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山如此多娇——朱向前谈毛泽东诗词的战略思想与文化自信

日期: 来源:莆田晚报收集编辑:莆田晚报

 

 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必先要领会毛泽东的战略思想魅力;领略毛泽

东战略魅力,必须走进毛泽东诗词的战略意境和文化意境。

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军旅文学评论家朱向前教授的新作《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诗词书情画意》,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收录29首毛泽东诗词, 29幅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29篇朱向前赏析文章,近百幅朱向前书写的毛泽东诗词书法,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陈晋(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作序,给予了较高评价。

2008年9月,部队工作多年后,余有幸亲近朱向前教授,在其门下攻读文艺评论研究生,半为知己半为师,从先生身上获益良多。彼时,先生在全国各单位开讲毛泽东诗词100场,嘱余作文记之。又将15年,先生已出版研究毛泽东专著4部,诚如媒体所言——“集研究、演讲、书写毛泽东诗词于一身之第一人”。先生治学严谨、视野宏阔,他站在时代潮头,以文化的视角、世界的眼光,对毛泽东诗词与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在先生看来,毛泽东堪称千古第一人,他是一位真正的统帅诗人,他一辈子打下了两座江山——在马背上得天下的同时,又用如椽大笔打下了一座文化江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优良传统。

“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朱向前出生于江西宜春。1968年,他初中毕业下乡当知青。两年后,16岁参军入伍。由于没有系统的知识链条和教育背景,创作起点很低。

“刚开始的学习范本是报纸副刊的诗,唐诗宋词是‘文革’后才读到的,很多字不认识,是靠听广播和看电影学来的。”

1984年,朱向前与莫言、李存葆一起,进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首届作家班,成为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的门人,毕业后留校,从此如鱼得水,真正进入了文学的门道。

10岁的时候,朱向前最早接触毛泽东诗词,那是周振甫注释的《毛主席诗词》,当时虽然不太懂,还是天天翻看这本好不容易得到的书,把里面37首诗词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

最初萌生研究毛泽东诗词这个念头,是在朱向前在给解放军艺术学院学员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课堂上。那时,他是军艺文学系教授。真正下定决心来做这件事情,还要归功于两次被“逼”到国防大学讲课。

2005年元旦过后,国防大学邀请军艺派名教授讲艺术鉴赏。军艺在文学、美术、音乐、舞蹈领域都是高手如林,但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他琢磨了几天决定讲毛泽东诗词。

“坦率地说,此前我并未专门研究过毛泽东诗词,硬要说有点‘童子功’,那就是1965年得到的那本《毛主席诗词》。”朱向前表示。

罗金沐画作,朱向前题字

“2005年1月18日上午,我只身一人前往国防大学,在学术报告厅,面对约两百多个学员,我就开讲啦!那一天,讲了近一个小时,……终于讲完了,结束时的掌声也疲疲沓沓,远称不上热烈,礼貌而已吧。”

没想到3个月后,大学来函点名请朱向前再去讲毛泽东诗词,不仅把地点改在最高规格的“国防大讲堂”,而且大学常委们都来听,与他讨论毛泽东诗词。登时,他心中压抑多时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看来首讲没有讲砸。他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又挖到了一个金矿,抱到了一个“金娃娃”!

2009年12月,《解放军报》以《朱向前:解读毛泽东诗词第一人》为题刊发了朱向前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题报道。这也鼓舞了他把毛泽东诗词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从此,朱向前一发不可收拾。15年来,他在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机关工委、中央电视台及各地论坛演讲逾300场,出版了《诗词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歌为竟 东方白——毛泽东诗词25首精赏》专著4本。对此,朱向前表示,这全部归功于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的魅力。他对毛泽东文化历史意识的发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毛泽东是用诗写史,也是以史写诗,正事写史,余事写诗,诗史合一,是为史诗。这才是一等一的大诗人,大手笔,也是千古一人!

毛泽东思想和学说的影响传遍全世界,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经是汗牛充栋,而朱向前何以独领风骚?这些年,他把侧重点落在“另一种解读”上,即:毛泽东是如何以豪迈的诗词展示革命领袖的雄浑气魄,又是怎样以诗人的浪漫情怀书写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事业,以此探寻毛泽东即使人在逆境也泰然处之的内心世界,将其艺术创作与所处的时代环境结合,探及更深层次的毛泽东的性格、智慧和魅力。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是他最美的英雄意象”

毛泽东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他在长征时期就带领红军创造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神话,解放战争时期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更彰显了一位战略家的军事指挥才华。

研究毛泽东诗词之初,朱向前就写过一篇文章《万里雪飘一首词》,开篇就写道,“毛泽东一辈子打了两座江山:在马背上得天下的同时,又用如椽大笔打下了一座文化江山。”

