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复旦大学:2024年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启动本科招生

日期: 来源:未来网高校收集编辑:未来网高校

  据复旦大学招办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该校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面向今年高考生启动本科招生。同时,相辉学堂启动招生,设“相辉计划”和“香农计划”,培养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和新工科拔尖人才。今年还新设4个“外语+计算机”双学士学位招生。招生专业方面,今年共安排46个招生专业(类),较2023年增加14个。回应新高考改革,对原大类招生试验班内专业进行重组。

  一、2024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或新变化?

  招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方面,高校要担当起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的责任,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今年1月,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复旦大学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分别是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工科试验班(集成电路领军人才班,本研贯通),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工科试验班(计算与智能领军人才班,本研贯通),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工科试验班(智慧医药与芯片领军人才班,本研贯通),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工科试验班(智能机器人领军人才班,本研贯通),面向今年高考生,启动本科招生。

  同时,相辉学堂也启动招生,内设“相辉计划”和“香农计划”,分别为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和新工科拔尖人才培养,学生可在本计划内自由分流。学校设立相辉学员荣誉制度,开辟从“相辉学员”到“相辉学者”科研培养路径;汇聚顶尖师资力量,实行“一生一导”“一生一策”,全程导师制、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在原有的3个双学士学位(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基础上,新设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外语+计算机”双学士学位招生。

  此外,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引领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力量,也将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进入所有复旦学子的学业体系。复旦拥有国内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同时与阿里云、上海临港集团合作融合上海乃至更大范围的算力优势资源,不断推进科学智能交叉研究及学科交叉融合。借此优势,学校计划将AI课程覆盖全体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覆盖全部专业,构建复旦特色的AI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让人工智能成为智慧动能,助力每一位复旦学子的个人成长,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让AI能力为学科赋能,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助力。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新苗。为尽可能早地发现、发掘那些在基础学科方面有天赋、有创造力、有潜能的高水平创新型“干细胞式”优秀学子,给他们兑现天赋的机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复旦继续推出多个拔尖班招生,包括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新闻学(望道新闻卓越班,本研贯通)、法学(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人才试验班,本研贯通)、金融学(FinTech全英文课程班)、经济学类(拔尖班)、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物理卢鹤绂班、核技术吴征铠班,本博贯通)等,在“夯实塔基”的基础上,“构筑塔尖”,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则是复旦的另一个答案。今年,复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本博贯通、本研贯通的选项。长学制项目的存在,减轻学业焦虑,心无旁骛以便走好学术之路;最自由的专业选择给学生更多尝试的机会,在入学一年后的分流阶段充分尊重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其中工科试验班类、经济学类(拔尖班)、经济管理试验班、相辉学堂等,可在招生专业(类)内自由分流,自然科学试验班(本博贯通)、技术科学试验班(交叉学科类)等按院系分流,可在院系内自由分流。

  二、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无增减?

  招办:总体而言,今年学校招生计划稳中有升,今年学校在大部分省份投放的高考统招计划数均有增加,学校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着力促进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优化生源结构,统筹考虑各地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和各专业就业情况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24年学校在各省(区、市)招生的专业、人数及有关要求,详见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室等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招办”)编印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

  三、2024年学校招生专业有无变化?具体是怎样的?

  招办:今年共安排46个招生专业(类),较2023年增加14个,给学生更多专业选择空间:增加了数个拔尖班招生(如光子计划院士班、望道新闻卓越班、经济学类拔尖班、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等),增加四大创新学院及相辉学堂招生。此外,为回应新高考改革,对原大类招生试验班内专业进行重组,如自然科学试验班(本博贯通)涵盖专业仅包括物理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内专业,技术科学试验班(交叉科学类)则包括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航空航天系、材料科学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开设的9个专业。

