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赵丽宏: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日期: 来源:民进网收集编辑:民进网



  不久前,赵丽宏携新书《江芦的咏叹》来到济南参加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这一行出版社帮他安排了多场读者见面会。等候他的,是一场场采访、演讲和提问,他要不停地说,然而,他私下里其实很厌烦这样的自己。

  记者在一个上午采访了赵丽宏。采访中,他说自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讨厌喋喋不休,也常常无法把心里话流畅地表达出来。应对这样的场合,他时常“一边讲一边讨厌自己”。他也很少社交,微信很少用,从不发朋友圈。可人总得有个倾泻的出口,那些没法用嘴巴说出来的话,他全都交给了笔,文字承载着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写作于赵丽宏而言,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情。万变的是世事,不变的是写作者的心境。赵丽宏的微信名叫礁石,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名字,他十分喜欢,一直用到现在。他这样解释:“海里的礁石,一直在那里,也许会被浪花一点点腐蚀,但它终究是一块礁石,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依然是那棵芦苇”


  如果以十八九岁为写作起点,迄今为止赵丽宏已经写了50多年。其间出了多少本书,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具体数字,“大概有100多本吧”。上海市静安区图书馆曾经把赵丽宏所有的书收录陈列在“赵丽宏书房”里,书架全部放满还不够用。他感慨,“人生总算没有虚度”。

  在这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他仍然愿意评价这本新作《江芦的咏叹》——“蛮特别的”。说是新作,其实并不新。这是一本散文选集,收录了他跨越半个世纪的文章。虽然篇幅有限,却涵盖了他从青年、中年直至近期的文字。“可以说,这是我大半生人生的足迹和心路历程。”

  这本书的书名来源于赵丽宏早期创作的一首同名诗。构思这首诗时,他还是在崇明岛“插队落户”的知青。崇明岛的江畔滩涂、河道沟渠和河边长堤上,遍地都生长着芦苇。成片生长的芦苇,向来被认为是荒凉的象征,但在当地,芦苇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根可以入药,芦叶能包粽子,芦花能扎扫帚,芦苇秆还能编织各类生活器具、盖房子,甚至能做引沼气的管道。无人打理的芦苇,坚韧地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和水,就在哪里扎根生长。风雨雷电,冰雪霜寒,都无法摧毁这些看似弱小的生命。

  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他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以至于他后来回想起在崇明岛的时光,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成片迎风摇曳的芦苇。他在不同的时间里写文缅怀崇明岛的芦苇,“想起这大半辈子对文学的追求,感觉自己就是一棵历尽风雨的芦苇,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我依然是那棵芦苇。”

  外界变化不停、纷纷扰扰,赵丽宏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一直没变。他的文字中,虽然也有孤苦无望的低谷时刻,有忧伤,有愤怒,有残酷,有生命的毁灭,但主调依然是温情和美好。他始终坚持,文学要传递美好,要给人以希望。“写生命的毁灭,也是为了让人知道生命应该被珍惜,爱不应该被摧残。”

  赵丽宏写诗,也写小说,但写得最多的还是散文。在所有的文体中,他最偏爱的也是散文。散文自由不羁,可以容纳一切喜怒哀乐、世界万象,和现实生活、作者的心性最为贴近,其灵魂就在于真实,而真实二字也寄托着赵丽宏对文学的追求。采访中,赵丽宏提到了两本书,一本是忘年交好友巴金的《随想录》,另一本是卢梭的《忏悔录》,都是有名的作者自我灵魂剖白之作。两本书都曾给他带来极大的精神震撼,“怎么会有作家把自己肮脏的念头、见不得人的丑事,这么真实地写出来?扪心自问,我是不敢的。”但这种勇敢、坦诚的精神,却自此成为赵丽宏创作时的路标。巴金曾送给赵丽宏一本自己的书,扉页上题了一句话,“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这句话一直是赵丽宏的座右铭。

“生活还是有点盼头”


