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日本人保持身材,讲究的就是“Harahachi-bunme(八分饱)”

日期: 来源:36氪收集编辑:36氪

编者按:目前流行的健康瘦身饮食方式中,哪种是最好的呢?生酮饮食,间歇性禁食,还是原始人饮食法?其实,每种饮食方式都有自己的问题。那么想拥有好身材的我们该怎么进食呢?中国老话讲究“吃饭只吃八分饱”,日本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叫做“Harahachi-bunme”,翻译成中文就是“腹八分目”。这种流传已久的吃饭方式已经经过历史的验证,它对改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有很大的好处。不必追寻复杂的饮食方式,只要做到“八分饱”,很多有关饮食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本文作者Kaki Okumura,原标题为" Finally Getting in Shape: The Japanese Rule to a Healthy Diet",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我不是个热衷于研究生物的人,但我对营养、食物以及如何优化人类的健康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经常会阅读和观看一些关于饮食新研究的视频,比如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原始人饮食法 (paleo diet)等等。

最近,我尝试了7天的间歇性禁食。说句实话,我不是个有执照的营养师,我所遵循的饮食方式也是我自己在网上学的。以下是我践行间歇性禁食的全过程:

什么时候吃:

间歇性禁食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的控制程度都不同,但基本上我遵循的方式是,一周都不吃早餐和甜点,晚餐吃得很早,尽量吃天然食品。

我吃了什么:

  • 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什么时候吃,而不是吃什么,但我仍然会尽量摄入大量的蔬菜和蛋白质,在不暴饮暴食的情况下最大化“饱腹感”。

  • 典型的一餐:西兰花(水煮),3个鸡蛋,烤毛豆配辣椒蒜和孜然,面包,鹰嘴豆泥和一个苹果,再喝大量的水。

我的感受:

  • 24小时:我感觉棒极了!虽然睡觉前会有点饿,但那可能是因为我的肚子习惯了睡前吃甜点,而现在没有了。

  • 72小时:我会狼吞虎咽地吃完所有东西,因为我太饿了。我在午餐或晚餐后会觉得非常饱,但一小时后又会发现自己真的很饿。我认为自己没有吃足够的高热量食物,所以会给我的饭菜里加更多的面包和黄油。总的来说,间歇性禁食的感觉不错,并且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调整一下饮食计划来长期坚持下去。

  • 5天:虽然我在自己的食谱里加了更多高热量的食物,但仍然总是感到饥饿。我经常头痛,昏昏沉沉的,情绪上也不太好。我的经常一下子从开心到不开心,而且很期待周末的到来。我还发现自己经常在想着吃的,甚至是正在吃东西的时候。

  • 7天:我受不了了,结束了间歇性禁食计划。

结论:

间歇性禁食没什么用,我很讨厌它。

我不是专家或科学家,在食物营养方面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所以可能我没有按照规定完美地执行这个饮食计划。但如果你在间歇性禁食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迹象,我认为就不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了。

  • 头痛

  • 负面情绪

  • 疲劳

  • 心里总想着食物

除了间歇性禁食,我还尝试了一些其他流行的节食方法,但效果参差不齐,没有一种是持久的或可持续的。

那么,正确的饮食方式是什么呢?

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饮食,来让我们活的更健康?多年来,我一直在遵循一条饮食上的规则,这条规则是我发现唯一适合我的,它不是生酮饮食,不是间歇性禁食,也不是原始人饮食法。这条规则不仅帮助我减肥,还有效改善了我的情绪和整体健康状况。这条规则是我母亲教我的,而且在全日本都很流行,它就叫做:Harahachi-bunme

什么是Harahachi-bunme?

日本人在吃饭时所信奉的“Harahachi-bunme”原则,翻译过来就是,吃饭吃8分饱即可。

这个原则的核心非常简单,那就是我们不应该过度沉溺于食物,要既不挨饿也不吃饱。它遵循的原则是,极端的生活方式既不利于我们,也不可持续,关键是找到平衡和中间地带,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这是一种直观地看待食物和饥饿的方式,关注的是营养和健康,而不是减肥或身体指标等结果。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身体指标也会变好。因为当你既不过度放纵饮食,也不饿着自己时,你的身体会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做出反应。你必须相信,你的身体知道它需要什么。

如何练习“Harahachi-bunme”原则?

