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极端天气下电力紧缺,四川应如何破局?

日期: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收集编辑:成都日报锦观

去年,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电力供需矛盾,四川省出现了历史同期最高温度、最少降水量、最大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局面,电力保供面临了一次严峻挑战。那么在今年这种情况是否仍将持续?如何增强电力系统应对极端气象条件的能力?面临电力紧缺压力,四川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2日下午,一场关于能源电力的“高峰对话”在兴隆湖畔举行,或许在对话中可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此次“高峰对话”邀请了全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院士专家齐聚蓉城,以“极端气象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为专题,探讨在科学有序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如何增强电力系统应对极端气候条件的能力,为四川电力保供“把脉问诊”,进行了一场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思想碰撞”。

看趋势——

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今夏四川电力保供形势依旧严峻

能源电力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那么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如何?

“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分析表明: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50%,2035年风光装机量超过总装机容量的50%;2030—2035年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2045—2050年间风光发电量超过总发电电量50%。”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在主旨报告中用一组数据,从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目标和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出发,分析了我国新型能源电力系统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能源电力系统碳排放总量、能源电力系统效率、电能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五项核心指标。

“数据表明,到2035年,基本能够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到2035年达到25%的比重,将削弱煤电的主体地位。”周孝信总结道,充分挖掘存量煤电剩余资产,合力推进传统煤电升级改造及有序退役,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意义重大。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主要以非化石能源作为供给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在未来较长的时期里成为实现能源电力转型的主攻方向。作为清洁能源大省的四川,想要构建好新型电力系统,做好应对电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事先准备,还得依靠精准的汛期气候趋势预测。

主要从事太阳能资源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气象服务的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科学主任申彦波以2022年极端天气气候对部分地区非化石能源供给产生的影响为例,说明了天气变化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并就2023年全国及四川的汛期气候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

今年四川还会出现像去年一样的高温缺水情况吗?申彦波的答案是,“有所缓解,但电力保供依然面临不小挑战。”他分析道,四川虽然较2022年有所缓解,但降水分布不均匀,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较常年来看,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总体保供形势不容乐观。

申彦波提到,新型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用电等各个关键环节都跟天气气候有着密切相关。“从发电端来说,不管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它对天气变化都是高度敏感的。从输电来说,电网的输电线路、油气管道等都对灾害性天气高度敏感,极端高温和持续性高温对于用电负荷影响是非常大的。”申彦波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应该及时精准地关注天气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趋势预测。

探方案——

“双轮驱动”走上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电力保供需关键技术强支撑

极端天气发生频度增加,如果再遇到缺水缺电怎么办?如何让生活少受点儿影响、生产少一点损失?“经过去年高温限电,四川从整个电力行业到整个社会面都在积极地寻求一些新的解决方案,以长久有效的角度来讲,就是一句话,我们首先要身强体壮,才真正具备抗灾能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告诉记者。

四川要想“身体强壮”,新型能源体系高质量建设的同时,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电力紧缺的技术解决方案也要加速应用落地。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执行董事王永平在题为《四川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响应探索》的主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四川省能源发展相关部署和四川能源消费基本情况。他提到,四川虽作为清洁能源大省,但要想使新能源实现高比例电力消纳,提高新能源的电力贡献比例,四川必须走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王永平看来,四川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要多元硬发展和智慧软实力“双轮驱动”。他认为,依托资源禀赋,统筹推进清洁能源多元化高质量发展与坚持源网提档升级实现“多源”互济将为“后轮”提供强而有力的驱动力,而源网智慧融合与统一新型电力市场建设则为“前轮”提供方向控制。

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同样也需要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有效支撑,这场“高峰对话”也针对四川以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了智力支撑。

“围绕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保供应、保安全、促消纳’的本质,就是针对新能源的时间尺度波动匹配相应时间尺度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中国电科院首席技术专家惠东分析道,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和主动支撑资源的充裕度,是应对我国能源转型,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有效方式。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需要用高比例灵活资源布局来应对。

惠东认为,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调节需要储能系统的应用。他进一步解释道,结合新型电力系统潜在应用需求,从未来10年来看,能够较好地适应电力系统多种应用场景,具备规模化集成应用能力,且安全性可控的新型储能技术主要有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及非补燃先进压缩空气储能。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优化,鲁宗相也提出了他的看法。“风/光发电具有强波动性,未来系统面临‘保供电’和‘保消纳’的双重挑战。”他分析道,新能源占比逐渐提升的电力系统面临着巨大的灵活性挑战。在主旨报告中,鲁宗相从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技术和源网协同优化运行技术两方面,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围绕电力气象体系、源网协同保供、负荷激励政策提出了详细建议。

“四川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由盆地向高原跨越,伴随海拔的不断攀升,输电通道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西南科技大学校长黄琦以《高原陡峭山区大容量隧道输电关键技术》为题,指出探索大容量隧道输电关键技术是当前青藏高原清洁能源开发急迫需要解决的科技难题。他详细介绍了相关项目研究进展,强调了项目研究成果对未来青藏高原及周缘大规模清洁能源资源可靠外送与消纳的重要意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图据 主办方


相关阅读

  • 本周日,温州市新能源学院将正式挂牌成立

  • 潮新闻 记者 叶小西 通讯员 刘彩玲6月13日下午,潮新闻记者从温州市新能源学院挂牌成立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由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安防学院”)与温州市经信局共建的“
  • 您好,“能碳管家”!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促进企业和社会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双碳”,目前正在召开的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
  •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0.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7.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
  • 晋控电力:力保全省人民安全用电清凉度夏

  • 临汾热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对重点区域内防汛物资质量进行仔细检查。王杏暖 摄“请各组人员带上通讯装备,按照责任分工,立刻投入抢险救援工作!”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抢险救援人员迅
  • 春晖能源闯关主板上市,拟募资6.91亿元

  • 2023年6月12日,浙江春晖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春晖能源”)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6.91亿元。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春晖能源是一家集垃圾、污泥、生物质等固体废物
  • 内蒙古自治区:从“挖煤、卖煤”到发展新能源

  •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陈铮在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全球走进绿色低碳时代,如何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内蒙古和其他产煤省市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
  •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 汽修技师纷纷报考电工证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 实习生 吴璐瑶从业16年的汽修技师李鹏,已经达到途虎养车门店技术主管级别,却依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去年,他考取了电工证,以此迎接新能源车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极端天气下电力紧缺,四川应如何破局?

  • 去年,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电力供需矛盾,四川省出现了历史同期最高温度、最少降水量、最大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局面,电力保供面临了一次严峻挑战。那么在今年这种情况是否仍将
  • 普陀居民区依托“党建+”,高效服务老龄化小区

  • 近年来,真如镇街道“真如意·靠谱党建联盟”积极搭建党建共建平台,充分链接辖区企业、机关、驻区单位等多方力量,推动居民区与共建单位形成“组织互联、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