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二阳”了怎么办?

日期: 来源:中国小康网收集编辑:中国小康网

  近日

  “全国都在咽喉炎吗”

  和“二阳”相关话题

  屡屡冲上微博热搜

  

  

  

  

  有报道称部分城市

  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

  “二阳”病例是否增多?

  再感染风险有多大?

  如何做好科学防护?

  ......

  关于以上热点问题

  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读

  近期新冠感染人数为何增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流感季逐渐过去了,相对来说近两周新冠患者接诊人数确实要比之前多了。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一阳”,“二阳”占比约为一成多一点。

  “一阳”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二阳”患者大多是20岁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这可能与他们社会活动较频繁有关。李侗曾提醒,新冠二次感染一般都比第一次更轻,但是仍有传染性。“需要提醒二次感染的患者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人,酌情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即可。”

  李侗曾表示,对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来说,体内抗体仍处在较高水平,目前看二次感染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不过,距离上次感染已超半年时间左右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仍会增加,因为这部分人群抵抗力下降得会更快,尤其是面对XBB.1.16这种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

  据了解,虽然人员流动增加了病毒的传播风险,但更多是针对“未阳”人群,这类人群尤其要注意防护。

  “二阳”症状会轻一些吗?

  需要医疗干预吗?

  李侗曾表示,“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即使‘二次感染’,症状也会轻一些,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会像此前那么明显,可能会呈现一个较缓的波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如抗原检测出阳性,说明正是传染性比较强的时候,建议暂时不要去学校等社会场所,但是否需要去医院,则取决于是否为高危风险人群,以及是否存在重症化倾向,一般人群且症状较轻的话,可以不用去医院。

  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宁颖

  中科院院士高福: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近日,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主办的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院士高福等专家学者就长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等话题展开交流。

  一直以来,关于“长新冠”是否存在都有较多争议。高福认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高福表示:“未来我们无论是做公共卫生研究,还是临床研究,要讲究以事实为依据,也就是循证医学。”同时他强调,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新发突发感染病,大家要团结起来,用技术、医学保护好全人类。

  现阶段,我们该怎么做好健康防护呢?

  李侗曾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有所上升,主要以上一轮没“阳过”的人为主。首先要提醒这部分人群,重点做好防护。

  “二阳”人群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参加社会活动较多,且当前由于天气逐渐转暖,很多人都开始不戴口罩了。提醒他们在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周围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人等场景下,还是要通过戴口罩、勤洗手来保护自己。

  对于重点人群、脆弱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要加强防护。尤其是80岁以上老人或有严重基础病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避免去人多聚集场所,在封闭环境戴好口罩。

  高考季、毕业季将至,在校师生也要关注自身健康,加强防护,以免影响学业、考试。如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尽快恢复健康的同时,也避免造成人群传播。

  来源: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责编:田苑淯颖审核:武金洋


相关阅读

  • 驻乌干达使馆提醒中国公民重视防范病毒性流感

  • 乌干达卫生部近日通报表示,新一轮病毒性流感正在乌流行。流感主要症状为流清涕、头痛、间歇性发烧、干咳、全身乏力等,相关症状通常持续几天后会有所缓解。受影响人群主要为5
  • 想要健康活力还要长寿?每天7000步走起来!

  •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路锻炼好处多多!健步走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但它延年益寿的功效却一点也不简单!每天步数超7000步可降低死亡风险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步数在7000
  • 每天一杯它,可能会“折寿”?!

  • 每天一杯它,可能会“折寿”?!能劝一个算一个,这样喝才最健康......提及夏日,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炎炎烈日,阵阵蝉鸣,或是冰镇汽水?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饮料,成为人们的“夏日续命神水
  • 中药治疗新冠咳嗽为什么有优势

  •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系列症状,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最近一段时间,由“二阳”引发的咳嗽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邹城市司法局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 2023年5月是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邹城市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