  具体以本年度招生专业(类)目录为准。

   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及优势学科。

  招办:(一)学校基本情况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全球声誉位居世界前50,位于中国内地前列;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有较高国际声誉,位居世界前100。学校共有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3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学校致力于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积极落实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综合影响力位居世界高校前列,并在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获得全球公认的突出性成就。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6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共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241.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44万平方米。(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0月)

  (二)优势学科

  整体优势

  复旦大学文社理工医五大领域协同发展,是全国仅有的五大学科门类皆进入QS排名前100的三所内地高校之一。科研成果和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为一流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流的学术实践机会。

  人文社科方面,大师云集、人文荟萃,拥有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十三五期间,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总计21项,位居全国第一,2016-202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总数全国第一,202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获全国第一,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三,论文著作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稳居首位,并连续两届获唯一的特等奖。

  理工科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5项,在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学校承担非定向项目16项,立项数居全国第一。2020年,复旦牵头获得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专用项目)1项。复旦大学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历史性突破,上海市也继2002年后、18 年来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目前,上海获此殊荣的高校仅复旦一所。建成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

  医科方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下简称“复旦上医”)拥有18家附属医院,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疾病,放射与治疗),3个国家医学中心(儿童医学,神经疾病,传染病),以及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附属中山、华山医院是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附属中山医院还是首批国家综合类医学中心建设单位,上海唯一。2022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学校2家综合性直属附属医院进入全国前十,22个专科进入“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榜”前五。复旦上医连续多年位列“医学界”中国最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排行榜第一,本科毕业生成为两院院士数量位列全国医学院校第一。

  复旦大学本科招生分为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两部分,分别编制计划和录取。本科学历、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统一为“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简称“复旦上医”)地处上海市徐汇区,2024年全新升级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成立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配备顶级名医指导学业。

  五、请介绍一下贵校本科特色培养情况。

  招办:2个计划

  相辉计划以理科试验班(相辉学堂相辉计划,本博贯通)进行招生,实行专业动态考核。入学一年后,满足要求的学生可自由分流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方向。相辉计划重点聚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香农计划以工科试验班(相辉学堂香农计划,本研贯通)进行招生。入选计划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自由分流进入四大创新学院。香农计划重点打造未来智能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高地。

  4个创新学院

  工科试验班(集成电路领军人才班,本研贯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刘明担任荣誉班主任,打造“一生一芯”计划。每位学生在本科阶段都将通过实践课程,参与到先进功能芯片的研制全过程,毕业时拥有一枚亲自自主设计完成的芯片。学生还可进入华虹集团、中芯国际等集成电路领军企业见习,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亲身体验集成电路的行业发展。

  工科试验班(计算与智能领军人才班,本研贯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试验场研究院院长邬江兴担任荣誉班主任。学生在一、二年级打牢公共核心课程基础后,自三年级起,可选择认知与行动、感知与语言、交互与安全等进阶方向课程群,全程可选择“智能+”的课程板块,形成“多入口、多出口”的培养路径。

  工科试验班(智慧医药与芯片领军人才班,本研贯通)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子电气工程院(IEEE)Fellow陈颉担任荣誉班主任。试验班实行医工导师制,每位学生从大一开始便由医院医生和企业导师指导,有计划地规划发展方向,有机会在顶尖医院和企业实习;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增加实验和编程等课程;开设生物医药数据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影像与芯片(芯片+生物影像)、生物医药传感技术(芯片+生物传感)三大方向,供学生进阶深度学习。

  工科试验班(智能机器人领军人才班)由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担任荣誉班主任。学院建有教育部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平台,拥有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科研的主要设备。学生可在复旦与头部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与科研,近距离观察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动态。学院“项目引导”培养模式,将提供从科创实践、项目孵化到推广应用的全过程教育,帮助学生跨越学科界限,提升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

  9个拔尖项目

  复旦数学在前三次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均名列全国前2,近2次获评A+,拥有国家首批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今年推出数学类(本博贯通),让有志于做数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得到最好的培养。