  崇明岛是赵丽宏文学创作的起点,也是他创作生涯中始终绕不开的坐标。他始终不遗余力地咀嚼、书写这段岁月,并不知疲倦地向别人讲述这段时光。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作家生长的土地、生活的环境,以及他成长的经历和过程,是他从事写作的起源和基础。这种影响,深入骨髓,融入血脉,不管后来他又去过什么地方,哪怕是天涯海角,都无法驱除改变这种影响。也许,在他所有的文字中,在他一生的创作生涯中,这种影响都潜移默化地存在着,成为他有别于他人的一种标识。”崇明岛对赵丽宏而言,便有这样的意义。

  当年,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赵丽宏想去黑龙江省插队的梦想告破,只能回到故乡崇明岛插队落户。刚到农村时,住的是草房,点的是油灯,吃的是粗粮。从早到晚、一年到头不停地干活。前一天和后一天没有任何不同,他无法从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前途。劳累、艰苦、饥饿,这些都可以忍受,但要对付内心滋长出的孤独,赵丽宏全无办法。

  赵丽宏所钟情的爱好,在这里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身边没有一个人能跟他交流,他甚至觉得,农民看他的眼神像看动物。赵丽宏本来就沉默寡言。到了农村,话就更少了,能做到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农民觉得,这位从上海来的知青似乎有些“不正常”,他们对“不正常”的自然联想不外乎两种:要不就是精神有问题,要不就是想不开。

  农民虽然不能理解这位年轻人的痛苦,却也一直在用他们自己笨拙的方式帮他,分担重活或者给他送吃的,再不然就是默默地观察、关心着他。后来,终于有人发现,赵丽宏只要看见字,哪怕是一张报纸、一纸文件,就像变了一个人。平日里看起来寡言木讷的年轻人,眼睛里竟然发出光来。像是窥探到了不得的事情,农民便开始翻箱倒柜搜寻家里的书,只要有就拿来送给他。很难想象,基本上都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家里竟然藏着那样多经典的书籍,《红楼梦》《儒林外史》《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孽海花》《千家诗》,甚至还有《福尔摩斯探案集》,赵丽宏如获至宝、照单全收。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好不容易从家里倒腾出一本带字的书也给他送来了,原来是一本1936年的老皇历,赵丽宏感动到几欲落泪。

  在多年前出版的散文集《在岁月的荒滩上》的序言中,赵丽宏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问我:到了弥留之际,你的脑海中必须出现几张你难以忘怀的脸,他们都会是谁?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想起年轻时代,想起我‘插队落户’时遇到过的那些农民。”

  赵丽宏还在一个废弃的小学图书馆里找到许多被遗忘已久的书,大概有两百多本,他从生产队借了两个麻袋,搬运回自己住的草屋里。即便白天干活干得筋疲力尽,但想着还有一本书在等着他,“生活还是有点盼头”。被孤独无望淹没的时候,读书、写作成了赵丽宏唯一能握住的“救命稻草”。夜晚降临,点着一盏煤油灯,看书、写日记,他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当作家不是儿时的理想”


  从一个河口冲积岛开始萌芽,赵丽宏开启了自己长达五十多年的写作,写生活的艰辛、干活的辛苦,写饥饿、困惑和憧憬,写大自然的抚慰,写周围的人物。可以自由选择职业时,赵丽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一个写作人。

  但谁又能想到,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最初的理想却与此相差甚远。起初,他压根没考虑过读者这回事,更没有想过自己会以写作为生,甚至成为一名作家。

  “当作家不是我儿时的理想。”赵丽宏娓娓道来。画家?还是音乐家?童年有过许多关于艺术家的梦想。他爱音乐,会因为听到一段美妙的旋律而激动不已,平时还能吹口琴、吹笛子、拉二胡、拉手风琴。他也爱画画,对着一幅喜欢的油画总会呆呆地遐想半天。虽然那个时候,生活的色彩大多数是暗淡的,看画展的机会很少。家境不好,没法进行专业的音乐学习。可艺术世界散发出的奇妙味道,深深吸引着赵丽宏,不知不觉中带来了一段诗意的时光。

