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吴佳骏:我的远行,亦是归途

日期: 来源:中国妇女网收集编辑:中国妇女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近日,青年作家吴佳骏的大地行走散文集《行者孤旅》,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作者以独特的叙事和诗性的语言,将多年来融入大自然的所思所感记录成文,字里行间散发出宁静、和谐之美,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大地的伦理关系。这些文字多为即兴观察,即兴书写,每篇文章都能看见一个行走的人与天地万物碰撞的思想火花。如何在行走中感悟大千世界的美好?又是什么力量让作品富有哲思?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对话吴佳骏,畅谈那些行旅中的遐思与体悟。

    对万事万物怀有敬畏之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您的新书选择“行者孤旅”作为书名,包含着怎样的考虑?

    吴佳骏:这些年,我去过一些地方,或因公事,或因私事。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群人。去过之后,眼有所见,情有所动,心有所想,总不免会写下一点文字作为纪念。在我看来,人终究是孤独的,但是在孤独的世界中行万里路,也能开出万千繁花。因此我选择了“行者孤旅”作为书名,以表达这些年行旅的内心感受。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我注意到,这本散文集大多是在写景状物、借物言志,在您看来,《行者孤旅》中与您以往的散文集有什么不同呢?

    吴佳骏:这本散文集收录书中的文章均不长,短则几百字,长则数千字,大多是一气呵成。因此,相较于我以往的散文,这批作品可能显得自由、随性一些,更像是散文的“毛边”。

    看似书中文章都是在写景状物、借物言志,实则却是在记录我的体悟和遐思。我通过这种方式来对自我进行梳理和“擦洗”。我看山看水,看花看草,根本上看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双脚朝外走,思绪却在朝内走,这种相向而行的步调,给了我另一种思索的空间和弹性,让我明白了此前许多没有搞明白的困惑。也许,唯有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中去,才能做到真正的超脱,也才能对万事万物怀有敬畏之心,并深刻认识到人的渺小和伟大,局限性和创造力。当一个人走的地方多了,他的视野方才宏阔,心胸方才宽广,思考方才深邃,才可能对未来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以独立的姿态认真地活着。行走在路上的人,不是跋涉者,便是归乡者。出发和回归,不是同一条路,又是同一条路。故许多时候,我的远行也是归途,归途亦是远行。

    女性的力量是勇敢无私的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行者孤旅》虽然主要是在写“行走”和“行思”,但我注意到,您主要还是在洞察人心和人性。尤其是关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多次在您的文章中出现。看得出您对女性是充满尊敬与关怀的,这和您的家庭背景或成长经历有关系吗?

    吴佳骏:的确有关系。就一个作家而言,童年经验早已完成了对其终身写作意义的塑造。我的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没有太多文化,但她在我的记忆和印象中,身上朴实、勤劳、包容的品质是闪闪发光的。我的家族中女性比较多,有六个姨妈,四个姑妈。从小到大,她们带给我的人性光亮和生活启悟都影响着我的内心状态和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加坚韧的力量,她们或许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在遇到人生的命运波折和重大问题时,往往是那么勇敢、有力和无私,这也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文学写作,让我更多地关注女性的命运与力量。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书中有篇文章,叫《与夜色一起散步》,是对当代男女婚姻、道德、幸福等问题的思索,你是如何想到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探讨和揭示这些社会问题的? 

    吴佳骏:这是一个波诡云谲的时代,生活方式的瞬息万变,带来了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当下的年轻人在对待择偶、结婚、生子等问题时,不可能再完全重复父辈们轨迹。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开放,认知超前,希望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少一些束缚和牵绊。这些新新人群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不断进步、观念更加包容的表现。只是,在这种个性张扬的生存环境之下,人该如何去坚守原则和底线,又该如何去提升自我修养和人格境界,追求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婚姻观,恐怕是需要大家长久思考的问题。我只是把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诉之笔端,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正视罢了。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行者孤旅》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您对创作的热爱。能否谈谈您的文学之路是如何开始的?您最近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吴佳骏:我的创作之路并非一路平坦。最初,我曾在一个小县城做初中语文教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伏案写作。作品完成后也不知该向哪里投稿,便去报刊亭翻阅文学杂志,照着上面的地址寄去稿件,但都石牛入海。但我依旧坚持写作,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直到2004年冬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她是《青年文学》的编辑,说要采用、编发我的一篇稿件。没过多久,我的处女作《飘逝的歌谣》就刊登在2004年第12期《青年文学》上。从此之后,我的作品就发表得越来越多,被收录选本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从第一篇作品刊登出来,直到今天,已经过了整整20年。

    我目前正在替出版社策划一套“中国散文60强”丛书,遴选从改革开放后到2023年之间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60人,分别为他们出版一本书。相信这套书对当代散文的成果展示是有特殊意义的。同时,我还在写一本关于当代散文的评鉴书稿,其中有我长久以来对散文现象和创作现状的思考,此书有望在明年初问世,希望读者能像喜欢《行者孤旅》一样,喜欢我的每一部作品。


相关阅读

  • 城市英雄 70期 | 从商业摄影到“心灵捕手”

  • 大学本科学金融的她,上学时却在设计师集成店卖自己设计的背包,在2007年的时候,定价就超过了300元。大学毕业后,她成为炙手可热的独立摄影师,约她拍照的人至少要等1个月,而她一天的
  • 如何看待道德顿悟?

  • 编者按:我们的道德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结合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我们更容易获得道德顿悟,审查、消除一些僵化的信念。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推动自己的道德观向崇高的方
  • 她有一双只讨好自己的眼睛

  • 01今天,我想聊聊一群玫瑰一样的女性。起因是最近在看《玫瑰的故事》,改编自亦舒小说的新剧。看刘亦菲 5 集换了 32 套造型,喜欢穿彩色衣服,喜欢包包和美甲。恋爱也谈得高调。和
  • 山东援疆教师面向岳普湖县开展英语专题讲座

  • 喀什台 记者 吾不力卡斯木姑再努尔 报道 近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及科学的语言学习方法,充分发挥
  • 当你读懂“追蛇定律”,中年危机就过去了

  • 心理学上有一个“追蛇定律”。讲的是一个人被毒蛇咬伤后,第一时间不是去处理伤口,而是拿着棍棒到处追着蛇跑,定要打死它才罢休。生活中,我们在遇到突如其来的糟心事时,经常耿耿于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吴佳骏:我的远行,亦是归途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近日,青年作家吴佳骏的大地行走散文集《行者孤旅》,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作者以独特的叙事和诗性的语言,将多年来融入大自然的所思
  • 广州:电动车、自行车进公园可处200元以下罚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获悉,6月17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表》(《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广州市公共休闲
  • 沐清风 游龙江|万朵芍药花竞芳菲

  • 眼下,在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小红旗营子村,一片赤芍花苞绽放,盈香绕鼻,悦目怡情。近年来,小红旗营子村鼓励农民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绽放出“美丽经济”。(视频由黑河市爱辉区融媒
  • 沐清风 游龙江|汤原生态之美

  • 走进森林公园,观林海、听松涛,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绿色生态带来的惊喜与惬意。(视频由汤原县融媒体中心李贺和何昕琳提供)来源:龙头新闻
  • “亦舒女郎”毋须任何人来光照

  • 亦舒的作品自然有她的局限性。放在今天的眼光中审视,免不了有些落后和腐朽,但女性自尊自强的精神内核永远不会过时。“亦舒女郎”,“她已毋须任何人来光照她,她本人已经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