  自然科学试验班(本博贯通)含有物理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的6个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专业分流、院系内自由分流。培养为国担当,能承担科技创新、科教兴国重任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由10位左右院士搭配青年领军人才组成院士指导团队,由院士亲自遴选、亲自选题、亲自指导、亲自规划,培养信息科技领域工科领军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人才试验班,本研贯通)前两年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专业教育,二年级起进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配合研讨式教学、高挑战性课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物理卢鹤绂班、核技术吴征铠班,本博贯通)将由院士、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等高水平师资组建科研实践导师团队,实现一对一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构筑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

  新闻学(望道新闻卓越班,本研贯通)面对AI时代和国际传播大格局,培养国家需要的新闻传播复合型高端人才。采用全员导师制,遴选高水平专业和业界导师担任班导师,与主流媒体密切合作。

  法学(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依托教育部“复合型”“涉外型”两个基地,培养有深厚法学素养和国际法律实务能力的行业领袖;塑造能参与国际法治对话与合作的领军人才。

  金融学(FinTech全英文课程班)由最懂中国金融的国际化金融学院开设,国际顶级师资团队、全英文专业课程、多院系支持的学科交叉培养,造就具有前瞻性的高质量人才。

  经济学类(拔尖班)内含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拔尖项目)、经济学(国际项目UIPE)、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含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位项目)四个热门专业方向,均可自由分流。

  六、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招办:(一)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的录取程序:

  1.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省招办按学校在当地该批次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报考学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加分政策见第九条)进行投档,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省招办按学校在当地该批次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加分政策见第九条)进行投档,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20%。具体的投档比例由学校根据各省(区、市)实际生源情况确定。学校对内蒙古自治区投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即“分数清”)进行录取。

  2.对达到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无同分排序规则的批次参照所在省份本科普通批次的规定执行。

  3.对达到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且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调剂录取。专业调剂录取不跨招生类型、批次、科类、专业组进行。

  4.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可征集志愿;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省招办可补充投档非第一志愿考生(包括征集志愿)。若生源仍不足,学校可以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份安排录取。

  (二)各省(区、市)的具体录取规则和程序以省招办规定为准。

  (三)学校外语类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生源地省招办统一组织英语口试的,考生应参加并成绩合格。

  (四)鉴于专业培养的特殊性,高考统招批次(含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批次)俄语、朝鲜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入学后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

  以《复旦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说明为准。

  七、能否介绍一下学校往年录取分数情况。

  招办:学校每年都会在复旦大学招生网公布当年度分省录取分数,提供不同批次、不同专业组的录取分、中位分和最高分,供有需求的考生和家长参考。

  具体数据请参考复旦大学招生网——报考指南——录取分数,查看历年分省录取分数情况。

  八、对于高考改革省份新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您能否给考生一些报考建议。

  招办:对于高考改革省份,建议考生和家长要仔细查看各高校不同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如果不符合报考专业的选考要求,会直接影响录取。同时,建议考生在报考时更多地关注省内位次,而不只是关注分数。有意愿报考复旦大学的考生,出分后请第一时间与学校在各省的招生组取得联系,我们的招生教师都有多年招生录取经验,一定会给大家提供最耐心、细致、科学的志愿填报建议。

  5月底,我们已通过“复旦招生”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省招生组的联系方式。近期,我们也将陆续给出更多形式的各地招生组联系方式,请有需要的考生和家长们及时关注,及时沟通。

  九、学生入学以后,如果发现报考的专业不合适自己,是否有转专业的机会?请介绍一下转专业政策。

  招办:复旦大学转专业开放政策一直引领高校之先,积累了20余年的经验,一直以来,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复旦学子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特别的是,2022年起,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间转专业通道已双向打通。具体转专业规定可登录复旦大学教务处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网站,查看《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等文件。

  十、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有何特色?

