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建院90周年】人文省中医 | 我们要更加坚强,也要更加柔软

日期: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收集编辑:广东省中医院

     开栏语    

一封信,一个故事,一段情,讲述不一样的医患故事。用我们放心、顺心、贴心、动心的服务,抚慰病痛,燃点希望。人文省中医,为您的生命与心灵护航。

在广东省中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医院医务工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书写下医患双方携手维护生命、彼此用心、双向治愈的故事,汇集成这本《大医精诚 大爱无声——广东省中医院医患故事集》。

这些展示着医患本源、携手相助、知遇感恩的医学人文故事,将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架设起医患和谐的桥梁,谱写“大医精诚”的新篇章!

ICU,是一个普通人听到就会觉得恐慌的地方,这里日夜上演着生与死的缠斗,却也见证了爱与感动、坚持与希望。

19岁小伙子中毒,深夜紧急会诊 

“叮叮叮,叮叮叮”,夜深了,ICU内仍灯火通明,仪器声、电话声、医护人员忙碌的脚步声,谱写了夜晚的交响曲。我接起电话,电话那边的急诊科医师语气急迫:“今晚的值班医师在吗?急诊科请紧急会诊。” 

“好的,在哪个诊室,我马上过去。” 

“内科抢救室。” 

我不敢耽误,立马赶往急诊。 

“病人情况怎么样?” 

“是一个19岁的男性学生,他朋友打120送过来的,情况很差,明明血气氧分压很高,却全身皮肤黏膜发绀,神志情况很差,深昏迷,外周血氧饱和度也非常低。” 

我一听,立马要求复查血气。复查结果与上一次类似,但血气结果中有一个异常高的铁血红蛋白指标引起了我的注意,可能是强氧化性物质引起的中毒! 

病人是不是食物中毒,有没有自杀倾向,感情状况怎么样,有没有家庭矛盾……这些问题一下子涌现在我的脑海。但这些可以稍后再了解,当务之急是救命。

这时病人已经出现血氧进行性下降,发绀加重,随时可能心脏停搏。“立刻准备气管插管。”开放气道以维持住患者的生命体征,此时已经刻不容缓。我熟练地使用着喉镜,不到2分钟,成功置入了气管插管,但是情况仍不容乐观,插管成功后其血氧依旧难以维持,患者仍在死亡线上徘徊。

我询问患者同行人员:“能联系到患者家属吗?可以将他服用了什么告诉我们吗?”同行人迟疑着透露患者之前在网上购买过亚硝酸盐。

我一刻也不敢懈怠,立刻下医嘱——美兰静推,洗胃,准备转ICU。

经过处理,他的发绀明显好转,但是神志仍昏迷,不排除缺血缺氧脑病。此时患者家属终于赶到。

在把病人转入ICU的路上,家属:“医生,请你一定要救救他!”

我:“我会的,他还那么年轻,未来很长,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他。”生命所系,健康所托。我始终践行着这句话,牢记着在初入医学殿堂时的宣誓。

ICU里又是一轮忙碌,把昏迷中的小伙子安置了下来。

片刻宁静,倒杯咖啡,舒缓一下,把整个身体窝进座椅里,看一眼监护台,没有跳动的警报颜色和数字,此时已是凌晨3点,我长舒一口气,然后根据监护台的数据,开始书写抢救记录……刚刚所经历的,只是我与众多ICU工作者在深夜寻常的一幕。

多一些温度,少一点遗憾

一日,十二时辰;一年,四季更迭。日夜无眠,分秒备战,这就是考验每家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铁军团队——重症监护室(ICU)。

因为救治环境需要,ICU的患者家属是不能在床边陪伴的。每天下午4点,在ICU的门前,总是挤满了患者家属,有的形单影只,有的成群结队,他们或面无表情地呆坐着,或把头埋没在双掌之间,或满脸焦急地等着医生谈话,或蜂拥围住刚与医生谈完话的家人,询问患者的最新情况。

今天,19床小林的家属也同样在门外守候着。与此同时,门内,小林仍昏迷躺着,枕旁的手机不断播放着父母呼唤他的录音。患者在生死之间挣扎,家属在未知的焦灼中等待。

作为ICU医务人员,见证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故事,也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给予患者和家属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了帮助患者和家属增加沟通和联系,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医护人员用叙事的文字为ICU患者记录每天的病情变化,设置书信流动站,鼓励家属手写信等方式让患者和家属在这生命之墙的内外传递更多的互动和关怀。

当ICU患者需要送去CT、MR检查或转科的时候,家属需要在场陪护,这成为家属和患者可以“亲密接触”的短暂时间。几乎每一次我带他们去检查时,都能看到家属对患者深情的呼唤,他们紧握着患者的手,告诉他“不要担心家里”,告诉他“要坚强,家人都在等着他”,他们不断抚摸着患者的脸,并悄悄擦去自己眼角滑下的泪。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路程可以延长一点,给他们更多相处的时间。因为有些时候,那段路便是最后一面。生命的无常让人无奈和叹息,许多曾经的来日方长,最后竟追悔莫及。

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压氧治疗,小林终于睁开了双眼,转回了普通病房,虽然接下来还有很长的康复之路要走。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是医者的常态,每天直面生死,我们要更加坚强,却也更需要柔软。因为只有这样,在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面前,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患者情感的需要,让医患关系更多一点温度,让家属和患者更少一点遗憾。医学需要温度,需要人情冷暖,爱,是世界上伟大的力量。

作者:张俭,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相关阅读

  • 冬季寒冷,糖友需要“警惕”这个病!

  • 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11月14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在医院办公楼二楼多功能厅举办大型
  • 锦旗 | 让医学有温度,让患者生希望

  • 走在医院病房的走廊里,最引人注目、最吸引人的是那层层叠叠挂满墙壁的一面面绚丽锦旗,鲜红的颜色、烫金的大字、金黄的流苏,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暖人的医患故事,或激荡或平
  • 单县:“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

  • 今年以来,单县卫生健康系统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无小事理念,聚焦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关心的看病不方便、服务态度差、就诊环境差等问题,靶向聚焦,精准施策,以服务的“小切口”,撬动看病
  • 预防糖尿病,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 2023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也称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近日,记者采访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长梅,为市民全面解析糖尿病的预防诊
  • 男子突发心梗倒地,民警紧急救助送医

  •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李俊洋 朱玲玲“太感谢了,你们是人民的好警察!”11月13日,江先生紧握湖北枣阳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的手,感谢其及时救助突发心梗的父亲。救助现场(通
  • 成都市四医院:党建引领,挖掘出医院发展潜能

  • 今年5月,广东省精神卫生机构组建了一个代表团来到成都,他们参观了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九江院区后,对该院的环境、理念和治疗特色大为惊叹,“作为一个西部省会城市,他们打造了先进
  • 世界糖尿病日:当心因“糖”失“足”

  • 今年11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呼吁广大群众了解糖尿病的风险,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预防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当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小铅笔变身美妆笔 浙江庆元开拓制笔产业转型之路

  • 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中国铅笔生产基地(庆元)区域品牌,引领庆元铅笔产业向美术画材、美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庆元打造“中国眉笔之乡”和“世界铅
  • 澎湃江汉 | 他们挚爱医学,守护人民健康

  •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刘进 易俊日前,江汉大学医学部夏亦元教授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基础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江汉大学医学部加强科学实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