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风雅桐乡的基层德治经

日期: 来源:浙江之声收集编辑:浙江之声

浙江之声记者王晓玲,通讯员李思雨报道:

 

德不孤,必有邻。近年来,桐乡市坚持基层德治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锻造“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的三把钥匙,形成道德实践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新模式,解锁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崭新局面。

“多亏了村里的红娘舅帮我解开了我跟弟弟之间的‘心结’,在村口这棵大树下,一起在板凳上聊天,把话说开了,其实就是大事化小,小事花了了。”6月,桐乡市屠甸镇荣星村村民孙岳青在镇里红娘舅一番调解后,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开来。

 

原来,前不久,孙大爷的母亲离世,弟弟办理了母亲的身后事,并没有多少交代解释,弟弟就给孙大爷打了1000元,孙大爷心里纳闷,到底母亲的丧葬费到底有多少,却也不好意思为了钱的事说开,心结就此结下。几天辗转后,孙大爷还是决定找到村里的红娘舅周杏康诉苦。周杏康了解情况后,马上到村上帮孙大爷查看了相关记录,并把记录耐心跟孙大爷解释。孙大爷母亲的丧葬费确实是2000元,弟弟做的很公平,只是处理方式欠妥了一些。调解之下,兄弟两重归于好。

 

桐乡市屠甸“红娘舅”是由本地威望高、口碑好的党员志愿者组成,利用业余时间不急名利,义务调解村民间矛盾纠纷。桐乡屠甸镇有“红娘舅”、梧桐街道有“红管家”、乌镇有“乌镇管家”……在桐乡,一支由普通热心群众和党员一起组成的调解队伍正在基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遇到事情就会迅速集结,甚至穿上印有统一logo的马甲背心,整齐划一,走街串巷,解纷争、捡垃圾、疏交通、报险情,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2013年,桐乡开始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尤其是注重“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先导和教化作用。其间,桐乡市率先开展建设试点,在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成立了第一个村级道德评判团,村民参与村庄治理、评判事情好坏的同时,道德素质也跟着“水涨船高”。随着试点的不断整合,桐乡形成了“一约两会三团”为重点的三治融合创新载体。“一约”即村规民约,“两会”即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三团”即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为真正贯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桐乡全力锻造“以评立德”的金钥匙,最终构建起了基层村社的道德共同体。

文化虽然无形,却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在桐乡市基层,以文养德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让基层更和谐。

 

走进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故乡石门镇墅丰村,这里随处可见丰子恺的漫画元素,既有子恺画校、青少年实训基地等众创空间,也有“正直为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等“子恺家训”的宣传语。不只于一个村,如今的“子恺文化”已辐射全市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和社区村落,涵养着桐乡人的精神家园。深挖桐乡文化富矿,茅盾、钱君匋等文化名人,沈泽民、张琴秋等红色人物的故事和品德,如今正通过理论宣讲、剧目演出、红色作品创作推广等方式,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价值和人文特质。

 

截至目前,桐乡市已产生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13人,省级道德模范5人,各级道德模范、好人554人,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了“人人争做正能量发光体”的群体共识。

越过桐乡植物园的花花草草,视线落至园内北侧的桐乡道德馆,历代先贤、道德模范、浙江骄傲等板块,时常能让市民驻足细览。“身边的榜样,会有更强的感染力。”日前,家住附近的沈强带着读小学的儿子来此参观,这里的图片、影音和文献资料,仿佛自带向上向善的吸引力。馆外的德孝文化主题公园,则首创环境艺术、公共艺术等创作手法,设置的12组雕塑小品,无缝植入德孝文化元素,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成为老百姓拍照打卡的热门点位。

 

群众在哪里,桐乡的基层阵地就像阳光雨露般滋养到哪里。近年来,桐乡市着力连点成线,接线成面,已陆续建成市道德馆及德孝主题公园、村级道德馆、伯鸿城市书房、乡村书屋等基层阵地,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依托文化礼堂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桐乡织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阵地网络,已建立文明实践阵地1200余个、示范线路15条,每年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8000余场,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

