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广泛开展植树添绿活动 党群同心携手 共建绿美乡村

日期: 来源:江门发布收集编辑:江门发布

上巷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广泛开展植树添绿活动,持续提升乡村“颜值”。目前,该村很多村民门前都添了绿植。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2023年以来,该村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凝聚各方力量,宣传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广泛开展植树添绿活动,着力打造“一路一山一林一园”(即打造一条主干道、绿化一座荒山、营造一个“主题林”、建设一个生态园)的乡村绿化格局,走出绿美建设与产业培育相结合的新路子,以绿色生态护航“百千万工程”。

党建引领

分三期推进“五个一”行动

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提桶浇水……前段时间,江门举行“党建领航绿美侨乡”行动暨“我为侨乡种棵树”植树活动,来自市直、区直部门的党员和村民干劲十足,在该活动主会场上巷村种下数百棵凤眼果树,为侨乡江门再添新绿。

2023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巷村深化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支部发动、政企联动、党群互动”,链接蓬江区直部门、“两新”党组织等力量参与乡村绿化行动,形成绿美建设的强大合力。

截至目前,上巷村与江门市供销社、蓬江区委组织部、蓬江区国资局党委等机关单位结对共建,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侨乡种棵树”以及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共发动蓬江区直部门党员干部职工与村民群众一起开展义务植树7次,种植凤眼果树600棵。同时,上巷村与蓬江区总工会签署了《关于蓬江区劳模工匠林建设合作协议书》,计划组织蓬江区劳模工匠栽种1000余棵果树,打造“劳模工匠林”,进一步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上巷村有种植凤眼果树的传统,我们根据村里的传统,并充分考虑群众基础、资源优势、地理区位等因素,制定了上巷村绿化规划示意图,分三期推进一条绿化景观路、一个景观生态林、一处庭院绿化示范点、一处公共休闲绿地、一片主题林等‘五个一’行动,目前第一期即种植600棵凤眼果树打造‘凤眼果主题公园’已完成。”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介绍道,接下来将持续推进第二、第三期工程,计划打造“凤眼果林”和“凤眼果产业园”,为凤眼果产业链提供产量保障。

在党建引领下,上巷村走出绿美建设与产业培育相结合的新路子,围绕惠民富民推行绿美建设,通过盘活村边闲置荒山,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绿美建设带动产业培育、环境整治、文化传承,既要绿色生态的“面子”,又要经济发展“里子”,让群众在绿美建设中真正得实惠。

党员带头

引导村民扮靓绿美乡村

为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人居环境,上巷村从去年起设定了“全民义务劳动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引导村民积极通过义务植树等活动扮靓绿美乡村。在大家的努力下,近期该村又种下100多株树苗,为乡村再添一道绿色的风景线。“看着村里的树木越来越多,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我们也十分自豪。”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村民黄阿姨表示。

为抓好村庄绿化美化长效管护,上巷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制定党员“红色指数”评估标准,落实党员设岗定责,34名无职党员认领了绿化管护等一批岗位,主动参与绿美建设。为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上巷村推行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10户村民,依托每月的“全民义务劳动日”,带动广大村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如今,在村内“彩虹道”旁,种植着100多棵黄花风铃木、300多株杜鹃花,打造乡村绿化景观主干道。

群众是建设家园的“主力军”,为持续提高群众参与绿美建设的积极性,上巷村结合当地村民讲究“前龙后凤”(院前种龙眼树,院后种凤眼果树)的传统,深入开展“美丽庭院(绿色家庭)”评选,引导群众充分利用“边角地”,在房前屋后种植龙眼树、凤眼果树等经济树种,打造“四小园”等生态小板块,刷新乡村“颜值”。

同时,上巷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推行全民认种认养,让广大群众以认领、认种的方式参与农事活动、体验田园农家生活,也为本村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户创利增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凝聚合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上巷村广泛发动辖区企业等社会力量,号召“有钱出钱、有地出地”,企业累计捐赠苗木100多棵,并积极配合村党组织自行清理厂前空地,自主种植绿竹、三角梅等一批观赏树木,增加乡村绿化面积。

“接下来,上巷村将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争创党建引领乡村绿化的典型示范。”对于绿美建设的方向,黄梅芳信心满满。

相关阅读

  • 回眸2023丨逐梦田野景象新

  • 逐梦田野景象新——2023年武威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冀;农业,走出铿锵的步伐。 穿行在武威美丽的乡村,一条条平坦同村道路四通八达,一座座农家小院温
  • 农文旅融合 挑稳乡村旅游“金扁担”

  • 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全省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25.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2023年春节假期分别日均增长52.8%和48.3%,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
  • 牡丹区:担当作为求突破,争先进位走在前

  • 中共菏泽市牡丹区委书记 尹茂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奏响了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的强音,擂起了菏泽高质量发展的战鼓。牡丹区将深入贯彻会
  • 张恒: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

  • “每年青梅产量300万斤、橄榄20万斤、三红蜜柚25万斤,农产品产值超过700万元。尤其是橄榄产业,我们组织技术带头人到外地学习,培育了很多新品种,使橄榄的价格从每斤10元提高到超
  • 十全十美:乡村爱情的幸福模样

  • 正月喜事多,婚礼一场接一场。比起在城市酒店程序大同小异的婚礼,摄影师林海军更喜欢将镜头对准乡村。他觉得,乡间婚礼保留了更多传统习俗,也更有人情味。这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把
  • 宣讲进基层,传播“好声音”

  •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武霈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辖区群众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情感,2月23日,菏泽鲁西新区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走进万福街道,为村内群众进行了一场生动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阳江海陵区首个直供粤港澳蔬菜基地进入采摘期

  • 工人正将刚收获的西兰花分筐码好,准备运走。(摄影:梁文栋)■ 阳江日报记者/王静“大家抓紧时间,这批蔬菜要尽快送到平冈镇打包,下午就要装车运到香港。”2月23日上午9点多,阳江海陵
  • 时间变更!事关黑龙江2024年高职单招志愿填报

  • 26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获悉,因政务云网络原因,为确保2024年高考适应性测试成绩顺利发布,2024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志愿填报时间由原定的2月27日9时改为15时开始,其他时间
  • 黑龙江省税费服务升级 为投资兴业“加温”

  • 2023年,在省纳税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我省通过着力打造流程更简、效能更高、服务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我省加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奋力开创高质量发
  • 事关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哈尔滨市物协发出倡议

  • 26日,记者从哈尔滨市物业管理协会获悉,按照哈市住建局的部署,哈市物协下发了《关于加强物业管理区域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的倡议》。《倡议》提出,各物企要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