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法治日报】 安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

日期: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收集编辑:安徽省司法厅

因侄子擅自把老宅转让,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巷联村的郑大爷气得找到镇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要求“主持公道”。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才轻触几下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机的电子屏幕,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主要对房屋使用权转让有争议,调解员引导我们在机器上输入相关情况,很快就自动生成了法律咨询意见书。”看到意见书上的详细分析,郑大爷和侄子算清了“法律账”,问题迎刃而解。

指尖咨询、一键解答,打开了法律服务供给新方式。近年来,安徽省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加速迈进,真正做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让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推进资源配置均等化

 “他们很认真地查看了事故责任书、病历、住院发票等材料,还多次上门给我们分析情况。”说起最近的一次调解经历,宿州市砀山县李庄镇汪阁村村民胡某给予好评。

胡某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与肇事方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网格员掌握这一情况后,及时反映给了汪阁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了胡某与肇事方,多次“登门拜访”展开调解,最终促使他们达成和解。

随着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变得越来越便捷。近年来,安徽省充分挖掘法律服务资源潜力,均衡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摸底,结合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532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1.7万个,实现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居)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通过“一竿子插到底”,疏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毛细血管”,让群众就近获得法律服务。

同时,安徽省还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地方标准,推动全省1.76万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推进各级调解中心、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鼓励“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等参与人民调解,推动“综合性”“一站式”大调解平台建设,共建立市、县级人民调解中心107个。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年调解纠纷55.5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6%。

加快平台建设一体化

 “工伤赔偿要如何计算”“被拖欠工资要怎么办”……在黄山市黄山区,群众遇到法律问题,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找“黄小司”在线解答,还可以让它“牵线”办公证、找律师,提供多种专业服务。

 “‘黄小司’是我们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山区’样板的重要平台载体。”黄山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皖南山区地广人稀、人员分散,该局确立了“线下不足、线上补”的公共法律服务思路,推出了公共法律服务终端“黄小司”并上线运行小程序,依托“12348”安徽法网和热线两大平台,整合共享优质的法律服务产品,一体化链接权威普法网站,重点解决婚姻家庭、劳动纠纷、农业农村等七大类16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促使公共法律服务扫码可得、多端互联、多屏共享。

整合多重资源于一身的“黄小司”,也是安徽“三台融合”的实践成果之一。安徽省实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体建设,在铺开实体平台的同时,优化12348热线运营服务,推进“双号并行”工作,实现与“12345”热线、“110”报警电话的联动转接,年话务量达75.8万通。升级安徽法律服务网,建立店铺3666家,发布法律服务产品2.2万件。全省124个政府官网、124个电子政务网以及“皖事通”App等嵌入法网链接,公众可在线咨询法律服务、申请办理法律服务事项。

安徽省坚持将网络、热线和实体“三大平台”深度融合,以安徽法律服务网为科技支撑,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机构,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全时空配置能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机构衔接流转机制,构建“综合受理、实时感知、精准配置、智能分析”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运行管理平台,集受理、指派、转办、督办、查询、投诉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大平台共享、大系统统筹、大数据联治的综合应用,让公共法律服务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促进法治宣传多样化

 “夫妻签订忠诚协议原则有效,但要是过于严苛比如要求净身出户、巨额精神赔偿等可能导致无效……”3月8日上午10点,在“阜阳普法”的抖音直播间里,高文侠律师就“法律为婚姻家庭保驾护航”开设“小课堂”。

这已是阜阳市司法局开办的第28场“云课堂”直播活动。自2021年5月28日起,该局推出了全省首个定期新媒体普法栏目——“18”法治云课堂,原则上在每月的18日邀请法学专家、律师等担任“主播”,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以直播的形式开展专题讲座、以案释法,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

为拓宽群众学法用法渠道,安徽省持续强化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创作了合肥“折子戏”、安庆“黄梅戏”、池州罗城民歌和“青阳腔”等一大批法治宣传作品,形成淮南“豆娃说法”、淮北市“茶馆普法”等地方特色普法品牌。全省共建有829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2395个法治公园(广场、长廊),成立群众性法治文化团体852个,每年组织开展法治文化活动5000余次。在1.7万余所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法治副校长,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350个,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万余场次,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安徽省坚持高位谋划、合力推进,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把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工作落实。

安徽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转变理念、改革创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坚实有力,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稿件来源:2023年3月30日法治日报


相关阅读

  • 榆树法院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 为进一步加强法院与学校的联动,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学生法治意识,营造和谐平安的校园氛围。3月27日晚8点,榆树市人民法院市区人民法庭法官李百玲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
  • 合肥瑶海区:讲卫生 爱健康

  • 2023年4月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保利熙悦府幼儿园,医务人员正在教授小朋友七步洗手法。“世界卫生日”到来之际,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教体局联合区卫健委开展“讲卫生、爱健康”主题
  • 向校园欺凌说“不” 郑州市金水区普法入校园

  • 大象新闻记者 王韶卿 通讯员 张靓娴 “什么是校园欺凌?你遇到过校园欺凌吗?你是怎么做的呢?”。4月4日,郑州市金水区司法局文化路司法所联合大沧海律师事务所到金水区农科路小
  • “三化”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 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主题活动,全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四川省苍溪县始终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大力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 高邮市检察院:以案促治助力服装行业创新发展

  • “目前消费复苏,产业回暖,全市服装企业都在铆足干劲抢市场、赶订单。检察院的安排很贴心,不仅将法治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更是送到了我们‘心坎上’。”近日,高邮市检察院“驿
  • 【红笔热评】传统祭扫不可一概否定

  • 清明将至,各地祭扫高峰陆续到来。今年清明节是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后的首个祭扫假期,与往年相比,祭扫高峰期有所提前,人流量也有明显增长。此外,一些新型的祭扫方式也越发受到认可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凝聚社区力量,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 为全力以赴做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文明素养,花园路街道北太平庄路社区召开“两委一站”会议,部署创城工作。北太平庄路社区严格对照指标要求,对辖区内
  • 长沙县入选2022年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 ◎星沙时报记者 彭元璟4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在北京发布,长沙县成功入选2022年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净增市场主体2.7万户,总量超过19万户;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