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财智头条】“人从众”五一各地客流有多夸张?图来了

日期: 来源:中国小康网收集编辑:中国小康网

  

  “最热五一”火爆程度超出想象!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五一”假期有超过2.4亿人次出游,恢复到2019年的104%。

  机票预订超600万人次,高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4倍,全国餐厅堂食线上订座量较疫情前同期增长205%……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五一”很可能是历史同期出游人数最多的一个小长假,滚滚消费热潮已在路上。

  各地景点真实情况如何?快来看看吧!

  各景点实况

  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如织。图源:澎湃新闻

  什刹海

  

  

  北京,什刹海摩肩接踵。图源:网络

  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人潮汹涌。

  环球影城度假区

  

  北京环球度假区人气爆棚。图源:澎湃新闻

  上海外滩

  

  上海,外滩人头攒动。图源:网络

  四川建昌古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建昌古城游人如织。图源:网络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比肩叠迹。图源:澎湃新闻

  重庆洪崖洞

  

  重庆,洪崖洞游客项背相望。

  机票售罄、订单爆满……

  “五一”小长假迎来继春运后又一个出行高峰,其火爆程度从航空旅游市场可见一斑。

  一方面,国内部分热门航线机票十分紧俏。从东航数据来看,部门热门航线既有运力早在4月中旬就已售罄。另一方面,国际、地区航班稳步恢复。随着“五一”假期来临和出入境客运市场的持续恢复,东航4月中旬执行的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线数量已达到70条,平均每周执行国际、地区航班已恢复至844班次,周航班量较今年3月增长60%。

  “最热五一”,各机场、航司纷纷加快部署增班。4月29日至5月3日期间,东航(含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计划执行航班1.39万余班航班,保障“五一”期间旅客航空出行,计划投入座位数237.6万,运力总投入约34.3亿座公里。南航集团计划在4月27日至5月5日期间执行约2.2万个航班,日均航班量超2600班,其中加班超1000余班。

  在航空客运繁忙的同时,铁路运输也格外“火爆”。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全面启动,自4月27日至5月4日,为期8天。国铁集团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1.2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0%,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日均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

  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预计长假首尾长途客流为主、中间短途客流为主。国铁集团的最新统计显示,已售出“五一”小长假运输期间火车票6908万张,其中,北京至上海、成都至西安、武汉至上海、北京至沈阳、北京至青岛、深圳至长沙、广州至长沙、武汉至长沙、北京至呼和浩特、广州至南宁等方向客流量较大。

  今年“五一”假期,高速公路上车辆“首尾相接”的场面再度回归。交通运输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考虑假期公路交通出行规律、假期时长、天气情况、旅游政策环境等因素,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公路网将呈现总体流量高、自驾占比高、新能源汽车出行增多、拥堵路段多点分布等特点。

  交通运输部预计,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将达到5330万-5430万辆,同比2022年增长约73%-77%,假期首日也就是4月29日流量可能突破历史峰值。普通国省道日均断面交通量将达到9300-10000辆,同比2022年增长约31%-40%。

  除了交通出行热度高涨,今年“五一”假期预订潮也比以往来得更早些,早在3月初就有部分热门酒店满房,火爆程度远超预期。万联证券研究员陈雯认为,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国内长线游和出境游需求出现井喷,本地游、周边游预订持续加速,旅游市场将迎来大幅上涨,有望进一步复苏。

  折射出经济脉动

  假日经济的火热,折射着中国经济的脉动。事实说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经济数据在某一时间跨度里会高低错落、有升有降,但汇集起来就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充分承压的韧性。就今年“五一”前的种种预热来看,不论是淄博烧烤等新晋蹿红的品牌,还是“沉浸式”“定制化”“住玩一体”等广受追捧的玩法,幅员辽阔的中国还有很多文旅资源可以盘活。而潜力无限的文旅市场,也间接印证着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

  按照经济学的定义,消费行为内含着打通产供销、畅通经济循环的逻辑。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发展转型升级推进的背景下,高质量消费对我国高质量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消费需求不是无源之水,需要通过有效引导进行释放。今年的“五一”消费热,一方面在于这是春节之后第一个小长假,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则是在“消费提振年”的背景下,各地都筹备了大量工作,文旅局长拼出圈、旅游推介拼创意、政策鼓励拼精准,一系列“组合拳”为假期消费蓄充了势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假期会结束,但各种促消费努力的积极效应还将持续释放,并衍生出更多新品牌、新业态,持续夯实消费信心。

  对各地特别是热门旅游城市来说,人流量的陡然增加,同样是对城市接待能力的巨大考验。眼下,民宿毁约、缺斤短两、黑车宰客等损害游客利益的情况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并随着短视频飞速传播,对当地口碑造成严重影响。这无异于一声提醒,各地不妨都来将“五一”假期作为治理能力的大考,反求诸己、举一反三,抠好服务的每一处细节,用心服务好八方来客。如此,方能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澎湃新闻、央广网、北京日报、上游新闻等)

  编辑:袁凯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相关阅读

  • “五一”假期第二天!你都有哪些安排?

  • 29日是“五一”假期第一天,全国各地开启了“度假”模式。假期首日,你是怎么度过的?进入假期第二天,你又有哪些不一样的行程安排?  涨涨涨!  今年“五一”旅游收入预计达1200亿
  • 转发!这些人假期将延长

  • 不知不觉“五一”假期余额已经告急不过还有一群人5月4日还能放假!因为国家明确规定14周岁-28周岁五四青年节放假半天五四青年节放假半天根据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
  • 五一“扎堆结婚”,假期你参加婚礼了吗?

  • 浪漫的婚礼现场。这个“五一”假期,厦门涌现“婚礼潮”,各大酒店也迎来婚礼高峰,一晚同时承办几场婚礼,桌数多到在厅外加桌,订单甚至已预订到明年……记者走访酒店婚宴现场,带您感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