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开赛

日期: 来源:合肥晚报收集编辑:合肥晚报

  参赛选手正在比赛中

  竞赛育匠心,技能筑未来。11月5日上午,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暨新能源汽车技能型人才校企对接会启动仪式在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隆重举行。当日,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技能人才齐聚合肥新站高新区,同台竞技、切磋技术,优胜队伍将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全省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已实现全覆盖

  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暨新能源汽车技能型人才校企对接会启动仪式活动由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承办。

  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规模较大、参赛范围较广的国家一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举办过两届。今年共设汽车整车装调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方向)、汽车电气装调工(智能载运技术方向)、机动车检测工(车路协同技术方向)、汽车电器维修工(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技术方向)、智能汽车维修工(动力系统节能减排)5个赛项,分职工组、学生组2个组别,各赛项均为双人团体赛。

  省人社厅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省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已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校企共同聚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合作企业已达105家。“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人才技能水平大幅提升,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关键岗位、核心工种纳入培训补贴范围,积极开展汽车产业技能人才评价,累计培养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8.2万人。”

  打造市域合作平台扎实推进高教基地建设

  为贯彻落实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精神,积极主动服务“首位产业”人才生态建设,本次大赛同步举办新能源汽车技能型人才校企对接会,39所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技工院校与24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进行现场对接、洽谈签约,推动校企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深度融合。

  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拥有全省面积最大、入驻院校最多、集聚程度最高的高教基地,汇聚了30所院校、20万青年学生,始终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积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智能制造联盟、实训基地等合作平台,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此外,在推动校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建、问题共商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校地企“三方奔赴”的良好局面。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邵晓杰 通讯员 何茜


相关阅读

  • 市总工会搭舞台 万场技能竞赛 逾百万职工参与

  • 近日,“芦淞工匠杯”乡村振兴白关丝瓜产业工人技能竞赛举行,冠军被授予“白关丝瓜产业工匠”“白关丝瓜金牌种植能手”荣誉称号。这是我市助“工”成“匠”的一个缩影。工作中
  • 如何识别“高质量网课”,听最有用的课程?

  • 编者按:网上的在线课程层出不穷,如何甄别哪些课程是好的,哪些课只是为了赚钱的,是一门学问。本文作者花了很多钱和时间在学习网课上,总结了一套寻找“高质量网课”,甄别“垃圾网课
  • 文明互鉴,北京汽车博物馆再次架起金桥

  • 11月2日,北京汽车博物馆再次架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金桥,喜迎八方宾朋。来自30个国家的40余名记者走进北京汽车博物馆参观拍摄。北京汽车博物馆馆长乔晓鹏、副馆长王靖陪同。大家
  • 无锡追“风”逐“日”,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

  • 总投资50亿元的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功率型储能器件产业基地项目奠基;远景动力江阴电池制造基地二期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即将投产;博世在江苏省打造的首个零碳氢运示范项目
  • 900余名职校学生同场竞技展莲城职教风采

  • 本报讯(记者 肖中华 通讯员 谢拾银)11月4日至5日,2023年湘潭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在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等8个赛点同时举行。此次竞赛共设置51项赛项,涉及13个专业类别(大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安徽秸博会11月10日开幕

  •   11月6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将于11月10日—11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 南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 11月6日上午,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承办的南京博物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会议现场播放了南京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宣传片,展现了南博筚路蓝缕
  • 一零一中与北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10月31日,北京一零一中(以下简称“一零一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国优计划”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