原则背后的基本指导方针:

1.饿了就吃

有些时候,你可能一天只需要吃两顿饭,而有些时候,你可能一天需要吃四顿饭,这都是正常的。如果你经历了一天的高强度运动,那么之后的几天都可能意味着你要吃早餐、午餐、晚餐、甜点和加餐的零食。

2. 吃正餐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Harahachi-bunme”原则只有在你吃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时才有效。你的身体不能准确地测量营养和饥饿感,因为你消耗的大部分热量都来自于高度加工的食物。这会导致你暴饮暴食,因为你永远无法达到八分饱的程度。所以你要多吃水果、蔬菜、蛋白质和全谷物食物,这样你的胃和大脑就会根据你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

多吃这些食物,这样饥饿感会慢慢消失,而且你还会失去盲目进食的欲望。防止自己多吃不能去靠自己的意志力,那样太痛苦,要靠身体的自然反应。

3. 不要过分担心卡路里

只吃水果、蔬菜、蛋白质和全谷物就行了。

你可能会想,真的那么简单吗?这些食物要怎么做呢?生吃、煮的、烤的还是煎的?这种过度的思考是导致极端饮食的原因。我们的身体是有思想的、运转良好的机器,没有必要过分地考虑这些细节。相信你的身体,它会做出适当的反应。

从长远来看,关注这些微小的细节非长久之计,除非你真的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思考食物(有些人还真就是这么做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你只需要关注食用天然食品,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这样你的身体就会知道怎么做的。

4. 吃到八分饱就停下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到底什么算八分饱?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我喜欢细嚼慢咽,在吃完一顿饱饭后至少等30分钟再看自己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所以一开始可能很难确定八分饱是什么样的感觉。这需要耐心,饭后30分钟看看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反映,如果它发出饥饿的信号,那就继续吃吧,但如果身体没什么反应,那就证明吃这么多就可以了,别再吃了。

5. 不要老想着自己吃的东西

当你练习“Harahachi-bunme”原则时,对食物的念想应该被抛到脑后。不要再纠结于食物了,食物应该是让生活变得有趣和愉快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你关注的焦点。这一步的练习是最难做到的,也是需要花费最多时间的一步,特别是如果你过去曾经过分关注过自己的饮食。但是一旦你到达了一个点,食物就能回落到你关注的次要地位,让你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更有趣的事物上。

“Harahachi-bunme”并不是一种真正的饮食方式,甚至不是称之为一种规则。这只是一种直观的进食方式,从营养的角度来理解食物。

我有过极端的饮食方式,我发现,在极端饿和极端饱这两种状态下,我都不快乐。“适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但是一旦你掌握了适度的艺术,就能够轻松驾驭自己的饮食了。

译者:Jane


相关阅读

  • 主打“冷”“素” 刷屏的极简午餐适合每个人吗?

  • 刷屏的“极简”午餐适合每个人吗?你的午餐通常吃点啥?是食堂的小碗菜和米饭,还是外卖点个麻辣烫盖浇饭?近日,一种叫做“白人餐”的饮食方式在小红书上刷屏,引来很多网友效仿。主打
  • 达州疾控最新提醒!

  • 28日达州暴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暴雨终究会过去而这场暴雨过后的卫生防疫工作也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 盛夏将至,在家中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那么怎样预防食源性疾病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一食物要煮熟煮透,隔夜
  • 中国一年有457万人确诊癌症!这5种食物,尽量少吃

  • 癌症,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恶性疾病,数以万计的家庭因癌症,经历着生离死别。2020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 457 万人,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位居全球第一。你有没
  • 2023年高考中考期间饮食安全消费提示

  • 济宁新闻网讯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即将到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饮食安全,谨防食源性疾病。一、合理选择就餐方式建议考生优先选择在学校集中用餐或在家
  • 失眠吃什么?4类助眠食物让你一觉到天亮

  • 睡觉本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为入睡困难所苦者大有人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饮食不正常,难免干扰到睡眠,睡得安稳变成是一种奢侈的愿望。想要改善睡眠质量,除调整生活方式与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研究告诉你:为什么活到老学到老这么难?

  • 编者按:麻省理工学院老龄化神经科学研究团队发现,为什么随着大脑回路的衰老而学习动机下降的机理。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重新激活大脑回路来增强年老小鼠进行这种学习
  • 天津医科大学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普通高
  • 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成功投用

  • 5月3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油田首个高压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第二阶段)BOP平台提前10天实现投用。据悉,渤中19-6BOP平台投用后,气田将采用
  • 今天,请“熄”烟!

  • 今天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吸烟不仅危害健康乱丢烟头还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因烟头引起的火灾事故不胜枚举2022年5月30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九龙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