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成都市“两纲”实施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交流②

日期: 来源:成都市妇联收集编辑:成都市妇联

成都颁布实施新“两纲”及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来,各区(市)县积极争创“两纲”示范县,创新开展“两纲”工作试点和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推出了一批“两纲”试点、儿童友好单位、儿童友好社区,为了发挥第一批儿童友好城市的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宣传成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与经验,加强学习与交流,并同步推进“两纲”示范建设,成都市妇儿工委办将陆续推出各部门、区(市)县在“两纲”实施、儿童友好单位、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案例及做法。下面,请随小编一起看看成都市各部门、各区(市)县是如何推进“两纲”实施和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


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公园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位于天府大道南段,服务面积9.34平方公里,是一个集高品质居住区、产城一体化园区和国家4A级景区为一体的开放社区。截至2022年,有儿童1232人(0-3岁儿童29人、4-6岁儿童21人、7-12岁儿童1156人、13-17岁儿童26人)。社区有云朵乐园、水线公园、儿童图书馆等多处设施完善的儿童室内外活动场所,并建立健全了相关运行保障机制,成立了以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儿童工作小组,常态化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


麓湖公园社区着力突出“公园+共建共享+品牌活动”特色,充分挖掘发挥公园城市资源优势,以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为依托,积极发动辖区企业家、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多方筹集资金,实施“儿童友好社区计划”,推动成立麓湖儿童议事会培养儿童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举行儿童友好社区嘉年华探索孩子与社区平等对话机制,设立“视界美好”儿童专项基金关爱视障儿童,举办“iSTART儿童艺术节”、儿童水域安全卫生营地等一系列儿童参与式活动,寓教于乐助力儿童成长。


筑牢基础“三步走”


第一步强空间,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为儿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学校、公园等儿童活动场所安全配套设施及个性化装置,并引入专业儿童服务机构定期开展儿童服务活动。第二步强理念,开展需求调研,为创建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与支撑;牵头召开儿童友好社区论坛,围绕“儿童空间友好”“儿童文化与教育友好”“儿童参与社区建设与表达”等多个主题,共同探讨共建儿童友好社区的理想与实践,推动儿童友好社区从概念到共识、再到集体行动和实践。第三步强行动,聚焦融合,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积极融合学校、教培机构、社会组织和在地企业等多方力量,借鉴多元主体在环境建设、队伍建设等儿童优先的先进理念,以理念融入强化行动的提升。


服务先行重引领


一是立足儿童友好的发展环境,注重营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的社会氛围。相继开展了“法治教育”进家庭、家风家训、及“童心向党,精神传承”红色主题等教育活动。二是立足儿童友好的公共服务,注重整合儿童活动品牌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兴趣爱好、生态环保、实践体验等主题,开展了唱诵沙龙、自然学堂、职场体验等主题活动35场,受益儿童200余人次。三是立足儿童友好的权力权益保障,由辖区居民企业家捐赠50万在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下设立了“视界美好”儿童专项基金,旨在孵化、支持帮助视障儿童与社会融合成长的项目和社会组织,为其赋能搭建起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引领全域范围建立起更好的接纳、包容、保障儿童的人文环境。


增强才干助决策


成立麓湖儿童议事会,实行议事规则学习和议事讨论两线“并驾齐驱”,根据社区现状制定一系列议事活动,参与议决交通治理、环境整治等议题,提升儿童参与社区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工作成效


(一)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力量进一步增强。成立了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视界美好专项基金,培育孵化了麓客童悦社(儿童阅读)、麓客手工社(儿童活动)、麓客童心绘(儿童绘画)、麓湖硬笔书法学社(儿童硬笔教学)等社区自有组织10余个,孵化家长志愿者110名。


(二)儿童友好氛围日益浓厚。全面调动辖区内麓湖小学、麓湖A4美术馆、清源水环境治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定期开展“iSTART儿童艺术节”“小学不小”展览等儿童主题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儿童友好活动30余次,惠及10000余人次;组织开展“放你的手在我的手心”亲子融合活动、视障儿童秋令营活动2场、服务视障儿童21名,有力保障了视障儿童权益。


成都高新区兴蓉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服务面积约0.3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旧院落社区,辖区院落46个,截至2022年,18岁及以下儿童1008人(5岁及以下幼童299人、占比29.7%,6至12岁儿童512人、占比50.8%)。社区内儿童友好服务资源良好,建有社治中心、儿童之家等服务点位。近年来,社区以儿童交通安全为切入点,围绕“维信广场-维信街-南一二三巷-佳丽花园”区域建设儿童交通安全阵地,联动多方力量,着力打造“儿童交通安全友好社区”。


兴蓉社区聚焦儿童友好的发展环境建设,以儿童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服务内容及软硬件改造等方式,建立儿童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工作成效,形成了“3+4+2”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思路。特别是根据社区实际,联动儿童、儿童工作者、志愿服务者、社区群众等多方力量,成立交通安全志愿服务队并开展儿童交通友好社区领袖评选,打造“维信广场-维信街-南一二三巷-佳丽花园”儿童交通安全阵地,营造了儿童交通安全友好的氛围,并促进了社区居民对儿童交通安全的深度参与。


摸清实况找准建设主攻方向


一是通过调研摸清儿童主要分布区域,社区“维信广场-维信街-南一二三巷-佳丽花园”一线居住着超过社区三分之一的人口,且广场周边有幼儿园、小学及24个院落聚集着社区近2/3的儿童,同时面临小巷密布、道路狭窄以及人流、车流量大的现状,基于此,社区把“构建儿童交通安全友好型社区”作为建设目标,找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切入点。