朱向前对此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文化江山”主要表征就是“三大家”,毛泽东既是诗词大家、文章大家,也是书法大家。诗词又是毛泽东“文化江山”中的高峰,而《沁园春·雪》则是这座高峰中的巅峰,它集毛泽东诗词的“气势磅礴、想象浪漫、文辞华美”三大特征于一身,足以傲立词林,雄视千古。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艰苦卓绝,毛泽东的诗词却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如果从“政治诗”的角度去发掘毛泽东诗词,还有助于了解毛泽东的战略思想。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渡黄河去抗日,在陕西清涧县黄河边一个小山村遇到大雪,便写下了这首词,这首千古雄词是中年毛泽东完胜天下的胜利预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时候他看世界就观其大略。他站在历史高处,却接连中国民间大地。在他眼中,多少庞然大物也犹如芥子。

作为文艺评论家,朱向前对毛泽东的诗词做过比较研究,得出自己独到见解。就题材比较而言,在他看来,毛泽东的词比诗好。就创作的时间节点或历史背景而言,纵观毛泽东诗词创作时段,可以说是生死关头胜过平常岁月,艰苦环境胜过安定生活。

譬如,两首《沁园春》之间,从1925年到1936年,对毛泽东个人命运和中国革命进程来讲都是最跌宕起伏、最凶险莫测的时期,而恰在这11年中,毛泽东写下了他一生诗词中主要的华彩篇章,特别是冲锋于枪林弹雨之间、出没于生离死别之际的长征路上,毛泽东反而豪情弥天,诗兴大发,仅在1935年10月就写下了4首诗词。

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到了延安以后的13年,除了写于三大红军主力尚未会师的1936年年初的《沁园春·雪》,其余寥寥数首基本乏善可陈。

罗金沐画作,朱向前题字

朱向前坦言,对此毛泽东也曾百思不得其解。1949年12月中旬,在出访苏联的专列上,苏联汉学家兼翻译费德林当面向毛泽东表达了对长征诗词的赞叹,并对此后毛泽东诗词创作略表失望时,毛泽东也感慨万分地说,“现在连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当一个人处于极度考验、身心交瘁之时,当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候,居然还有诗兴来表达这样严峻的现实,恐怕谁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谈及毛泽东诗词的战略意境,朱向前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诗词的战略意境,是枪林弹雨下精神情感的写照,还是一种生命形态的记录,更是一个大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代言。他的诗词,是统帅的诗,是斗士的诗,也是文人的诗,更是老百姓的诗。刚毅、决绝、率性、倔强、浪漫、幽默,流露出自信的精神、战斗的精神。这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的锐气之所在。

在朱向前看来,研究毛泽东诗词,不能离开20世纪那段波澜壮阔的特定历史。那是中国历史上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在大落大起、大开大阂、大写大书、大悲大喜的风云际会中,人与时代紧密结合。进而言之,是历史波澜推进人物命运之走向。正因此,毛泽东诗词才有了深厚的根基和丰腴的土壤。他从潇湘大地走来,常于马背沉思,海里畅游,于是便有了战略家的目光,军事家的骁勇,有了政治家的智慧,思想家的语言。战地黄花,如血残阳,千里江山,成为他最美的英雄意象,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胸中早已大江流淌,诗意汪洋,而他的诗词也因此神采奕奕、从容自信。

对此,毛主席曾说过,“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男儿身手谁与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颠覆性的时代,要有大手笔翻动起历史的车轮。特定的历史坐标,特殊的时代风云,造就了诗人毛泽东。

罗金沐画作,朱向前题字

“它的史诗精神一再叩问当代思想文化价值走向”

在海内外,毛泽东的诗人形象是妇孺皆知。很多资料史料都表明,毛泽东第一次口头和书面发表的都是同一首诗,也就是《七律·长征》。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翻过六盘山来到甘肃通渭,在城东一所小学校里召开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毛泽东讲解了长征的意义之后,他兴致颇高地朗诵了这首诗。

1936年10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西保安采访毛泽东时,毛泽东亲笔为他抄下了这首《七律·长征》。后来,斯诺把这首诗收进了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从此,《七律·长征》走向了社会,走向了世界。

从上世纪40年代始,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长征诗”以及《沁园春·雪》等,就开始以油印、手抄等形式在根据地、解放区流传。

随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新中国诞生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接踵而至,毛泽东主要还是以一个大时代弄潮儿的领袖形象闻名于世,在日理万机闲暇中吟咏的那点“诗词余事”,就基本上隐而不彰了。

毛泽东诗词传递出一个怎样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朱向前表示,毛泽东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诗词只是他的爱好。从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除了左宗棠收复准葛尔盆地、冯子材打镇南关、刘铭传收复台湾,总体来说是打败仗多,民族的自信心不断下滑,按鲁迅的说法是失去了民族的自信力。

