过太多的雨,如今长大了甘做乡村振兴中的‘一把伞’,带动千百把伞撑起乡村发展的未来。”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工商大学一级荣誉教授柳思维说,北湖区“唤醒老屋”行动使乡村生机勃勃,看得见绿水青山,留得住美丽乡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这群80后、90后投身乡村振兴大潮,乡村既有了历史文化传承,又有了现代产业模式。青年人的融入,让北湖乡村环境变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变强。

相关阅读

  • 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擦靓和美乡村“金招牌”

  • 记者 徐润杰琅琊镇王家台后村东临龙湾、南靠千古名胜琅琊台,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近年来,王家台后村坚持党建统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经济,从不为人知的
  • 新疆形成全方位防返贫协作帮扶格局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毅报道)10月31日,记者从自治区定点帮扶和区内协作帮扶工作推进会获悉: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年来,中央、自治区部门单位
  • 田畴沃野满目新!榆社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 逐梦沃野绘画卷,和美乡村看今朝。金秋时节,榆社县田野乡村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大棚硕果累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文旅项目游客不断,一座座景色宜人的美丽乡村
  • 南京浦口:特色活动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

  •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张曦文 丁卉 陈陵 记者 张玲)乡韵悠悠,村风融融。今年以来,南京市浦口区以特色活动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切实将浦口文旅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
  • 第一名奖品是湖羊!大杭州这场割稻节太欢乐

  • 草帽攒动,镰刀挥舞,千亩稻田,人声鼎沸……11月29日下午,一场割稻比赛在萧山区义桥镇昇光村粮食功能区热闹上演。来自义桥镇各村社、机关办公室、义桥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等单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总是低头、久坐……当心颈椎后凸“盯”上你

  • 近日,有媒体报道,今年17岁的女孩小张刚步入高三,正准备为高考“发奋图强”,没承想颈椎先“不干了”。据视频内容显示,她脖子两侧以及后下方按压疼痛已有一年之久,去医院骨科就诊时
  • 王师调:坚信大山之中有天地

  • 黎明即起,在清脆的鸡鸣声中,王师调打开仓库,将一桶玉米提进山坡上的鸡圈,像播撒种子一样,玉米粒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这是他在大山之中摸爬滚打几十年最惬意的时光——一个与众
  • 用“枫桥经验”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   “我反馈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工作人员不但服务态度好,而且工作效率高。”津南区小站镇居民陈女士说。因工作地点小站镇福馨广场底商附近地沟井污水外溢,她拨打便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