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长宁这个老小区成为“金牌小区”

日期: 来源:上海长宁收集编辑:上海长宁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已经融入虹桥街道各居民区的社区治理“最末梢” 。在虹储小区,通过融汇民情、融合民智、融解难题,居民区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而这背后,离不开“中间人”——社区楼组长的默默奉献。

走进这个充满江南园林气息的小区,灰墙黛瓦、树木花石间流露着典雅韵味,飞檐翘角的照壁上挂满了荣誉奖牌,在时光的流转中注视着社区生生不息的变化。“稚谐园”“法谐苑”“德谐廊”等“虹储十景”星罗棋布在这个面积约5.4万平方米的小区内,装点着居民的社区生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虹储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一个老式公房小区,小区共有13幢房屋、62个楼组,居民1048户、2300多人。一直以来,虹储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民主协商,依托楼组长力量,发动居民参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活动,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区,共同成为打造亲情家园的“合伙人”。

18户居民就是一个

温暖的“大家庭”

走进74号楼组,才知道什么叫“内有乾坤”。楼栋一改不少老小区楼道堆物、环境脏乱的“通病”,每一层楼面没有丝毫多余的杂物,干净敞亮的楼道环境让人耳目一新,与小区的整体环境相得益彰。

74号楼组是虹储小区众多“五星”文明楼组、“十佳”特色楼组中的一幢,而它的美丽、文明与楼组长宋美霞息息相关。

在虹储小区,由社区楼组长、志愿者组成了楼组、宣传、创安、文体、服务五大自治小组。为了给居民营造舒心的楼组环境,“楼组创评组”慧心巧思,组织了社区“星级”文明楼组创建,把楼道干净整洁、没有堆物,防火设置安全有效,楼道门口公共空间清爽有序等管理办法纳为考评标准。

“自己的楼道自己评,所以,我们邻里间都会相互提醒不在楼栋内乱放杂物,而且每到劳动节、国庆节、春节前夕,居民会兴致高昂地进行大扫除,迎接假期到来。”宋美霞骄傲地告诉记者,如今,共同营造整洁、亮丽的楼组居住环境,已然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楼道居民积极、主动配合楼组自治,社区里的“星级”楼组也如雨后春笋,整洁舒心的楼组居住环境随处可见。那么如何在“高原”之上建“高峰”?于是,在党总支引领下,通过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建议,社区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十佳”特色楼道评选。

“与星级楼组考核标准不同,‘十佳’特色楼道则更关注楼组内的文明建设,包括邻里亲情、邻里互助、和谐美好等软实力。”70号楼楼组长、楼组创评组组长薛以立告诉记者。

为此,楼组长们以身作则,上门关心、慰问楼内的高龄、独居、生病老人,为老人配药、购物,或者积极发挥楼道睦邻点作用,让退休老人走出家门,坐在一起看报、唠家常,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从而增进邻里的日常联系和情感。

久而久之,楼内的18户居民凝聚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楼组长也在全面掌握居民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后,逐渐成了居民的“身边人”“贴心人”“放心人”。

赋能社区治理,

成为民心工程现场的“急先锋”

“现在小区环境真得太好了,走进来感觉心情舒畅。”每每提及小区的环境面貌,在虹储小区居住20余年的薛以立,嘴角总会不自觉地弯出幸福的弧度。“我儿子结婚买房,对比了许多小区,最终还是选择虹储,觉得安心、舒服。”

小区最近一次的旧貌换新颜,还要从2021年启动的精品改造说起。

为了把这项民生实事做到居民的心坎上,作为社区治理中的“带头人”,楼组长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改造建设,把居民的需求、想法融入改造的方方面面。

“在工程启动会上,施工方、物业、居委会以及30余名楼组长、居民代表参与,将居民的意见建议化为‘施工图’。与此同时,大家还提议在精品小区改造中建立每周工程例会,形成会议纪要,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及时发布涉及居民利益的改造项目。”虹储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张逸庭告诉记者,而这些责任感满满的楼组长们,责无旁贷地走到了改造工程的第一线。

经过80余次精品小区改造工程例会,社区上下用“绣花针”的功夫,将民生实事项目的施工图转化为民生福祉实景图。

“大到外立面修缮颜色,小到路灯的灯光亮度,我们都听取了居民的意见,让每一处改造深入人心,而这也成为社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探索。”张逸庭表示,随着精品改造的竣工,居民间的凝聚力也与日俱增。