  招办:复旦大学为本科生出国交流学习提供多种选择,个人访学、院系级交流项目、校际交流项目,构成了复旦大学三位一体的学生海外交流体系。

  目前,学校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大学和机构签订有交流合作协议,与200多所海外一流大学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院系层面本科国际合作双学位项目及交流项目近60个,涵盖专业也非常广泛。师生每年出国约8000人次,每年接受海外来访人员约5000人次,每年举办国际会议约100场。

  近年来,学校每年赴海外交流的本科生人数已经达到当届本科生招生人数的60%,将近半数以上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可以获得出国出境交流机会。交流足迹遍布5个大洲的国家和地区,交流项目覆盖美国芝加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院、德国洪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多所世界顶尖大学。

  除此之外,学校致力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与输送,实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国际组织开展实习生选派等合作对话,与一批国际组织达成专项实习合作。

  更多国际交流和国际组织实习信息可参见复旦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页(ogp.fudan.edu.cn),复旦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career.fudan.edu.cn)。

  十一、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金政策。

  招办:学校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提供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应急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医疗帮困等方式的经济资助,并通过学业促进、社会实践、心理支持、创新创业等平台,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同时,学校开设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

  具体而言,复旦大学为倡导良好的学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设立各类校级奖学金约50项,此外还设有若干院系奖学金,获奖学生比例超过在校学生的40%。复旦大学还面向每年录取的品学兼优的新生设立了新生奖学金。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医疗帮困、冬季送温暖、爱心公益站等综合资助平台。除经济上的帮扶举措外,学校设计实施“助力成长计划”,搭建学业促进、心理支持、社会实践、视野拓展、创新创业五大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帮扶和支持。此外,学校还设有多项海外交流奖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海外交流的项目资源和经济资助。更多勤助信息可参阅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主页(www.stuaff.fudan.edu.cn)。

  十二、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及深造情况如何?

  招办:2023年,8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其中,进入世界排名前 50境外高校的本科生占出国出境深造本科生比例超六成。毕业生就业单位涵盖党政机关,中央、省级直管企业、国有企业,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等。

  学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拓展人才输送重点渠道,将实践育人与就业引导深度融合,有效推动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重点领域就业。选调生及党政储备人才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复旦毕业生在职场中越来越多地展现出通过通识教育所获得的综合素质和精英特质,其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就业综合能力在各类排行榜中均处于国内高校前三。整体而言,复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存在专业属性之间的显著差异,专业“热门”与否并不重要,无论就读什么专业都能实现自由的职业选择。更多信息可参阅复旦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career.fudan.edu.cn)。

  十三、请介绍一下学校咨询方式或联系方式。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邯郸路220号(邮编200433)

  招生咨询呼叫中心:021-5566 6668

  传真:021-5566434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复旦大学网址:www.fudan.edu.cn

  复旦大学招生网:www.ao.fudan.edu.cn


相关阅读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举行24周年校庆日主题活动

  •   为进一步凝心聚力、蓄势奋进,6月17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软件园校区体育馆、博川校区体育馆同时举行24周年校庆日主题活动。学校全体校领导及教职工欢聚一堂,共庆大连东软
  • 河海大学召开2024年招生就业工作会议

  •   6月16日,河海大学召开2024年招生就业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学校2023年招生就业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安排后续重点任务。学校校长杨桂山出席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
  •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回母校

  • 6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回母校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副校长董丽杰出席座谈会。苏义脑院士是武汉科技大学1976届矿山机械专业校友。苏义脑院士表示,武科大近年来的发
  • 开放日上被问到最多的问题,答案在这!

  • 6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2024校园开放日暨高中名校龙舟邀请赛盛情开启见证龙舟竞渡、参加招生咨询会研学参观打卡、云游校园考生与家长线上线下漫步森林学府近距离感受浓厚科技
  • 晶报特别报道│小众体育进校园,“马”上出发

  • 提到在学校上体育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做广播操、绕操场跑圈,还是跳绳、玩乒乓、打篮球?这些人们熟悉的校园运动项目,是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一种集体记忆。长期以来,受场地等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