如何让基层德治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桐乡探索出了一套“以规促德”的新经验。时至6月,又到槜李成熟时。位于梧桐街道桃园村的千亩槜李基地,果子渐渐成熟,散发出阵阵浓郁香味。望着收获在即的槜李,种植户老沈再次想起因扩大种植面积而资金吃紧的窘境。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信誉也能成为“抵押物”,及时获得了桐乡市农商银行的20万元贷款支持。

 

老沈盼来的这场及时雨,是桐乡近年来创新推出的“三治信农贷”产品。具体由道德评判团根据“六无三不准”标准和村规民约遵守情况,提出可授信群众建议名单,村(社区)党组织根据“一约两会三团”评议情况,核定授信名单及金额,由农商银行确定最终授信名单及额度,为农户提供实实在在的福利。

除了好信誉,好口碑、好家风都能成为“抵押物”。近年来,桐乡通过健全“德治物化”机制,将无形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有形的物质激励,还创新推出了“好家庭信用贷”“文明商户贷”等。目前,起源于桐乡市屠甸的“三治信农贷”已授信农户13.18万户,授信总额32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60亿元。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无楼道堆积、电动车是否乱停放……这段时间,梧桐街道城南村的房东们,在暗暗比拼各自房源的打分情况。分数越高,则表示房源环境越好,也越安全规范,自然更受租房客的欢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城南村属于征迁村,有大量出租房。以往村民习惯张贴纸质招租小广告,不仅不美观还收效有限。于是,村里联合专业公司,打造了一个供房东、租客免费查找、发布租房信息的线上平台,并将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办法融入房屋审核,网格员按照标准为房源打分。

运用“三治融合”积分管理模式,是桐乡创新德治建设载体的生动实践。为此,我市细化30余类加减分事项,建立一户一账,实行动态赋分,将积分评定灵活用于推优评先、集体股份分红、金融信贷、养老服务等数十项优先礼遇。

 

小小积分,实则展现的是桐乡“以规促德”的探索路径。以道德激励和约束机制,让传统美德深入人心。目前,桐乡市参加节俭办宴农户占办宴总户数的70.3%,农村宴席平均菜价下降40%,累计节省费用9000余万元。

如果说村规民约“约”出的是淳朴乡风,那么诚信建设的入规入约,则擦亮了“诚信桐乡”的品牌。桐乡市不仅在羊毛衫市场等专业市场建立诚信经营孵化基地,还评选诚信带头人、行业示范点、“星级文明商户”,培育诚信商圈、新邻有约、电商有信等诚信文化“一镇一品”,让诚信之光照亮桐乡大地。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桐乡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建设三管齐下,努力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现新飞跃。”桐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 “桂乡管家”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 咸宁日报记者 朱哲 通讯员 吴超志今年以来,咸安区委积极探索推行“桂乡管家”,目前已在153个村(社区)推选出“桂乡管家”1.4万余名,发现解决村(居)民关心关切问题800余件。一切为了
  • 咸宁城区17家基层医疗机构获静脉输液资质

  • 温泉城区民营医疗机构: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村卫生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市卫健委对温泉城区基层医疗机构静脉输液(抗菌药物)资质进行审核
  • 民进绵阳市委会召开内部监督工作座谈会

  •   近日,民进绵阳市委会召开内部监督工作座谈会。民进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张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绵阳市委会主委李京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会在绵班子成员、秘书长,内部
  • 您的需求,村居法官放在心上

  • 奋斗的样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福建省龙岩两级法院厚植红土情怀,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和才溪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风雅桐乡的基层德治经

  • 浙江之声记者王晓玲,通讯员李思雨报道: 德不孤,必有邻。近年来,桐乡市坚持基层德治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锻造“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的三把钥匙,形成道德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