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寻根溯源:探析中原文化的特质与价值

日期: 来源:河南高教收集编辑:河南高教

2023年6月,河南省省长王凯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暨第五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上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主旨,向全世界推介文化河南。作为中原文化核心发源地的河南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统领,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打品牌,奋力推动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有研究好、利用好、传播好中原文化,才能全面把握中原文化的特质和价值,有助于构建中原文化现代化理论体系,推动中原经济社会发展。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特性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既有中国文化的诸多特性,也有根源性、原创性、开放性、包容性等基本特性。

(一)根源性

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政治与经济中心,而且是主流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发源于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等人类早期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被后人视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源,发端于中原地区;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被后人视为东方文明思想的形成,生成于中原地区;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语言文字等都有中原人的印记。

(二)原创性

具有原创性的中原文化既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开创性作用,又是研究中国发展的重要史料,还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有重大贡献。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八卦、黄帝铸鼎、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皆为中原地区人民所原创;汉字、活字印刷术、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原创性成果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作为中国精神的杰出代表,是河南人改造自然、造福人民等伟大实践和革命行动的集中体现与表达,具有原创性和不可复制性。

(三)开放性

中原文化是具有开放性的,对外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随着中原移民的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地区的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等地区文化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中原河洛文化。中原自古为礼仪之邦,重视礼仪和规范,中原文化中一些礼仪规范为统治者采纳,推广到家庭和社会,转化为民俗民规和社会道德规范,起到化民成俗、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作用。中原文化远播异域,不仅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而且通过“丝绸之路”影响了西亚、南亚、非洲各国的文化发展。

(四)包容性

中原文化不断吸收周边多种优秀文化成分,不断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整合,兼收并蓄,显示出强大的整合力和包容力。从起源看,以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周边部落和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各家学说既争鸣争锋,又共生共融。秦汉时,既在国家政治制度、语言文字等方面表现出统一态势,又形成了包容融合的区域性发展格局。盛唐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各民族宗教、文学、乐舞、服饰等文化广泛交流、和谐共生。长期以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不仅为中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营养,也展现了中原文化的文化定力、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和文化包容性。

二、中原文化的时代价值

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原文化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起到重要的认识、引领、推动、支撑和凝聚作用。

(一)中原文化为河南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文化发展不仅需要物质保障,也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新时代中原文化不仅要增强服务与推动河南经济发展的意识、责任和能力,还要成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牢固的基础动力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中原文化强调求真务实精神,崇尚科学、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能够助推河南人民从实际出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新时代中原文化主张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精神,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能够助推河南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诚信体系。新时代中原文化强调美美与共的和谐精神,解放思想、发展创新、共建共享,能够助推人与人、企业与职工关系和谐,加快各类组织共同体建设,助推河南融入全球。正是由于河南人具有求真务实精神、诚信精神与和谐精神,河南经济才能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表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中原文化为河南人发展提供人文精神涵养

人的发展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包括知识理论、道德情感、精神追求的提升,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实现河南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河南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以中原文化发展为支撑。中原文化认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主张河南人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继承“家国同构”的传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人生的价值取向,树立为国家利益而舍身忘已的爱国情感。中原文化认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河南人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而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当前与未来、渐进与升华的关系,将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个人的基本道德价值准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中原文化认同党和政府提倡个体层面的价值目标,主张河南人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体发展图景作为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当一个有高尚追求的人。

(三)中原文化为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支撑

中原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其成为河南社会的主流和主导文化,成为河南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文化强调各民族平等、团结,主张正统思想,聚集人心、增强行动力。中原文化强化“华裔一家亲”精神,主张“诸族同祖”,因而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根脉认同。当前,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集中体现了河南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已经成为河南立于中国和世界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我们必须做大做强中原文化,做出品牌、做出影响,推动中原文化现代化与河南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交融发展,彰显中原文化的创造力,增强中原文化的国内外话语权和人民群众的认同。

(四)中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提供情感纽带

中原文化以河南为核心,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源泉。中原文化是中原地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持有的并延续发展的共同体文化,形成了行为、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和知识体系等,成为中原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和集体意识。中原文化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源意识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并认同和接受各自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格局。增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各族人民认可、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总之,全面聚焦中原文化,深挖其特质与价值,让中原文化“活”出新风采,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话语权。

(作者: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梁斌,原载《党的生活》2023年12月(上);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提升中原文化传播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23IC050)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阅读

  • 全供事业编制!省属公办学校招聘20人!

  •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的通知》(豫人社〔2015〕5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河南省医药卫生学校拟面向社会
  • 第四届“三农”传播论坛在平顶山学院举行

  • 12月14日,第四届“三农”传播论坛暨河南省传播学会乡村旅游讲解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平顶山学院举行。百余位与会专家、学者齐聚平顶山学院,围绕“三农”传播的新背景、新问
  • 济宁援疆:“群众村晚”欢乐多 乡村文化添活力

  •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济宁援疆指挥部大力支持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五进”活动,让“群众村晚”文体系列活动走进乡村。近日,由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委宣传部
  • 2024功夫榜世界格斗冠军赛1月6日在奎屯开战

  • 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落实“旅游兴疆”战略,大力宣传推广华美奎屯,进一步推动华美奎屯“体育+旅游”,带动奎屯冬季项目经济增长。以“游奎屯 嬉冰雪 看格斗”为主题,由新
  • 探索武汉城市文明之源 2023年方志讲堂顺利收官

  • 长江网记者周庭怿由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长江日报联手打造的2023年“方志讲堂·探索武汉城市文明之源”系列讲座活动顺利收官。活动旨在挖掘武汉古城文化、保护武
  • 乡村文化振兴|沂源东里镇:开展乡土文化人才培训

  • 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为提升我镇群众文化素质,活跃基层文化氛围,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传承传统文化,大力培育文明新风,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东里镇邀请县文化馆专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寻根溯源:探析中原文化的特质与价值

  • 2023年6月,河南省省长王凯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暨第五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上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主旨,向全世界推介文化河南。作为中原文化核心
  • 跑步的意义,不止校园跑!

  • 本学期的校园跑已经告一段落,Custers感慨终于抛下了“痛苦的重担”。然而,校园跑一词不能简单冠以负担之名——校园跑是运动的时刻,亦是见证风景的过程,同时又激昂着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