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连续报告病例,潜伏期6-17天!一地疾控最新提醒

日期: 来源:无棣县融媒体中心收集编辑:无棣县融媒体中心

2023年2月以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连续报告了鹦鹉热病例,经治疗均已痊愈。疫情发生后武义县疾控中心立即开展个案信息询问、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标本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


武义县疾控中心作为鹦鹉热日常监测单位,定期开展鹦鹉热嗜衣原体动物宿主感染状况,以及其在外环境中的分布与变化情况,在采集的各类标本中有检测到鹦鹉热嗜衣原体。

女子频繁发烧

住院4次都治不好

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例鹦鹉热病例。


家住浙江杭州萧山区的顾女士,2018年以来频繁发烧,四次因发热住院。


令顾女士十分不解的是,自己身体一向来都没什么大毛病,也不是体弱多病的体质。可她就被发热缠上了身,每次出院后回家没多久又发热。


第五次发热时,顾女士又住进了萧山中医院呼吸内科,治疗后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


可回家才不到2天,又开始发热了。医生们对发热原因进行了反复对比、排查,最后终于将导致顾女士反复发热的“原凶”锁定为她家里养的鹦鹉,而顾女士得的病被诊断为“鹦鹉热”。

萧山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蔡汉炯表示,“鹦鹉热”又称为饲鸟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鹦鹉感染病菌并最终感染给人类。


“鹦鹉热”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像得了重感冒一样。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玫瑰疹、淋巴结炎等症状。而“鹦鹉热”也极易误诊为病毒性疾病、脑膜炎或肠胃炎。


目前已发现的鸽子、金丝雀、相思鸟、红雀甚至鸡、鸭等鸟类和家禽都可以传播此病。该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当人类吸入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空气可传播此病。而养鸟人在清扫鸟笼、鸟粪、投喂饲料或抚弄爱鸟时,如不当心或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时就会成为感染者。


来源:人民网科普综合光明网、杭州日报、武义疾控


相关阅读

  • 193万只鹦鹉领到“身份证”

  • 2月初的河南商丘,空气依然湿冷,但在多家鹦鹉养殖场里,明媚艳丽的鹦鹉戴着脚环在笼子里跳来跳去,似乎已经感受到春天的脚步。“这个脚环就是鹦鹉的标识,配套的还有它的‘身份证’
  • 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难题如何破

  • 《检察日报》2月16日版面图编者按 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检察机关将检察履职自觉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以“我管”促“都管”,推动解决人民群
  • 这只鹦鹉,绝对是“天才”

  •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冯丽妃
    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其实,戈芬氏凤头鹦鹉也会使用和运输工具。
    奥地利科学家研究发现,在需要时,这种鹦鹉会携带多种工具到工作地点。这种行
  • 除了人类和黑猩猩,这种动物也会做这件事了!

  • 凤头鹦鹉到底有多聪明?据《纽约时报》11日报道,凤头鹦鹉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在第一个实验中,科学家在鹦鹉面前放置了一个装有腰果的盒子和一根尖头小棍,鹦鹉需要用小棍戳破盒子
  • 人和摧毁了500万棵树的飓风,鹦鹉更怕谁?

  • 2017年9月18日傍晚,加勒比海东北部的上空乌云密布,海浪汹涌,一场恐怖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对于多米尼克人来说,飓风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可谁也没想到,这个被称为“玛利亚”的飓风
  • 【新时代检察故事汇】鹦鹉小案 民生大案

  • 讲述人:徐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 范璞费氏牡丹鹦鹉是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有着深橙色的额头和脸颊,青绿色的体羽,镶着白边的眼睛,颇受大家喜爱。这种鹦鹉经过人工繁育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连续报告病例,潜伏期6-17天!一地疾控最新提醒

  • 2023年2月以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连续报告了鹦鹉热病例,经治疗均已痊愈。疫情发生后武义县疾控中心立即开展个案信息询问、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标本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武义
  • 应美方请求,王毅同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

  • 当地时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美方请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