没有了信心,一盘散沙。中华民族自信心的下滑是什么时候停住的?应该是抗日战争,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号召之下,在世界进步力量支持之下,全民族空前团结,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直到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后不久,我们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在世界上立起了一个崭新中国的自信形象。

“现在,日本防卫厅的军事教材将长津湖围歼美国陆军第一师定位为‘有史以来黄种人第一次打败白种人’。连日本人也深受震动。”

“上世纪60年代,我们勒紧裤带搞出了‘两弹一星’。今天,我们党经过100年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才真正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阔步前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大道上。”

对于当代年轻人应该如何去学习毛泽东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朱向前表示,首先要学习他的精神力量,一种强大的意志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为达目的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虽然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有些人精神生活匮乏,这恐怕也是现在年轻人喜欢毛泽东的重要原因,他爱读书、爱学习。

1939年,46岁的毛泽东视察延安兵工厂时,他讲到学习的时候就讲,“年老的也要学,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日。”

罗金沐画作,朱向前题字

毛泽东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他从四、五岁开始发蒙,读了将近80年的书,无论是戎马倥偬还是日理万机,他都真正做到了“三上”——枕上、厕上、马上,一辈子手不释卷、嗜书如命。

现在有案可查的毛泽东最后读书时间是1976年9月8日5点50分,这时离他去世不到24小时。弥留之际,一直在抢救,昏迷不醒的毛清醒过来了,又叫别人给他念书,最后听了7分钟,又昏过去了,直到去世。

毛泽东是文化群峰中一处巍峨耸立的精神高地。众所周知,毛泽东既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文章大家、天才诗人。中国是文章大国,青史不绝,佳作频频。楚有屈原、汉有司马、唐有韩柳李杜、宋有苏轼、清有康梁,可谓群峰逶迤,各领风骚数百年。

纵观历史,很少有诗人的作品能够像毛泽东的一样,在时代的剧烈变化中,持续焕发出新鲜的社会美学价值,普遍地成为人们精神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时代的社会风尚和理性追求遥相对接,它的经典诗句一再嵌入社会话语变迁的潮头,它的史诗精神一再叩问当代思想文化价值走向。

●朱向前

作家、评论家、书法家、思想文化史学者。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练部长、副院长;全军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业技术三级,文职一级。

曾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文学评论》编委。历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大奖评委以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央电视台主讲嘉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来源:莆田晚报 罗金沐

责编:徐寅生

编审:严绍香


相关阅读

  • 李静:快乐遨游在诗歌的海洋里

  • 李静。个人简介12月25日,河南诗词大赛官微公布了“2023年河南省诗词大赛”获奖名单,共有三人获得大学组特等奖,其中一人来自焦作大学。她就是李静,获得大学组特等奖亚军。李静,今
  • 江山市“‘枫’华长台”,红枫文化旅游节开幕

  • (通讯员:雅沁 王婧)又是一年“枫”景好时节。12月7日,2023年“枫华长台”红枫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在长台镇长安村江山红叶摄影观光园举行。江山红叶摄影观光园位于长安村际顶,种植
  • 助力乡村振兴 江山市猕猴桃产业综合体建设提速

  • (通讯员:颖敏 王婧)近日,笔者在江山市塘源口乡塘源口村的猕猴桃产业综合体1号楼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安装灯具等配套设施。据了解,江山市猕猴桃产业综合体规划用地面积2539平方米,总建
  • 江山市四都柑橘喜获丰收

  • (通讯员:周耕 逸琳 王婧)“这里的‘红美人’果肉饱满,水分充足,真的很好吃。”11月22日,正在江山市四都镇埠头村“红美人”种植基地采摘“红美人”的游客张超说。笔者在种植基地
  • 【当代优秀原创诗词】纳博丸秋日五律选

  • 癸卯秋分 葭灰动缇室,秋雨正霏微。 昼夜今分半,江湖昨已非。 南枝虫易老,北地雁思归。 虽在红尘里,当从造化机。 癸卯中秋 天上蟾光满,尘中思念多。 西风吹缱绻,丹桂弄婆娑。 江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两癌”免费筛查将惠及28.5万适龄妇女

  • 关键词:免费筛查 全覆盖贫困妇女“两癌”救助  【亮点聚焦】9月7日,五莲县妇幼保健院查体队将查体车开到了汪湖村村民委员会处,组建流动医院,将筛查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适龄
  • 六水共治 | 龙江居为辖区居民解决饮水难题

  • 今年以来,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龙江居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坚持为民办实事、解民忧,聚焦群众反映的抽水电缆损坏、水井塌方等问题,持续推进实施队(村)供水工程,让群众喝上“放
  • 全椒县“艺起来”文化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 12月24日上午,全椒县“艺起来”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在全椒县文化馆正式授牌成立,申请加入“艺起来”文化志愿服务联盟的成员单位及各镇文化站站长参加了联盟成立仪式,全椒县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