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承先贤衣钵 开自家面目——雷长安先生书法印象

日期: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收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

  雷长安艺术简历

  

  雷长安,汉族,中共党员,1949年生于陕西大荔,1987年从部队转业至西安音乐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族书画院常务理事、三峡书画院特聘书法家、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陕西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书画家、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研究员、西安市现代书画研究会会长。其作品被国务院机关事务局、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等诸多馆院收藏。

  

■高建群

  

  雷长安先生年长我几岁,他是大荔人。大荔这块地面,我十分地喜欢。男人们有英雄气,豪爽、粗线条,见人就粗喉咙大嗓子地表白,不设城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条有名的河流,在这里交汇,一条是横贯陕北高原的北洛河,一条从陇东高原流下来,横穿关中平原的渭河,一条则是从晋陕峡谷跌宕而出的黄河。

  

  书法家雷长安先生,我认识他大约快三十年了!当年省文联组织一些采风慰问活动,他常来参加。站在一张四尺宣纸前面,一手叉腰,一手挥笔,一路大写。有时候,写着写着还吼两句秦腔。我说雷老师,你的字写得好,秦腔也唱得好。老雷说,在部队当过宣传专干,样样都得会一点。他还说,哪一天,我把二胡也带上,拉给你听。

  

  雷先生要办一个书法展,集几十年来创作中的精品,组织一次汇报展览。另外,还要出一部名曰《雷长安书法艺术》的厚重之作。雷先生找到我,说是当年答应过他的,他办书法展,我来给剪彩,他要出书,我给写序。

  

  此一刻,这部集雷先生大半生心血的《雷长安书法艺术》一书,就放在我的桌前,墨迹淋漓,纸香扑面。于是乎我点燃上一支烟,沉吟片刻,打开这本书。

  

  真草隶篆行,能看出雷先生在书法形式美的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践行。我问雷先生,你师承谁呀?他回答十二个字“:认准一家,走通诸家,遂成自家。”他又解释说:“以碑帖为师,以古人为师。”

  

  这部书法集,我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细细地学习了一遍。中国的方块汉字,在雷先生笔下,虎虎生风,各呈其态。四米三高、十八米宽的十八条屏《沁园春·雪》,是书法家十二年前在北京军博举办书法展时的压舱石,这次也收入书法集中了。我展开来读,大气象呀!

  

  另外,他的小楷写出的《圣教序》《长恨歌》《归去来辞》,细针密缝,洋洋洒洒,显示了书家浑厚的文化底蕴和腕下功力。

  

  我还喜欢他的《春江花月夜》的行书用笔。中国的书法,魏碑时期上承汉简皇帛,将书法艺术推到一个个性张扬的高度。继而又下启二王。我曾经在绍兴的兰亭逗留过几日,揣摩这兰亭序的用笔奥秘,最后发现,它其实是将魏碑的那种用笔,削去其势,粗粝处打磨得光滑一点,戾气过重的地方变得平和。

  

  书法是一个很难捉摸的艺术,很多时候其实是感觉在指引,或叫跟着赶着感觉。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赖有一代一代书家的努力,赖有历朝历代留下那么多的典籍,可为参照物。

  

  “承先贤衣钵,开自家面目”,是我为《雷长安书法艺术》的出版最想说的一句话。链条不会断,链条具有延续性,今天的书家,是在先贤的千年烛照下,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这是今人的福分,而艺术是没有顶巅,全赖一代接一代的攀登。长安画派说他们的艺术创作原则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他们这些话,不是虚词,而是真正的心得之见。传统告诉他们什么是高度,生活则告诉他们笔墨当随时代。

  

  祝贺雷长安先生书法集的出版。

  

  祝贺雷长安先生书法展的举办。

  

  今天是壬寅年立冬后的第一日。此一刻说起艺术,总给人一种融融的暖意。

  

  (高建群: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春雷响万里 翰墨舞长安

  

■禾田

  

  长安是我的仁兄,二十余年交往,情投意合,称兄道弟。前几天,应人之约给雷兄写篇文章。我说,您这不是让我鲁班门前抡锯斧,雷府堂上耍笔墨吗?上阵父子兵,还是让史雷鸣写吧。史雷鸣是何许人?史雷鸣乃仁兄嫡长子,年轻才俊,集诗人、画家、哲学家、建筑学博士于一身。说雷鸣的目的是想说仁兄诗书传家远,笔墨继世长,教子有方。或许是避嫌的缘故吧。