  去崇明岛的时候,很简单的行囊里,就有一把老提琴。这是哥哥用工作后的第一笔工资为他买的,花了12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赵丽宏宝贝得不得了。正是老提琴与许多书籍,作为忠实亲切的朋友,陪着他度过了那段岁月。当时,除了读书,赵丽宏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大自然中“创造音乐”。放牛的时候、干农活的时候,他找准机会就在寸草不生的荒滩上吹口哨,“我可以不停地吹,把情绪变成旋律吹出来。”

  与自然亲近的感觉有一种魔力,因为生活再困苦,大自然的美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依旧可以给疲惫不堪的人们带来希望。光是看日落、芦苇,听风声,就能从白天坐到天黑。赵丽宏喜欢这种感觉。既然没机会绘画了,索性就用“文字绘画”。一轮初升的太阳,令赵丽宏痴痴地看得出神。崇明岛的老农用很奇怪的眼光问:“你为什么盯着太阳看?有什么好看的?”身边的人不解,但他自己清楚,那里有一番别样的风光。

  回来后他就在日记中写道:“老农用困惑的眼光看我,我微笑着看着他,用我的沉默作答。我看到,在太阳的辉煌中,老农的眼睛里也隐射灿烂的光线,他脸上那蛛丝般密布的皱纹,像一道一道辐射开来的光芒……”一位青涩懵懂的少年就这样带着玩游戏的趣味,开始用文字把周围人物、风景“画”出来,一发不可收。

  “没有任何功利心。”赵丽宏如今再回想,还是忍不住地欣赏那份写作初心。“我最初的写作,不是为了发表,也没有想到当作家。只是觉得用文字记录自己的遭遇和处境,书写自己的心情,描述每天感受到的美妙天籁,是一种快乐,可以纾解我的忧郁。”

  收录在新书中的《天籁和回声》就是赵丽宏那个时候写在日记本中的文字,记录了当年听到、看到、想到的一切——

  早晨,一枝桃花被风吹晃,他赶忙起床开窗,将结满蓓蕾的桃枝接入自己的小草屋。“你好,春天,谢谢你用这样的方式来到我身边。”赵丽宏在日记中表达着喜悦。不仅如此,还有风中树、芦花、喜鹊和乌鸦、露珠、稻茬、青虫、雨声、大雁、乌云……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在赵丽宏的脑海中,化作奇妙的天籁,使他产生丰富的联想,在大自然中肆无忌惮地排遣孤独和惆怅。

  当写作成了人生的主基调,赵丽宏并没有将儿时的爱好束之高阁。他赞叹音乐的光芒,写了不少关于音乐的诗文。画家的梦想没有实现,习惯却一直都在。在母亲家,赵丽宏专门添置了一个白色的写字板,每一次去他都要在上面为年迈的母亲画一幅画“解闷”。赵丽宏拿出了一张自己在写字板上的涂鸦照片给记者看,只见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行驶着一艘船,“船”笑着露出四颗大门牙,不仅有太阳当空,海鸥翱翔,这位作家还非常童趣地利用四颗红色圆形吸铁石,为“船”安上了炯炯有神的双眼,为太阳画出了开心的笑脸。寥寥数笔,透着有趣的想象力。写作的思路中断时,赵丽宏也喜欢信手几笔,画人画物,或者是画出抽象的线条与图案。这在他看来是一种意识的流动、文思的延伸。“有时涂着画着,中断的思路会被激活,于是继续写字。”


“儿童文学写作让我返老还童”


  近几年,赵丽宏将目光投向儿童文学领域,佳作频出。《童年河》《渔童》《黑木头》三本书取材于他自身的童年经历。《树孩》是赵丽宏创作的第一部童年幻想小说。

  从诗、散文到儿童文学,领域不同,但写作是一脉相承的。“我一直很关注儿童文学。孩子的阅读非常重要,小时候读什么书,长大就成什么人。所以,对书的选择就是对人生的选择。”赵丽宏说。

  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赵丽宏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对每一件事的描绘、每一个人物的刻画,他都会思索,在孩子眼中应该是怎么看、怎么想的,要让孩子觉得有趣、产生共鸣,而不是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回忆往事。他也关注过市面上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有写得好的,也有写得庸俗的——不把孩子往高处引,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什么,只是俯下身子逗他们玩。

