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武陵文化】辰溪燕尾龙舟

日期: 来源:掌上怀化收集编辑:掌上怀化

掐龙船。(杨诗平 摄)

“五月五日端午至,天下龙舟出水来。”

在端午节划龙舟,是中国民间的一大传统习俗。但是辰溪人却习惯过大端午,即过“五月半”。无论是沅江还是辰水两岸的民众,都是在农历五月十五日左右划龙舟。

龙,神秘的动物。

龙舟,远古的记忆。

划龙舟,又称“扒龙船”。辰溪黄溪口的燕尾龙舟,可称为“群龙之首,众舟之冠。”燕尾龙舟,它不但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审美造型,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研究辰溪七姓瑶的起源和当地汉瑶文化的融合,及民俗文化的变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燕尾龙舟,以辰溪龙头庵为基点,盛行于黄溪口、仙人湾、中方的铜湾、铜鼎和溆浦的大江口三县六镇。尤其以每年的农历 5 月 12 黄溪口和农历 5 月 13 龙头庵的龙舟赛事,最是热闹非凡,盛况空前。这是一场从陆地到水面的朝圣活动,气势超凡的磅礴,场面震撼而雄阔。在此起彼伏的强劲号子声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黄溪口人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和粗犷率性的彪悍民风。

扒龙船对于黄溪口人来说,这是一个“户户参与、人人娱乐、全民狂欢”的盛大节日,这是一种深入骨髓,渗入血液的虔诚民俗活动。甚至龙头庵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之说,可见扒龙船对黄溪口人的意义。

岸上的欢呼,气吞山河;舟中的呐喊,排山倒海。 “以生命为舟,以热血为桨。”用激情燃烧起一河对生命的永恒礼赞。


辰溪境内的沅江,上起铜湾墩子,下止大江口虎皮溪。

在没有修电站之前,龙头庵的坡岩潭,黄溪口的白泡潭,仙人湾的仙李潭,都是最适宜划龙船的江阔水平之处。

黄溪口的龙舟是“猪嘴、蛇身、燕子尾”造型。龙船一共有30多眼舱,长约30米,最宽处1.5米左右,上船人数约50至60人之间。其中桨手满位48人,挥头旗者1人,舞腰旗者 1 人,锣鼓手各 1 人,收红记账者 1人,双唢呐手1人,艄公2至3人,船尾还有炮手一名(以前放铁铳),另卧船头者3人。

挥头旗者,手执两面三角形,威风凛凛地立于船头,地位突出而至关重要,是整个龙船的灵魂人物和总指挥。他通过手中的旗语,指挥锣鼓手的节奏和艄公的方向。如旗手左右单舞,表示“停划”,旗手慢慢叉花舞,则表示“慢划”,旗手用力上下左右快舞,则表示“急划”……

舞腰旗者则立于船中间,根据头旗的快慢舞动腰旗。通过身体一扭一摆的夸张节奏和山鬼一样的纵情嚎叫声,配合锣鼓为船员攒劲助威。

鼓手则位于引水舱起的第20舱,根据头旗的旗语进行“紧鼓、慢鼓、息鼓”。通过急骤有力、轻重缓急的鼓声节奏,使桨手把握船行的速度。

锣手则位于鼓前一舱上, “锣随鼓声,鼓紧则锣急,鼓缓则锣慢。”根据锣鼓声的节奏,伴随着一声声高亢豪迈,强劲有力的“呀嗨、呀嗨……”的号子声,桨手们的动作才能够起落有致,整齐划一。

而双唢呐手则于尾舱中欢吹《龙船调》助兴。而至关重要的艄公则立于船尾,掌握着龙船的航向,控制和调整龙船的“开船、靠岸、掉头、正航”。

最为精彩之处,是蜷卧在船头上的三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威猛大汉。实质是两船比赛时,双方比力气、比快慢、比智慧并进行激烈交锋的重要角色。

当两船头并齐时,双方便开始了“掐龙舟”。这是肌体与力量的展示,双方施展“箍、掰、推、拉”等手上动作,阻止对方的船前行,然后再突然一下子推开两船头。头旗手马上指挥鼓手紧鼓,桨手们拼命呐喊开划。当船头超过对方龙船头一米左右,就算赢了一局。如果船身过半,会认为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是不允许的。

燕尾龙舟比赛,既要分出胜负,又要充分尊重对手。真正体现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竞技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展现了燕尾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与众不同。


院子,是中国人诗意的栖居。

龙舟,也是一种历史与血脉的传承。

黄溪口燕尾龙舟,是以同一姓氏的院子(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由每个院子里面有威望的头人组织的民间活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的继承,表示宗族的血脉相连,表明生命基因的延续。

燕尾龙舟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和浓厚的姓氏文化特色。它表达出个体生命意识和家族亲缘关系的传承,形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家族亲和力与凝聚力。

燕尾龙舟,按宗族姓氏的不同,各自将龙船尾巴染上不同颜色的花纹来区分。船员的服装颜色也基本上跟船尾巴相一致,甚至连划龙船的木桨、艄桨以及打锣鼓的棒槌,也按船尾巴的花色进行装饰。

比如,米姓人的龙船是红尾巴,萧姓人的龙船却是黑尾巴,谢姓人的龙船是花尾巴,许姓人的龙船则是黄尾巴……

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塘冲米姓人的龙船,则是白尾、白身、白旗。相传该村最初做了新龙船,刚完工准备下水前,龙舟总头人去世了。后为纪念其功德,故独以白色为标志。