二是多维发力营造儿童交通安全友好的氛围,通过线下走访、线上平台收集意见,联动多方力量共同打造了“维信广场-维信街-南一二三巷-佳丽花园”儿童交通安全阵地,设置了富有童真的斑马线、打造了具有交通安全元素的儿童玩耍空间,策划开展了放学时间段交通疏导、六一交通安全主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软硬件上两方面营造儿童交通安全友好的氛围。


三是积极引导达成区域儿童交通安全共识,社区制定了《兴蓉社区儿童交通友好社区公约》,明确“先试点、再扩面、成示范”实践路径,向社区儿童、居民及各类组织宣导公约的理念和内容。


鼓励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以智慧场景营造儿童参与新路径,基于兴蓉社区VR数字模型的社区规划议事方式,运用“元宇宙”技术实现儿童智慧参与社区事务闭环,通过居民社区规划师、儿童、老人等全年龄段的居民共同参与,带动儿童用VR参与解决社区的实际问题。


二是以“儿童议事会”提升儿童参与度,通过公开、透明、自愿的方式组建了社区“儿童议事会”,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制定规章制度等,并积极引导社区儿童就“1米高度”等事项开展“儿童协商议事”,推选“友好社区领袖”。


三是以社区群众为主体壮大志愿服务力量,组建社区交通安全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安全意识提升和预防能力、避险能力等专业培训,积极开展交通疏导、道路清理、乱停放车辆整治志愿服务。


多措并举保障社区儿童发展权益


一是聚焦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整合辖区健康资源,为每一个儿童建立健康档案,通过精准化服务,实现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需求;联动小学、幼儿园、消防支队、社区医院等单位,组织儿童学习和体验防震减灾、消防等相关知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进一步儿童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二是聚焦社区“硬环境”增强儿童友好体验。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建设了120平米的兴蓉社区儿童之家,分区设立了适合0-5岁儿童活动的亲子活动区和适合6-18周岁儿童可免费使用的学习室,以及满足辖区内小朋友的文娱需求的图书室、歌舞排练室、手工DIY室和儿童剧场;由社区少工委牵头,以社区儿童之家及未成年人保护站、维信广场老党员工作室为主要阵地,同步建设多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打造“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三是聚焦一线人员提升能力素质。充分落实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评估,从儿童权力、儿童服务、困境儿童保护等维度对一线人员理念、实务等方面能力素质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当中,倒逼服务质量提升。


工作成效


(一)儿童友好阵地建设更加完善。社区建设了120平米儿童之家、制作了“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地图”,为儿童提供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服务,打造出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安全保障的友好阵地;高水平建成儿童交通友好广场(维信广场)、儿童斑马线(学校周边)、交通安全游玩区,为社区儿童提供了更适合、更便捷的交通安全环境。


(二)儿童友好氛围更加浓厚。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40余场、覆盖辖区青少年儿童600余人次的交通疏导、道路清理、乱停放车辆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和宣传引导活动,在丰富儿童文化生活,提升交通安全安全和文明交通意识的同时,更加改善了社区商家和市民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组建交通安全志愿服务队,招引到156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志愿者,踊跃参与辖区儿童友好安全环境建设。


(三)儿童参与社区事务热情更加高涨。通过公开公平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了议事会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有效保障了儿童参与权利和儿童主体性。截至目前,筛选出儿童议事会成员70人、筛选出协助作用的家庭议事会成员68人,儿童议事会审议议题4个。

相关阅读

  • 玉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居民幸福加码

  •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红色党课赓续精神力量;街前屋后,红色身影捡拾白色垃圾;社区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备受群众喜爱。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以来,新市区街道铁人路社区新时代
  • 学生社区“小天地” “三全育人”大舞台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求,在党委的领导下,一张图统筹建设、六项机制保运行、“五站双域”为载体,五支队伍进社区,初步形成“16525”建
  • 张文昌辞官,原因公开!

  • 曾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他辞去副所长职务重回社区当民警咋回事?他来了广场舞不“扯皮”了张文昌在辖区内进行巡查。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12年前33岁的张文昌从刑侦民警转岗
  • 漯河龙塔街道:社区共享直播间 便民惠企智慧圈

  • “直播”无疑是当前新经济领域的热词之一,更是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传声筒”。龙塔街道金牛社区以智慧党建为抓手,按照街道整合资源、社区自主创新、社会企业协同
  • 社区公益创投社会组织第一季度工作动态

  • 为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区治理,石嘴山市民政局坚持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重点,聚焦“一老一少”以及需要帮助的重点人群,实施15个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多措并
  • 禁种铲毒从我做起,无毒社区全民共建

  • 五月,罂粟果实逐渐进入成熟期,为持续巩固禁种铲毒宣传成果,动员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禁毒工作中,5月5日,在郑州市禁毒办、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禁毒大队的指导下,南关街街道办事处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蒲城法院:拖欠借款长期未还 加班执行当即履行

  • “你好,王法官,我是老刘,我发现被申请执行人高某了,他现在就在家里,你们赶快来……”4月25日18时30分,电话铃声响起,召回了已经下班的执行干警。渭南市蒲城县人民法院第二执行实施
  • 进口危化品检验模式改革在潍落地实施

  •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近日,记者从潍坊海关了解到,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来自以色列的68.5吨溴完成进口危化品目的地检验。这是海关总署全面推行进口危险化学品检验模式
  • 第八届潍坊市民文化节启动

  •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4月29日,第八届潍坊市民文化节暨十笏园非遗特色文化街区系列活动在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启动。  活动在优美的潍坊城市主题歌《线》中拉开帷幕,爵士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