  

  我这个闲人接到指令,犹豫再三,友情难违,只好伏案冥思苦想,权当在李时珍门前卖中草药。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写多才多艺的仁兄非常困难。他才广艺深,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诗书画印无所不通。板胡拉得高亢与深沉齐鸣,激昂共细腻一色。埙吹得声浊而喧喧在,声悲而幽幽然。仁兄是书法理论家,谈到音乐与书法的关系时,他说,音乐是有声的书法,书法是无声的音乐。书法通过抽象的、流动的、线条之间纵横交错的搭配,以及或徐缓,或疾快,或浓郁,或枯润的运笔节奏感,使字里行间呈现疏密、虚实的变化,在宣纸上谱写出一首首风格迥异的乐曲。正如音乐通过有限的音符组合成无数优美动听的旋律一样。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受他的影响,我在看他写字时,宛若聆听了一曲美妙的音乐,而在听他弹奏乐器时,仿佛品读了一幅酣畅的书法。仁兄告诉我们,音乐虽然无具体词义,但它是一种抽象的特殊“语言”,可以比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更为丰富,更加具有表现性、再现性、抒情性、造型性、描绘性、象征性、模拟性、流动性等属性。中国书法艺术是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既具象又抽象的线条艺术,是我国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在艺术世界中,各姊妹艺术之间先天存在内在的亲缘关系与奇妙的“异质同构”现象。

  

  在当前各种“大师”排排坐,无边“著名”滚滚来的喧嚣年代,仁兄身居陋室探笔墨,三尺书桌写孤傲。他的孤独与广博,偏执与傲慢,任性与才情,使他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砚田墨海之中,享天地之精华,育万物之灵性,鹅咏天歌稚趣真,挥毫墨海寄情深。仁兄是书法实践家,每天洗砚临池,挥翰成风,坚持不懈,不分春夏与秋冬。甲骨篆籀,烂熟于心,提笔创造,浑然天成,习二王帖,临百家碑,入木三分,神型兼备,其笔力功底之深,文化积淀之厚,确实令我敬佩。他的书法流露出古朴与典雅,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美学的意识,装饰性强,美感十足,从而成为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书法典型。我以为,书法观念更新是历朝历代书法家自由的体现和个性的发挥,正是一代又一代书法更新的出现,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书法传统。


  

  平心而论,仁兄的书法真草隶篆行五体兼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行见长。经过长年的书法探索与实践,他的书法融篆籀之奇趣与圆润,存隶书之浑厚与飘逸,汇魏碑之朴拙与奇伟。书法作品重心平稳,参差错落,疏密匀称,枯湿相宜,心到笔至,一气呵成。仁兄的笔势顺传统而来,背教条而去,恪守传统而不一味泥古,蹊径另辟,横竖变化丰富,浓淡大小有度,骨力挺拔雄健稳重,多有创意少有束缚,真率简朴不失法度,表现出一种大智若愚、归朴返真的审美意境,形成了雄浑大气,端庄厚重、典雅隽秀的美学风格。


  

  仁兄才情繁茂,不仅能软硬兼施,还能左右开弓,显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娴熟的书写能力。纵横纸帛,墨落虎卧,笔起龙跃,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既令人震撼又令人叫绝。然而,让我最敬佩的是他对书法艺术的创造和贡献。独树一帜的“针书”是谈论仁兄书法无法绕过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仁兄因病住院,无法写字,令一个视写字为生命的“书痴”焦虑万分。在输液过程中,他突发奇想,萌发了用针头写字的念头。广义上讲笔是人类书画的工具,有才者遍地都是纸,爱书者万物皆是笔。仁兄广博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索欲和浓厚的书法情怀,促使他反复钻研“针书”针头的大、小、直、曲,苦心探索针书颜料的畅、滞、快、慢,精心实验针书用纸的渗、溢、光、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坚实的毛笔书法基础上,蹊径另辟,不仅独立发明了一种书写工具,而且自创了一种书法形态。“针书”渗透着中国书法文化的血脉,融合硬笔与毛笔写字的精髓,仁兄用新的书写工具和新的书法形态,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书法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创新精神和美学价值。1995年经专家论证鉴定,获国家发明专利。他灵活自如地运用“针笔”,刚柔相济、筋力丰满、酣畅洒脱,提按转折彰显传统书法之技艺,藏露显隐颇见现代艺术之精神。行文至此,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读先贤的书,临祖宗的帖,以后,我们的子孙把我们当成祖宗时,我们给他们留下了什么?读旧书临旧帖,上可以对得起祖宗;读新书写新书,下能够对得起子孙。