不同宗族和姓氏的龙船,就是头旗和腰旗也都有自己的专属颜色。比如,赤岩湾和萧家用青旗,南家坊人和长田用黄色,中溪口用蓝旗,九家和大村都是用红旗……

浩浩荡荡的龙舟队从各村赶来, “黑、黄、白、金、红、绿……”等各色“姓氏旗”迎风飘扬,在宽阔的沅江上一字排开。队列严整,井然有序,气势雄浑,如一支支蓄势待发的战舰,场景壮观。

锣鼓阵阵,鞭炮声声,人声鼎沸。人们期待执掌激情之桨的勇士们劈波斩浪,以生命蓬勃的姿态和勇者的魄力,让一条条水上蛟龙,掀起一江沅河的波澜。


为什么会流传下扒龙船的习俗呢?

有人说端午节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人说扒龙船是民间的一种水上操练,还有人说扒龙船是祭祀河神……

据《中国文物》刊载,辰溪贝丘遗址出土的一个精美褐色陶钵,钵体边上刻画着一组“方头龙舟”图案(船头较宽,便于躺卧的人活动竞技),舟头之人互比赤手技能,即“掐龙舟”。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龙舟图案。

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进行碳 14 测定,该遗址距今已有6800多年。这说明在辰溪沅水流域的先民,在远古就有扒龙船的习俗。

可见辰溪扒龙船的风俗习惯,是多么的历史悠久和源远流长了。

黄溪口的龙舟文化,保留着最古老,最完整的龙舟仪式。它包含“祭祀、下水、比赛、上红、上坡”等完整过程。

它也不仅仅是以竞渡为目的,而是更加注重整体的龙舟气氛,它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整个河岸上的观众欢呼声和河面上龙舟中健儿的呐喊声响彻云霄的时候。沅江、人群、龙舟,彼此呼应,浑然一体。桨急荡、舟激进、人欢腾,一只只燕尾龙舟,在水面上凌波而行,驰骋出一河生命的激情。

待得龙船上了岸,安卧于龙船亭子内,一年一度的五月半划龙船活动便宣告结束。锣鼓声和双唢呐早已戛然而止,可是人们依然兴高采烈,意犹未尽,只盼来年。

(王松 米承实)

(原载于7月11日《怀化日报》3版)


相关阅读

  • 余杭区五常街道:美丽河道流淌出幸福生活

  • 余杭五常街道地处杭州市城西科创大走廊腹地、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东拥西溪湿地国家公园,西临梦溪水乡,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在这片24.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着31条河道和398个小
  • 迎亚运:劈波斩浪,竞渡“狂飙”

  • 7月9日早晨,“迎亚运 享健康”2023年宁波市全民龙舟联赛(鄞州区云龙站)暨“宁波园林杯”云龙镇龙舟联赛鸣锣开赛。除了来自云龙镇机关、各村社的17支常驻队伍之外,176名来自全
  • 城乡文明融合发展,展现“龙舟竞渡”新气象

  • 东莞+2023-07-09 18:28:58今年夏日东莞更“火热”:在两岸的呐喊助威声中,江河上的队员们奋力挥桨逐浪,赛龙夺锦;东莞“龙舟月”的盛况被全网传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也纷纷聚
  • 酷暑,难抵龙舟“劈波斩浪”

  • 视频:胡龙召7月9日早晨,“迎亚运 享健康”2023年宁波市全民龙舟联赛(鄞州区云龙站)暨“宁波园林杯”云龙镇龙舟联赛鸣锣开赛。除了来自云龙镇机关、各村社的17支常驻队伍之外,17
  • 又逢重五

  • 两千多年来,在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中,端午不仅是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延续,更是时代精神的刻画和延展◎吴松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本文责编/张蓓蕾“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 2023年湖北省龙舟公开赛(黄石阳新站)圆满收官

  •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通讯员 向能来 饶正茂和舟共楫穿涛谷,金鼓齐鸣逐浪头。7月8日至9日,2023年湖北省龙舟公开赛(黄石阳新站)在阳新县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圆满收官,来自武汉、黄石
  • 竹里青神赛龙舟 五湖四海来聚首

  • ——2023年四川省“百舟竞渡龙舟赛”眉山青神会场活动掠影蓄势待发。一鼓作气。奋力划桨。你追我赶。齐头并进。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永亮龙舟聚首。势在必得。围追堵截。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武陵文化】辰溪燕尾龙舟

  • 掐龙船。(杨诗平 摄)一“五月五日端午至,天下龙舟出水来。”在端午节划龙舟,是中国民间的一大传统习俗。但是辰溪人却习惯过大端午,即过“五月半”。无论是沅江还是辰水两岸的民
  • “编织”新生活,“琢磨”守初心

  •     方寸之大的一块石章在匠人游刃有余的篆刻下,展示出汉字的姿态万千;纤薄的竹篾经巧手编织,成为一个个纹样复杂的竹制工艺品;粗糙的木头也能在凿刻之后,变身精巧的建筑木雕
  • 【中国航海日】踏上这条海岸线,即刻启程→

  • 指导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检察日报社特别鸣谢辽宁省大连市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检察院福建省东山县检察院广东省台山市检察院海南省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