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在暨南揭幕

日期: 来源:暨南大学收集编辑:暨南大学

5月25日,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揭牌仪式暨首届学术论坛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举行。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广东省公共外交协会等单位的领导与嘉宾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专家、高等智库专家以及传统工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国工匠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施黛芬尼亚·贾妮妮女士为本次活动发来了贺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Shahbaz Khan)、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发来视频贺词。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暨南大学将以教席建设为契机,推进交叉学科的培育和发展,不断丰富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并将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大力推动教席的建设,使该教席完成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约中承诺的目标与任务,并实现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转型,同时用教席的影响力和内在实力服务于国家战略,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智慧的重要使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施黛芬妮亚·贾妮妮在贺信里指出,今年正值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20周年,暨南大学设立“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恰逢其时,也是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设立的第30个教席。该教席聚焦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必将为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的顺利实施作出贡献,并成为由110个国家超过950个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缔结的全球网络的成员之一。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活态遗产关键的一环,对于活态遗产传承者的赋权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祝教席一切顺利,并希望教席能与各地政府以及全球的教席和姊妹大学密切合作,依托教育课程和专业培训提高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Shahbaz Khan)在致辞中指出,教席在专业培训计划、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巨大潜力,他希望教席能够创造一个美好的合作环境,以加强手艺人的创业技能。“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也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全面的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并能够通过教育活动提升与这些手工艺相关的价值。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代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向教席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她希望教席以此为契机,利用好这一平台和网络,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加强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希望教席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手工艺领域的学科优势,依托教科文组织、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是加强与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的合作。希望教席发挥思想实验室和人才孵化器的作用,积极面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针对其需求开展能力建设,为各国文化官员、社区成员、手工艺行业从业人员等提供培训。三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希望教席重视团队建设与合作伙伴队伍建设,不断的提高科研水平,不断汇集全球优秀人才,支持和推动优秀人才通过教习平台深入参与教科组织相关活动,建立一支专业水平强、熟悉教科文组织规则,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工作团队。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教席陈平教授和联合教席、原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教授也分别现场致辞。

陈平教授指出,历史长河中,中国发明的陶瓷、制茶、玉器、丝绸染织、木雕砖雕、造纸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凝结了中华工匠薪火相传的劳动智慧与审美意识,还为当时的世界带来经济效益,是艺术、科技、商业有机结合的人类共享财富。文化遗产作为物质遗存,虽然不能直接创新,但保护与推广的方式可以与时俱进;传统手工艺需要与创意设计、创意产业、高科技手段、消费新途径等结合起来,相互借力、相互赋能。只有“活”在当下,才能“火”起来。

王中教授表示,文化是人类最大的不动产,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就是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创造文化的重要表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教席会积极响应有关要求,促进全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教席将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公约,促进全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手工艺人就业及创业。

揭牌仪式上,教席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与手工艺大师作为专家委员会顾问、专家,体现了教席的多元化合作能力与包容性。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多位专家也获聘为教席专家委员会委员,四位传统手工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获聘为教席大师工作室导师。

当天下午,以教席揭牌仪式为契机,同步召开了题为“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首届学术论坛。论坛在国际视野下立足本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经验,聚焦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政策解读、理论探讨与实践路径、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及国际化创新表达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与挑战。论坛总策划、首席教席陈平教授指出,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在现代传承过程中,这些曾熠熠生辉的技艺面临很多困境:如何既确保传统工艺原汁原味,又符合现代市场与审美需求?如何使青年传承人意识到传统工艺的价值?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并为从业者带来较好的收入?

基于以上考虑,教席将开展面向传统手工艺人特别是青年、妇女的专项培训,让他们了解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型,提高其生存技能,让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创新与现代设计创意理念相结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于1992年设立,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发展,调动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挑战;通过构建大学间的合作网络,推动不同领域的研究、培训和活动综合体系的建立,鼓励大学之间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截至2023年2月,教席在全球设立了945个,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31个,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网络。暨南大学于2022年获得了“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地位,是全球唯一一个以研究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机制的教席。自申办以来,该教席始终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严格遵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约,完成承诺的目标与任务,同时努力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战略。

来源:中国日报网

人民号编辑:彭丹瑜 赖子瑶


相关阅读

  • 东阿: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传承历史文化

  • 东阿县注重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让这些“活的博物馆”根植于人,留住“形”,守住“魂”,让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在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新村,县住建局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村内传统
  • 【封面故事】探秘传统村落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图源/hellorf  古村新韵,文脉悠悠。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乡村历史文
  • 武威市凉州区举办诗词进校园活动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素养,5月26日,由凉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凉州区诗词楹联学
  • 走进宁安 探访国家级传统村落

  • 4月初,住建部、财政部公布了今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牡丹江市宁安市入选。截至目前,宁安市有9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如
  • 网络文学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网聚世界 中国风情】  作者: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江永:瑶胞欢度“斗牛节”

  • ▲凤岩山村的姑娘们穿着盛装欢聚在门楼上唱瑶歌,欢庆她们的传统节日——“斗牛节”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7日讯(通讯员 黄海)5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八),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凤岩
  • 高唐:开展公益培训下基层书法创作交流活动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乡村振兴文化力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日,高唐县文联、高唐县书法家协会在金兴社区开展学楷模树新风惠民生公益培训下基层书法创作交流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主题演讲话忠诚 强军思想砺斗志

  •   “危急时刻,他毅然决然以身化墙,为守护人民群众安全与洪水斗争到底……”近日,第78集团军某旅读书演讲活动现场,警卫勤务连政治指导员黄含笑深情讲述革命先烈们勇斗洪魔的英
  • 武陵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送法进校园

  • 常德日报记者 李张念 通讯员 陆珊珊 文/图 近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武陵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来到常德市常英学校,为该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