而社区里的另一件顶要紧的“大事”,便是关乎着老年居民出行的楼栋电梯加装。要推动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做实,楼组长就要兼顾到每一种声音。

比如小区的21号楼组。楼组共有18户居民,其中10户都是租户,也就是说,房东的加梯意愿关乎着楼内老人的幸福晚年生活。深谙此道的楼组长屈丽萍,便开启了不厌其烦地沟通协调。

当然,在做房东思想工作的同时,屈丽萍也认真倾听底楼住户的真实诉求。“为了让楼上的老邻居顺畅出行,底楼居民牺牲了自己的部分利益,所以我们更要将心比心,把加梯工作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屈丽萍说道。

当得知一楼一户居民窗前紧邻围墙的绿化带,因为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时不时引来小动物“光顾”,对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屈丽萍立刻将居民的诉求反馈给居委会。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将加梯工程与精品小区改造结合,对围墙进行粉刷,整治环境并种植了新的低矮植被,让居民推窗就能见美景。

楼组长作为居委和居民间的“中间人”“润滑剂”,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社区治理中,不断增进人民群众与社区的感情链接,让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上升。

后援力量注入,

成为社区发展“继承人”

说起虹储居民区,不得不提社区治理的“传家宝”——得益于老书记朱国萍的带领,党总支始终坚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跑遍每家每户,主动开展需求征询,形成了百姓有问题党总支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回应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社区的“四心”工作经验、“五必做”工作制度和六项工作方法。

就拿“五必做”中的户籍变动情况必问来说,对于虹储这样的老小区而言,面临着小区租户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及时、准确掌握人口信息关乎着社区安全。

“很多时候,楼组长比我们先一步了解楼内人员的变动情况,便会及时告知,便于我们第一时间上门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张逸庭说道。

默契的配合,让居民区实现对社区实情“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对社区居民“提名知事、提事知人、提人知情”的目标。 

在职党员楼组长为老年居民贴对联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越来越多年纪轻、素质高、有公益心、有责任心的年轻党员成为社区微网格员、第二楼组长。他们不仅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成为楼组长身后强有力的补充力量。

近来,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居民区积极发挥新老党员楼组长在“四百”大走访中的作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与居委会干部一起入户走访高龄老人、困难群体,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实践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年轻人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作为社区里的后继力量,他们配合楼组长倾听居民诉求,处理楼内民需,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同时,团结凝聚邻里,无缝交流沟通,传递社区正能量,让虹储的优良传统在社区中不断传承。”说起社区的未来发展,张逸庭信心满满。


部分图片由虹储小区提供

撰稿/摄影:朱文轩

编辑:李冰倩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相关阅读

  • 敲敲门,问声好!高台有一群“敲门嫂”

  • “咚咚咚……”“大爷,您好,最近身体情况怎么样?”“大妈,最近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阿姨,家里用电用火都要注意安全。”在高台县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每天主动敲敲辖区空巢、独
  • 社区举办红歌会 歌声嘹亮唱心声

  • “引领党员群众唱响红色歌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11月18日,中共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新城社区委员会联合新城社区职工驿站在锦官苑广场举办“铭党恩 颂党情 跟党
  • 延吉市水务集团防冻宣传进社区

  • 为提高广大居民对用水设施的防冻意识,避免供水设施损坏,连日来,延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走进延吉市部分街道社区,开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冬季防冻宣传活动。
  • 仁和供电公司:支部联姻助乡村振兴再提升

  • 近年来,仁和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关于助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活动,形成了具有电网特色、可复制、可推动
  • 医保激费网格员来助力

  • 2024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开始缴纳了,部分居民不会用手机操作缴费,网格员指导缴费或代缴。”王哥庄街道网格员们李岩、孙凯、姜晶晶、张茹、顾爱娜、李娟、曲惠君、刘萌萌、
  • “连心小屋”解难题 “连片管理”获赞誉

  • 【社区档案】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街道校园社区居委会位于合作路496号,所辖17个楼院51栋住宅楼2221户,总人口4010人。近年来,社区党委构建了以网格化为基础的区域化社区党建工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长宁这个老小区成为“金牌小区”

  •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已经融入虹桥街道各居民区的社区治理“最末梢” 。在虹储小区,通过融汇民情、融合民智、融解难题,居民区营造了“人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