  

  尽管仁兄年过古稀,但是书法的雄风仍在,童趣不减,字体愈发硬朗端庄,笔法愈发筋道精妙,结构愈发舒展奇巧,墨法愈发浓淡自然。巨笔擘窠,鸿篇巨制,奇伟磅礴,气势恢宏,将霸气、稚气和雅气融为一体,毫不客气地将俗气、匠气与草气拒之门外。


  

  仁兄为人谦和低调,其实他的书法作品早被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黄帝陵、岳阳楼、黄鹤楼、仓颉庙、王铎博物馆等重大馆院收藏或刻碑。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社分别授予他“东方之子“”共和国专家”称号。

  

  仁兄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像所有的成功男人一样,他的背后站着一位思想敏锐、动作麻利的女人。那位女人就是史大姐,她是仁兄的“智多星”。

  

  (禾田:现居北京,曾任教育部全国书画等级考试主管,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


相关阅读

  • 科研教学齐发展 不负人生好风光

  • ——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金成浩教授  作为一名教师,他初心不改,潜心育人,三尺讲台上,挥洒的不是汗水,而是真情;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
  • 济宁面塑艺人陈庆榜:巧手捏面塑 指尖传非遗

  • 面塑,是指用面团捏塑成花、鸟、鱼、虫、景、器、人、物等各种造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济宁有位“85后”面塑艺人陈庆榜,生于孟子故里邹城,自幼
  • 寻访利川羊倌张阳寿

  • 那个心花怒放的上午,我从武汉出发,踏上了寻访羊倌张阳寿的旅途。张阳寿对于我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故人”,因为我关注他的事迹已有三四年之久;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未能
  • 韩腊柱和他的请柬收藏

  • 曾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韩腊柱,过去经常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各界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参加活动的请柬,于是,他做了一个有心人,把这些请柬都进行了收藏。他的这些藏品中,有江苏重点工程的开
  • 【有艺思】戛纳美学天花板,《小行星城》来了

  •   夏天来了,戛纳也来了。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于16日晚在法国南部城市戛纳拉开帷幕。在被混沌现实压得喘不过气的当下,我们需要电影,在一个得不到宽慰的年代,电影,是普通人的最
  • 散文丨老房子

  • 吴桂元我昨晚又梦见父亲和父亲的老房子了。梦中父亲笑眯眯地在老房子的东侧橘子树下喂养着鸡群,鸡群在父亲身边欢雀地争食,我和姐姐、哥哥们在旁边追逐嬉闹。我梦中醒来,开灯往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承先贤衣钵 开自家面目——雷长安先生书法印象

  •   雷长安艺术简历    雷长安,汉族,中共党员,1949年生于陕西大荔,1987年从部队转业至西安音乐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族书画院常务理事、三峡书画院特聘书法家、陕
  • 国防教育“零距离”

  • 近日,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600余名师生受邀走进解放军驻洛某部,开展“感悟爱国情,筑梦少年志”研学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观看了战士们的军事科目展示、叠被子比赛,参观了地震救援模
  • “5·19中国旅游日”,康巴什准备好了!

  • “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已陆续开启 想知道去哪玩? 看这!“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康巴什处处是惊喜异彩纷呈、目不暇接带上你的家人或朋友来康巴什感受红火热闹来 源
  • 河南沈丘:加强科学麦管 冲刺优质高产

  •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洪驰 通讯员 肖飞2023年5月15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周营镇欧营村一处千亩优质小麦高产示范方内,整齐硕大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煞是喜人。植保技术员正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