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山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粮食总产突破1200亿斤

日期: 来源:山东发布收集编辑: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老年人口大省,与城市养老相比,农村养老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请问省民政厅围绕推动农村养老工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树山:做好农村养老工作,事关农村老年人福祉与家庭和谐幸福,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省民政厅把农村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政策倾斜,因地制宜推进,持续提升广大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政策引导力度持续加大。强化政策带动,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将农村养老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推动提档达标、提质增效。强化部门协同,省民政厅等12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27条具体推进措施,形成推动农村养老工作的整体合力。强化资金保障,统筹运用中央彩票公益金、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等,对敬老院改造提升、农村幸福院建设运营、社区老年食堂运营等给予补助。

二是基本养老服务持续增强。聚焦特困老年人,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愿进全进,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6%,超额6个点完成国家任务。聚焦低保等困难老年人,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惠及57万农村低保老年人。近期,省民政厅又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推动解决困难老年人的失能照护难题。聚焦农村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出台《山东省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对农村留守等老年人逐一明确帮包责任人,落实巡访关爱措施。

三是养老服务网络持续健全。以农村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建立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村(社区)、家庭四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县级层面,每县至少建有1处县级敬老院,全省共有农村敬老院913处;乡镇层面,发展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80处,覆盖率达到100%;社区(村)层面,发展农村幸福院13602处、农村养老食堂12187处;家庭层面,“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5万户。

四是养老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涌现出“荣成暖心食堂”“岚山三级书记抓养老”“成武新型农村幸福院”“淄博沂源红民生综合体”“博兴以地养老”等经验做法,积极打造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模式。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农业大省的首要责任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山东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上,取得了哪些成绩,下步有什么打算?


宋文华:去年,在坚决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把单产提升作为农业生产的“头号工程”、主攻方向。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2023年,山东粮食单产、总产再创新高,单产达到449.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8.1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带动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31.1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山东贡献”。

下一步,将按照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部署要求,继续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让山东粮食总产突破1200亿斤大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时,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深挖盐碱耕地增产潜能。

二是抓好农业科技支撑。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加快熟化优化各项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加大集成和推广应用力度。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全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三是推动“五良”融合共促。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团队作战”、合力攻坚,努力把各方面、各环节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逐步实现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四是打造单产提升示范区。近年来,山东不断总结深化高产创建实战经验,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区域性“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今年,计划结合46个国家级粮食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谋划连片打造“汶阳田”、鲁西南、黄三角、“临郯苍”、胶东半岛等5个粮油单产提升示范区,带动全省粮食均衡稳定增产。

五是狠抓政策统筹保障。落实好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奖励激励、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三大主粮作物参保率稳定在85%以上,努力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加大涉农政策资金统筹力度,优先支持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培壮各类种粮主体,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效。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相关阅读

  • 曾都区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陈云、通讯员宋晶华)3月6日,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获悉,曾都区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近年来,曾都区坚持把交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 广州黄埔:“三农”投入近五年连续增长

  • 广州市黄埔区始终将“三农”支出列为优先保障重点范围,近五年对“三农”工作投入呈连续增长态势。据黄埔区财政局近日通报,2023年该区一般公共预算中农林水科目支出达12.03亿
  • 唐利军:扎根一线 当好农民群众“代言人”

  •   躬身问民意,倾耳听民声。在川全国人大代表都收集到哪些百姓关切点?今天的《带着期盼上两会》,一起跟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唐利军走进遂宁的广袤农村,听听大
  • 诏安霞葛:消除隐患 在建房屋安全巡查

  • 为强化农村自建房施工质量安全管控,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房屋安全事故发生,3月6日,霞葛镇建设所组织开展在建自建房施工安全巡查工作。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五通、溪东、南陂、庄溪等
  • 湖南郴州:“郴心养老”让养老服务走心更称心

  •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陈家湾社区盘活社区供销社资源开办“长者食堂”,每餐标准13元,60岁以上特困老年人每餐补助2元,80岁以上老年人每餐补助3元;永兴县高亭司镇则采取“党建+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