  “我对儿童文学一直心怀敬意,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是用童真的目光,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不动声色、深入浅出地讲述人世的哲理,引领孩子走向精神的高地,这对写作者是一个极高的要求。”赵丽宏曾说。

  写作时一些难忘的回忆总是不断地涌现。写《童年河》时,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或甜蜜或苦涩的往事,不断浮现在眼前,让赵丽宏感动、心颤,甚至流泪。

  “我特别珍惜头脑中那些让我曾经感动过的细节”,赵丽宏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特别爱幻想,觉得世界上一切生命都是有感觉的。因此,生活中的遭遇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崇明岛时光,自己住的小草屋旁有一棵合欢树,高大的树冠犹如张开着巨臂的人影。赵丽宏每天干完活回来都要在树下坐一会,就像和一个好朋友交流。有一天合欢树突然被砍,人们把它做成了扁担,并分给了赵丽宏一根。去挑土的时候,扁担总是发出响声,挑的东西越重,声音越响。赵丽宏沮丧极了,他觉得好朋友在自己的肩膀上哭泣。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就叫《合欢树》。

  同样,几年前,赵丽宏遇到一只流浪狗,这只小狗沉默、孤独。赵丽宏想帮助它,但小狗和关心它的人周旋,没有一个人能接近它。以这种状态,赵丽宏和小狗对峙了两年。之后,小狗突然消失。“我想,也许,它已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中孤独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就在这个时候,赵丽宏开始构思,将流浪狗取名“黑木头”,把它的故事写进了《黑木头》。通过黑木头的命运,赵丽宏把人间的亲情与动物之间的冲突和契合展露无遗。

  “儿童文学写作让我返老还童。”就在两个月前,浓缩了生命中最珍贵记忆的《手足琴》面世,这是一部关于亲情和音乐的长篇儿童小说。采访结束,赵丽宏风淡云轻地总结了一句——做了一些喜欢的事情,这一生总算没有虚度。


(来源:大众日报,本报记者 李梦馨 朱子钰)

相关阅读

  •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 (通讯员: 魏梦)8月28日,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无偿献血活动,17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献血,累计献血总量6000毫升。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有序的进行筛查、血液检测等,并认真询问献血人
  • 荆门市白庙街道五一桥社区开展团扇制作活动

  •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是汉代诗人班婕妤《怨歌行》中的前四句。诗中的“合欢扇”就是圆如满月的“团扇”。团扇又称宫扇、纨扇,起源于中国,是传统工
  • 桓台县侯庄中学开展教职工户外拓展活动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夏金秀 通讯员 宋静8月27日,桓台县侯庄中学组织了主题为“素质提升 打造和谐团队”的户外团队拓展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教职工文娱生活,增加
  • 省优秀大学生党员魏兴宇:做学弟学妹们的引路人

  • 近日,开学在即,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21级硕士研究生魏兴宇又开始忙“疯”了。今年6月,他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身为学生兼职辅导员的他,带着这份荣誉,
  • 女兵戎装在身,英姿飒爽!

  • 第71集团军“朱德警卫团”有这样一群“军中木兰”她们颜值与实力并存青春与迷彩相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军营素颜戎装,英姿飒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在军营战位的“绽放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赵丽宏: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   不久前,赵丽宏携新书《江芦的咏叹》来到济南参加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这一行出版社帮他安排了多场读者见面会。等候他的,是一场场采访、演讲和提问,他要不停地说,然而,他
  • 画眉鸟竟然成了斗鸟赌博的工具!

  • 画眉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不得非法买卖、运输,却被一些“爱鸟”赌徒关进竹笼,沦为赌桌上的牺牲品。6月27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赌博罪和危害珍贵
  • 倡导文明诚信经营 构建和谐营商环境

  • 为营造诚信氛围,提高群众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近日,西固区四季青街道合水南路社区开展了以“诚信经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提升社会诚信意识。活动中,工作人员走
  • 云南腾冲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厅亮相南博会

  • 8月16日,第7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暨第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第7届南博会)在昆明开幕。本届展会以“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为主题,共设置南亚馆、东南亚馆、境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