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答记者问|科技赋能减损增产!1.8万名农技人员全程开展技术指导

日期: 来源:山东发布收集编辑: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牢记嘱托 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强化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助力打造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山东在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粮食减损增产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杨武杰:为指导好夏粮生产,落实好单产提升各项关键技术,省农业农村厅重点围绕技术推广应用和指导服务两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上,突出抓好播种、田管、减损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狠抓高质量播种。小麦七分种、三分管,播种质量对小麦丰产十分关键。秋播时,全力推良种用良法,小麦适期、适墒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5%,播种质量明显高于往年。在良种上,济麦22、山农28等高产抗逆品种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在良法上,广泛推行深翻整地、秸秆精细还田、适期晚播、种子包衣、“四适两压”规范播种等7项关键技术,冬前一二类苗麦田比例接近90%,苗情明显好于常年。

二是狠抓精准田管。指导农民结合生产实际,在越冬期广泛落实镇压控旺、缺墒补灌技术;返青期落实镇压划锄、“倒春寒”预防;拔节期科学运筹水肥,落实氮肥后移技术;穗期抓好“一喷三防”、减损收获技术,环环相扣、一招不落的抓好每个阶段麦田管理,构建了合理丰产群体结构。

三是狠抓减损收获。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能力,全省25万名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手、1008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4500家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严阵以待,确保颗粒归仓。继续组织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确保正常作业条件下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稳定控制在1%。

在农业技术服务指导上,全省常态化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省市县乡四级1.8万名农技人员集体行动,累计出动20万人次,全程做好各项稳产增产技术的指导培训。及时组织开展全省苗情和病虫情况考察会商,分环节印发一系列技术指导意见和明白纸,分农时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培训,省级培训人数超过450万人次。先后拍摄“农技专家话节气”“农技专家微课堂”等系列技术视频1600余个,有效提高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和覆盖率,助力全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步,山东将针对秋粮生产,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秋粮田管专项行动,分作物、分环节拿出切实对路的技术指导意见,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指导。同时,不断强化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依托农机研推用一体化试点项目,会同重点农机企业、科研院校,加大高性能播种机械研发力度,并在部分县分作物、分模式开展高性能播种机械对比实验和展示示范,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贡献应有力量。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三夏”时节是农机作业高峰期,要抢抓农时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这期间的农业用油保障尤为重要。请问,今年“三夏”期间,中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在农业用油保障服务方面有哪些举措?

许渝峰:今年“三夏”,中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将结合近年来支农惠农的经验,把品牌、网络、资源、服务优势发挥好,把为农机朋友量身定制的“三优”举措落实好,确保全省广大农机朋友在“三夏”期间用上放心油、优惠油、暖心油。

第一个“优”是优先保障。进一步加强“三夏”期间油品资源的统筹调度,设立了550座农机用油保供加油站,覆盖全省所有县区,确保“质优量足”的油品供应。在资源紧张时,优先保障农机用油需求;在发生极端恶劣天气或灾情时,制订了保障“三夏”用油的专项应急预案。坚决确保农机用油不断供。

第二个“优”是优惠供应。近年来,持续在春耕、三夏、三秋期间为农机朋友提供专享优惠。今年三夏,更是提前启动优惠活动,让惠农措施更多一些、更快一步,让农机朋友们体会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为农机朋友们设置了“农机专用加油卡”,在中石化农机用油保供站享受充值专属优惠。同时,在中石化加油站易捷便利店为农机朋友设置“农机商品专区”,有化肥等各类产品供应,农机朋友消费可享受购物专属折扣。中石化山东石油各地市分公司还同步开展了加油赠水、为农机朋友免费提供早餐等多项优惠活动,最大程度的满足农机朋友需求。

第三个“优”是优质服务。在农机保供站开辟了500多条加油专属绿色通道,优先为农机朋友提供加油服务。还有超300座的中石化“司机之家”“爱心驿站”,为农机朋友提供洗漱、洗衣、餐饮、休息等配套专属服务。对“小、散、偏”等地块用油需求,在农时紧张、用油集中时段,组织了“助农服务突击队”,确保第一时间把油品送到田间地头。

新黄河记者:

种业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必须先行。山东种业集团在推进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促进粮食减损增产方面有什么好的措施?

段友臣:作为省级种业研发创新平台、农业成果转化推广平台、行业资源整合平台,山东种业做了3方面工作促进粮食减损增产。

一是加强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品种研发与推广。鲁研公司加快培育适宜机收的优良品种,合作研发的玉米品种鲁研106,具有宜机收、更抗倒、脱水快,籽粒深、结实好、高抗病等特点,以其突出的抗逆性、广适性、稳产性表现,解决了黄淮海夏播玉米生产面临的倒伏、高温热害、不耐密植、产量不稳等问题,将引领玉米种植模式,为夏播玉米提供更可靠的品种保障,目前已被列入德州“吨半粮”主推品种。

二是大力提升田间管理机械化水平。在这方面,智科农服公司创新了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一是建立了“科学种田 我来帮您”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形成了“托管、半托管、代管”的“保姆式”农业服务新模式。二是构建了农机联盟农服模式,实现了一定区域范围内,“耕种收”农业机械的统一调度使用,解决了农机抢收抢种问题。三是牵头成立了济南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协会,带领近70家会员单位实行“整市制”统一作业,推广农业飞防新模式。

三是加大农机产品研发力度。双佳农装公司专注于农业机械装备研究开发、试验测试、生产制造,研发生产了拖拉机田间作业配套机械、有机制肥翻抛机械等。同时,致力于大葱种植全程机械化研发十余年,从最初的圆盘式收葱机到现在的自走式收葱机,以及葱苗移栽机、大葱剪叶机等大葱种植装备,解决了葱农收葱难的问题。

下一步,山东种业将持续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为粮食丰产增收奠定基础。

一是加快提升育种创新水平。建设生物育种平台,充分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一批宜机收、高产、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种,为生产上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

二是持续提高种子生产质量。进一步推进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设健康种子加工中心,推动全省种子质量体系建设,为粮食丰收提供坚强的种子保障。

三是抓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集成创新与示范一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好品种好种子在单产提升方面的核心作用,确保粮食的丰产丰收。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相关阅读

  • 新疆首个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投运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毅报道)记者从新疆农业科学院获悉:日前,新疆首个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完成一期、二期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免费向社会开放,为广大受众特别是
  • 山西今年下达9.78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5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省下达了2024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全省共97800万元,切实
  • 陕西省预计投入120万台(套)农机具保障夏收

  • 我省“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将于5月底开始。5月27日,记者从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获悉:当前,全省各地“三夏”农机化生产准备工作已就绪。该中心已发布农机跨区作业小视频和致“
  • 822.3万亩!山西小麦丰收在望

  • 近日,我省运城市盐湖区30.21万亩小麦开镰收割,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于广袤的麦田间,机器隆隆作响、麦子颗粒归仓。据省农业农村厅消息,全省小麦大面积收获将从6月1日开始,6月
  • 新疆特色花卉创新中心成立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曹华报道)近日,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特色花卉创新中心在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挂牌成立。位于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的瑰觅特色玫瑰种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兰州铁路局为31对铁路职工举办中式集体婚礼

  • 集体婚礼现场。(兰州铁路局供图)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5月26日,兰州铁路局工会在“铜奔马”出土地武威汉唐天马城,以“情定兰铁缘来是你”为主题,为31对铁路职
  • 2024兰州房地产展示交易会5月31日开启

  • 新闻发布会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小龙摄新甘肃客户端兰州5月28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小龙)记者从今天上午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兰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