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武城:由“入土”到“入堂” 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引领文明殡葬新风尚

日期: 来源:闪电新闻收集编辑: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5日讯 近年来,德州市武城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惠民利民作为殡葬改革工作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群众“看得见、用得好”为具体标尺,高标准建设农村绿色公墓及骨灰堂,使骨灰由“入土”到“入堂”,节约了土地,减轻了村民的负担,农村传统祭祀风俗也在向文明低碳祭扫转变。

每逢清明前后,在广大农村地区总能看到人们到各自祖坟前祭祀,这时烟雾缭绕,鞭炮声此起彼伏,可是在德州市武城县郝王庄镇草屯村却没有这样的场景,村民们祭奠亲人都往一个地方——“骨灰堂”。

武城县郝王庄镇草二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陈书辉告诉记者:“草屯纪念堂是草一草二两个村共用的,2020年开始启用,启用以后村里去世的老人火化以后骨灰都放这里边,截止到现在有三十多个人,启用以后彻底改变了土葬埋坟的老习惯了。”

郝王庄镇草屯村纪念堂于2020年7月份投入使用,包括骨灰堂、殡葬服务中心等附属设施,能够满足附近村庄近二十年的殡葬需求。

此外,村里还对白事办理流程进行了改革,制定了《殡葬改革八条》、《红白理事会章程》等规章制度,内容涉及“禁止雇吹鼓手,改为奏哀乐”、“取消酒席,一律吃大锅菜”、“取消跪拜,改为三鞠躬”、取消谢孝等内容。

草屯村纪念堂的建设使用只是德州市武城县殡葬改革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城县将惠民利民作为殡葬改革工作立足点和出发点,高标准建设农村绿色公墓及骨灰堂,截至目前,全县36处农村绿色公墓(骨灰堂)建成并投入使用,迁移坟墓达3500多座,绿色殡葬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绿色殡葬理念正深入人心。

武城县民政局党组副书记耿青涛表示:“殡葬改革不仅是一本‘经济账’,更重要的作用是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下一步,武城县将继续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对已建成农村绿色公墓(骨灰堂)强化监管措施,确保规范、安全运营。同时,不断加强丧葬扰民、违规建墓、乱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的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切实把殡葬改革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闪电新闻记者 苏孟雨 德州台 周荣真 武城融媒 郭凯 报道

相关阅读

  • 墓碑刻个字就要一两千元?别拿哀思谋暴利

  • 修墓坐地起价?墓地“延伸服务”不应暴利墓碑刻个字就得一两千元,墓碑石材不同差价高达3000元,换个“墓基”要价在1990元到8160元不等……清明节前,记者在一些大型墓区调查发现,无
  • 中国最年轻的入殓师,16岁入行

  • 近年来,随着《人生大事》、《三悦有了新工作》等影视作品的热播,从事殡葬行业的年轻人走入了大众视野。当殡葬成为越来越多95后、甚至00后的职业选择,年轻人正尝试用新思路,打破
  • 谷城:深化殡葬改革 以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周龙 唐少泓)近年来,谷城县坚持城乡统筹为基础、移风易俗为导向、公益惠民为激励、节地生态促振兴的发展思路,持续深化新时代殡葬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现代
  • 有风来丨一位生命礼仪师的清明节

  • 潮新闻 记者 严粒粒杭州市半山公墓清明时节的细雨中,我在杭州半山公墓见到了“95后”生命礼仪师韩超。他是个专业的“学院派”。母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个创建殡葬
  • 高青县和店村建纪念堂50年无土葬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董振霞 通讯员王依娜 马潇逸“我们村已经50年没土葬了。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亲人忌日,无论是在家的还是在外的,全村人祭奠的去处只有一个——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