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 17部纪录片摘下“金红棉”

日期: 来源:金羊网收集编辑:金羊网

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式暨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成果发布会现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贺全胜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梁善茵、陈晓楠报道:12月7日晚,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式暨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成果发布会举行。会上正式揭晓了本届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名单,共有17部优秀纪录片作品摘得“金红棉”。其中,由华裔导演张伟民执导、广东普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出品的纪录片《万里千寻》获得“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

本届纪录片节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承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执行。

本届纪录片节以“光影纪实,文明互鉴”为主题,共有15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部纪录片参展,参展影片数量达到2003年创节之初的50倍。最终,17部优秀作品获评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其中,《绘制十年》《我和我的新时代》《黄河安澜》《十年逐梦路》《加油!新时代》5部作品获得“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

本届纪录片节为期4天,围绕征集评优、市场交易、行业交流、专业论坛、国际培训等环节推出了80多场专业纪实活动。与会嘉宾交流纪录片行业从业心得,展望行业发展前景,共享盛会,收获满满。

行业声音

获奖纪录片《万里千寻》导演张伟民:

拍摄的过程也是与张大千对话的过程

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式暨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成果发布会上,由华裔导演张伟民执导的纪录片《万里千寻》夺得“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荣誉。此前,该片已在第47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获评“最佳国际纪录片”。《万里千寻》回溯了张大千1949年离开中国大陆(内地)后的海外生活经历,展现了张大千将中国美学带往西方进行艺术创作的故事。

“今天,这部片子能够在祖国的土地上得到认可,实际上也是张大千后半生漂泊海上,终于回家的日子。”张伟民在领奖台上动情地说。

“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也是我与张大千对话的过程。”张伟民回忆说,自己12年前获得一摞胶卷,胶卷画面里的张大千遥望大洋彼岸的故乡,“这个片子诞生于1967年,而我恰好出生于这一年,冥冥之中有种天降大任的感觉,我觉得需要去做点什么。”此后的12年间,张伟民走访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整理了超过200小时的历史素材和影像资料,其中包括张大千的家人、挚友、作品收藏者与各界学者的第一手口述影像。

随着拍摄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入,张伟民发现张大千在海外的艺术创作和生活经历双线并行,几乎同时走向巅峰。在法国拍卖网站上,她发现了一份刊发于1961年的《巴黎快报》。这份报纸整版报道了张大千当年在巴黎“巨荷图”展览期间,与法国著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安德烈·马松展开的东西方艺术创作对话。“张大千与安德烈·马松的对话围绕东西方传统文化、哲学展开了极为深入的探讨,应该被记录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张伟民说。

谈及广州的纪录片创作生态,张伟民认为,广州为纪录片创作者营造了自由、活跃的创作氛围。她曾在2019年携《万里千寻》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大会。“那时我已体会到广州纪录片节的国际化,在国内这个独一无二的纪录片创作平台,我的作品能入围并获奖,我感到非常开心。”张伟民表示。

(梁善茵 陈晓楠 黄宙辉)

入围纪录片《听,鸟儿在叫》导演周浩:

从宏大叙事到“非故事”叙事的尝试

导演周浩的纪录片《听,鸟儿在叫》入围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该片原本想通过宏大叙事讲述中国人如何治沙,却无意中记录了两位老农民在沙漠里种树劳作时的日常对话。

“我一直对中国治理沙漠这个题材感兴趣,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寻找拍摄可能性,最先找到了甘肃古浪县。这个县城为了防止荒漠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沙漠的边缘植树。”周浩向记者介绍。

周浩表示,一开始他想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讲述古浪县整个县城的故事,调研了很长时间后发现题材越大越不好驾驭,于是他改从小处着手。“他们干活都是两两搭档,后来机缘巧合碰到两位老农民,我以为两个五六十岁的男人干活,也许一天都不会搭一句话,哪知道进去后发现他们是话痨,我觉得如获至宝。”周浩说。

“我们以为自己很了解农民,实际上对他们并不了解。”周浩表示,他想通过片子让人们进一步认识那些好像很熟悉其实又很陌生的人群。同时,他想营造一种“无意间偷听了别人说话”的感觉——有两位老农民在种树,有人无意从他们身边走过,听见他们在唠家常。

周浩在本届纪录片节的一场分享会上表示,他对“故事”这个词有点反感,讲故事太深反而陷入其中。于是,他开始关注“非故事”的叙事方式。

“我们可以宽泛地理解‘故事’,它也许就是一种逻辑,是一种架构影像的方法。但说白了,只要观众看片子时不会觉得疲惫、有兴趣看下去就行,不一定非得遵循所谓的故事规律。”周浩表示,如果观众最终对《听,鸟儿在叫》的时长、节奏可以接受,他可能继续做类似的尝试,“反正就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用自己的感觉去讲我所碰到的这些事。”

(陈晓楠 梁善茵 黄宙辉)


相关阅读

  • 美媒:处理对华关系,痴迷武力是误导

  • 美国“负责任的治国之道”网站12月6日文章,原题:夸大对中国的恐惧正助长高科技军备竞赛 华盛顿在讨论五角大楼的开支时常忽略一个事实:明年军事预算将达8860亿美元,这是二战以来
  • 英媒:中国电动公交车转型背后

  • 英国广播公司12月6日报道,原题:中国的公交车如何塑造世界电动汽车革命 两种特色的电动公交车沿着上海繁忙的道路行驶。第一种是20路无轨电车,这是1928年设立的一条公交线路,使用
  • 55%印度人过去12个月买了“中国制造”产品

  • 印度《今日商业》12月6日文章,原题:调查报告:55%的印度人在过去12个月内购买了“中国制造”产品,其中小器具位列榜首 印度社交媒体平台“本地圈”的一项调查发现,印度人购买中国
  • 滑雪运动越来越火,“人往北,雪往南”

  • 日本《东方新报》12月7日文章,原题:滑雪运动在中国人气日益提升,关键词是“人往北,雪往南” 张家口市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自今年11月下旬起便迎来滑雪季,许多滑雪场忙
  • 《拨浪鼓咚咚响》巴西获奖

  • 本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陈一鸣 宋亦然●邵群玉12月4日至7日,第二届中国-巴西电影展(简称“中巴电影展”)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由《环球时报》文娱新媒体平台推荐参展的中国影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金塔县:冬闲人勤忙致富 产业兴旺稳增收

  • 一座座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拔地而起,一株株幼苗争先从土中露出“脑袋”,一颗颗草莓照亮了乡村振兴新希望……入冬以来,金塔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鼓励农户种植反
  • 金塔推进清洁能源供热 让群众乐享“绿色暖冬”

  • 取暖是群众的刚需,是关系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金塔县以保蓝天、惠民生为理念,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热则热、多能互补”的原则,区分城乡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取暖设
  • 下沉的短剧江湖,配有精品内容吗?

  • 「核心提示」今年的短剧行业不断上演以小博大的创富神话,资本蜂拥而至,横店被戏称为”竖店“,西安成了短剧行业的”新好莱坞“。而随着监管介入以及行业内卷,短剧的精品化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