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一间宿舍走出3位院士 揭秘“史上最强寝室”

日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收集编辑:黑龙江日报

近日,随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七公寓506寝室火了,含院士量从之前的33%上升到100%。2015年,韩杰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赫晓东教授、郭世泽校友分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宿舍3位博士全部成长为学术大师,并当选院士,史上最强寝室有何秘籍?

哈工大学生公寓

哈工大七公寓506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攻关目标

“我们宿舍最大的特点就是都特别专注,心无旁骛地学习和做学术研究,不会为任何不相关的事情分神。”1991年,从河北考入哈工大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博士生郭世泽入住七公寓506,与就读于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的博士生韩杰才、赫晓东成为室友。

三个人都是早早就选定研究方向,开始课题研究,科研项目也都聚焦国家和行业需要,围绕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攻关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校长韩杰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赫晓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世泽

正是因为这种潜心忘我的钻研,在读博期间,韩杰才和赫晓东就在材料学科与力学学科的交叉融合领域做出了创造性的工作,郭世泽也完成了多个重要项目。

博士论文是同一个方向,同一天答辩,同为优秀博士论文……同为哈工大航天学院杜善义院士的学生,韩杰才与赫晓东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同时参与项目研究。

毕业后,三人仍始终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国家需要埋头攻关,成为本领域中的顶尖专家。如今,韩杰才担任哈工大校长,赫晓东担任哈工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郭世泽担任解放军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

善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赫晓东的印象中,韩杰才、郭世泽这两位15岁上大学的“天才”室友都是攻坚克难的“高手”,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总是迎难而上、举重若轻。

“特别聪明,特别能干,特别勤奋……”这是三位室友的相互评价。

“当年的科研条件还没有现在这么好,要做新材料的研究就要自己想办法、自己去创造条件。”韩杰才回忆说,当时要经常坐火车硬座去沈阳、北京甚至更远的地方做实验……反反复复折腾很长时间。

郭世泽是哈工大电信学院孙圣和教授最得意的学生。以“严格”著称的导师在学术上对他要求极高,在生活中却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逢年过节就把他叫到家里。而郭世泽也没有辜负导师的期望,读博期间就完成了好几个大项目,还写了好几本书。

“给他一个项目,他能几天几夜不睡觉,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赫晓东对郭世泽的“拼劲”印象特别深。

“举重若轻”是这三位室友共同的特点,他们勇于挑战前沿,敢于创造条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老先生们规划得好,学科定位准,研究方向广,层次错开不重叠,又可以相互借鉴……”赫晓东说,导师杜善义院士一方面帮他规划方向,一方面又放手让他大胆探索,让他在读博期间就取得突破性成果,成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重要基础,这让他受到极大地鼓舞。

“三人行必有我师”

“做学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持之以恒地勤奋工作。一个人只聪明不勤奋很难成功。”韩杰才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到位了肯定就会有收获。

“梦想+勤奋,才能获得成功。”赫晓东说,每个人都要树立一个远大目标,并集中精力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未来一定可期。

“要专注地做好一件事,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郭世泽说,选准方向以后,就要努力坚持下去,才能走得更远。

“好的室友会互相帮助,好的同学会互相影响,好的导师指引你的方向……”郭世泽说,一个宿舍、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学风是最重要的,他还记得读博期间的第一篇论文,被导师改得满篇红字,让他感触很深。这种“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指导,让他在读博期间发表了14篇论文,也为他今后的成长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三个关系特别好,宿舍气氛始终特别融洽,经常一起交流学术等方面的问题,还经常一起打乒乓球……”在他们的记忆里,那段“三人行”的时光美好而珍贵。

(图片由哈工大提供)

通讯员:刘培香;记者:赵一诺

来源:龙头新闻


相关阅读

  • 天山时评丨院士专家做科普 “科普之翼”更有力

  • 岳燕云  “天上星星是数不清的?不,科学告诉我们星星数得清!”“芯片上的硅有多纯?从硅石到金属硅,再到高纯硅,继续提纯至8个9,即99.999999%,就可以用做太阳能电池;再提纯至10个9,即9
  • 天山观察丨院士带来的,不止于科普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初冬的新疆,寒意渐浓,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却在天山南北涌动着。  11月26日—30日,“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
  • 马博士带着师生“逛宇宙”

  •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天体物理学博士马应秀在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开展科普讲座。蔡增乐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蔡增乐报道) “听了这堂讲座,让我对
  • 新增院士中,有一名人民警察!

  • 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其中,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刘超当选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
  • 西部小镇何以成为“院士摇篮”?

  • 院士,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日前,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出炉,著名土壤学专家徐明岗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随着这条消息热度持续攀升,位于关中腹地的小城——杨
  • 新增两位邵阳籍院士

  •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11月28日讯(记者 袁光宇)11月22日,2023年我国“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在新当选的133名“两院”院士中,有两位邵阳籍专家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一间宿舍走出3位院士 揭秘“史上最强寝室”

  • 近日,随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七公寓506寝室火了,含院士量从之前的33%上升到100%。2015年,韩杰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赫
  • 东明县在全市首推“政务服务+直播”工作模式

  • “大家好,欢迎来到东明县政务服务直播间,在我身后是东明县政务服务中心……”11月28日,在东明县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在现场直播,一边介绍各服务窗口职责分工,一边穿插解答网友
  • 潮声丨杭州社区里的基辛格像

  • 潮新闻 执笔 施力维 沈晶晶 张蓉 视频制作 魏志阳 享年100岁,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当地时间11月29日在康涅狄格州家中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在万里之遥的杭州,中山北路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