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备受青睐!茶果子首次亮相硒博会

日期: 来源:利川融媒收集编辑:利川融媒

在利川红产业集团精装馆门口,一颗颗精美小巧的“茶果子”被有序地摆放在展台上,吸引了客商和市民的目光,中国传统美食和非遗文化的魅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茶果子造型别致,有桃花、莲蓬、银杏……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果子制作手艺人陈芳介绍,茶果子的造型有上千种,灵感来源于二十四节气,根据不同季节做相应造型,除此之外,还会做小动物造型,茶果子制作原料为白芸豆粉和糯米粉,色彩用果蔬粉点缀。

茶果子,又叫唐果子,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始于唐朝的茶文化繁盛时期,是茶宴中佐茶而食的糕点,其制作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据《中国面点史》记载,于饮茶之风普及全国的唐代开始,出现了一边饮茶一边吃茶点(面点)的习俗。茶果子的风雅,是将四季更迭、万物生长、风花雪月的浪漫都凝练在小小的点心里,在果子上描绘出花鸟、风月,不仅美味,还能怡情。茶道的仪式感,茶果子的精粹感,从手心慢慢捧出来,高颜值与好味道同在,成就了品茶独特的格调。

今年9月,茶果子制作工艺已申请利川市非遗项目,茶果子非遗文化传播者邓波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陈芳想通过传承茶果子制作手工艺,让非遗文化得到弘扬,同时,也希望助力“利川红”的发展。

“短短两个小时,就已经有20多位茶艺师和茶企人员来咨询,想学习这门技艺,为了促进当地茶产业发展,在恩施地区我们免费教学。”邓波说。“我们有茶叶、茶馆、茶艺,唯独没有茶点,我觉得茶果子很新颖,不仅为茶艺提升了一个档次,也丰富了我们的茶文化。”恩施制茶师梅娇由衷说道,她已报名免费学习茶果子制作工艺。“我也非常想学习茶果子非遗文化,结合茶文化,弘扬非遗文化,也是给利川红茶文化的一个点睛之笔。”利川红产业集团品牌部副部长徐潇潇说。

邓波谈到,下一步,他们将不断创新,将茶果子做成硒果子,做成利川红、恩施玉露的味道,做成符合本地文化的样式,不断为恩施地区的茶产业添彩。

作者:谭卓瑶、谭小兵

编辑:周青帝

来源:利川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 增殖放流5000余尾鲢鱼苗 利川市检法巡查护生态

  • 深秋时节,利川市福宝山水库,碧玉般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在利川市检察院检察官、市人民法院法官及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见证下,5000余尾规格在10cm以上的鲢鱼苗被放流到水库中,以
  • 2023年恩施州中医经典大赛在利川举办

  • 10月26日至27日,由州卫健委主办、利川市卫健局指导、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承办的“2023年恩施州中医经典大赛”在利川市民族中医院举办。来自恩施州民族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
  • 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开展文艺宣讲

  • 一直以来,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行业职能,组建4支共100余人的文艺宣讲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文旅服务“最后一公里”。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利川市
  • 2023年利川旅游从业人员研学旅行培训开班

  • 10月27日上午,利川市 2023年旅游从业人员及研学指导师培训开班仪式在开元酒店三楼会议室举行。图为培训班现场该培训班旨在提高利川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与水平,加强旅游从
  • 利川:“检察蓝”助力唤醒清江文化记忆

  • 湖北省利川市在古代曾作为巴国腹地,长期属于少数民族集居区。夷水(即清江)横贯而过,哺育了世世代代土苗儿女,被称为“土家人的母亲河”。利川大地上,千年土苗文化熠熠生辉,现有国家
  • 利川市开展国有林场10月“比学赶超”现场拉练

  • 10月30日,利川市林业系统在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国有林场10月“比学赶超”活动拉练会,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专业能力、激活国有林场绿色发展动力。利川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备受青睐!茶果子首次亮相硒博会

  • 在利川红产业集团精装馆门口,一颗颗精美小巧的“茶果子”被有序地摆放在展台上,吸引了客商和市民的目光,中国传统美食和非遗文化的魅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茶果子造型别致,有
  • 双流黄龙溪收费站正式通车

  • 11月1日上午11:00,蜀道集团成渝公司所属蓉城二绕公司运营的双流黄龙溪收费站开通运营,标志着剑南大道和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正式打通,缓解了“成都第二纵轴”剑南大道通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