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齐鲁工匠︱田纪友:瓷上水墨 动彩传情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杨秋云

他潜心研究创作的“瓷上水墨动彩新技法”,把中国画的大写意技法运用到陶瓷上,让水墨利用瓷板的流动性“流淌”出最动情的艺术精品。“齐鲁工匠”田纪友也因此成为瓷板画界当之无愧的代表性人物。

“太震撼了,很难想象这是画在陶瓷上的山水画……”田纪友的作品自成体系,画山画水惟妙惟肖,上颜上色淡雅脱俗。仔细观摩他的每一幅作品,花瓣落地似有声,溪水潺潺似有声,山泉相映似有声……田纪友用瓷板画诠释了于无声处的最大意境。田纪友不断创新,并逐渐探索出自己的艺术风格:“瓷上水墨动彩新技法”,这一技法不但将宣纸上水墨丹青的味道完美保留,更通过洁白、异形、光滑的陶瓷反衬出绿水青山的强烈视觉冲击,解决了因为瓷釉光滑和不吸水的特性而难以在陶瓷上运用泼墨写意表现手法的难题,使在陶瓷上创作的水墨画气韵流畅,层次分明,更加自然生动有力。

田纪友胆大心细,将绘画、设计、釉料反应、烧制等工艺环节完美嫁接,创作出一幅幅传奇之作。《彩绘瓷板“山水画”》获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和山东省青年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一等奖;瓷板画《水墨情》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釉上彩《春夏秋冬》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雁栖湖畔再次成为世界焦点。殊不知,雁栖湖畔雁栖塔上惊艳宾朋的六幅巨型壁画就出自田纪友之手,他用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在瓷板上形象地再现雁栖湖六景,让中国陶瓷彩绘艺术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大放异彩,开创了大型瓷板画的先河,在业内引起轰动,同时使大众对陶瓷彩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认可,大幅度提高了陶瓷彩绘的影响力。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陶瓷绘画这一艺术形式,田纪友不断创新自己的作品风格,先后创作了表现红色文化的作品《沂蒙丰碑 生生不息》,展现山东风貌的作品《泰山风光》,为中国第一个丰收节创造的作品《秋耀金华》,展现了鲜明的陶瓷艺术特色。

今天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田纪友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研究和创新陶瓷艺术上。他说:“陶瓷艺术的创新不能停,但创新的灵感来自哪里?来自生活,我逛超市、商场,看到美丽图案或不同形状的器形,就想它能不能表现在瓷板画上,这些生活情趣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想象空间。”

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使田纪友不断迈向创作的新高峰,并在淄博陶瓷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阅读

  • 张志勇:以美育人 以美化人 以美培元

  • 【代表委员手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美育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
  • 太康:街头“小物件” 彰显文化大魅力

  • 街角的一组雕塑,路边的一块石头,不仅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市民提供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而且让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育。这些看似普通的“小物件”,却彰显着浓浓的文化魅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齐鲁工匠︱田纪友:瓷上水墨 动彩传情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杨秋云他潜心研究创作的“瓷上水墨动彩新技法”,把中国画的大写意技法运用到陶瓷上,让水墨利用瓷板的流动性“流淌”出最动情的艺术精品。
  • 易小荷:书写《盐镇》,为小镇女性作传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黄婷 提起“小镇女性”,很多人可能觉得她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她们从少女成为妻子和母亲,带大自己的孩子,又带大孙辈,
  • 武夷山:电网新技术 守护好生态

  • 日前,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收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表示,今年以来,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中,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国家公园管理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