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农田里的环保“新衣”—石楼灵泉镇板桥村推广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

日期: 来源: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收集编辑: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六月里的石楼,芳草葳蕤、绿韵盈心。近年来,石楼县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石楼县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石楼县灵泉镇板桥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有机旱作农业是指在水资源缺乏、难以发展水利的地方,从实际出发采取的一整套旱地农业高产稳产的配套技术。

芒种时节,走进板桥村,广袤的田野里,铺膜机哒哒作响,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种新型地膜不仅环保高效,还能保温保墒,更有出色的防虫压草功能,相较于传统的地膜,在种植过程中省力省时、省心省事。”种植户张兰锁高兴地说。

正在田里铺设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板桥村迎来了一场农业绿色革命,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得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以前种一亩谷子只能打个五百多斤,说实在话,经济效益不高。经过铺降解膜以后,一亩地能增产三百斤,算下来一亩地能打八百多斤谷子,甚至可以突破一千斤。”张兰锁继续说道,“谷子种子俺今年试种了晋谷21号,这个品种的谷子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不愁销路,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

板桥村因地制宜,加大并持续调整作物结构,使旱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村支书张福全告诉记者,“旱作农业的好处就是保温、保水、保产量。今年我们村采取集中连片种植模式。破除田埂,将碎片化的农田集中起来连片种植,减少了田间小路、垄埂、水渠等基础设施占地,大地块规划整齐,方便了农业机械进田操作,可以及时获取和实施先进农业技术,并有助于降低农药、化肥的成本。”

石楼县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近五分之一,干旱少雨、山高沟深导致的高成本、低产量是其农业发展的劣势。在推广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后,病虫害少污染少生态好,原来的劣势已然变成优势。(记者 王洋 通讯员 许文悦)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阅读

  • 科技赋农 “冻”力十足

  • 仲夏清晨,一筐筐刚从田地里采收的小葱、甘蓝、火龙果等蔬果被运输到山东鲜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鲜康农业)的生产车间,经冻干技术处理后,冻干火龙果、冻干小葱、冻干甘蓝等
  • 甘肃渭源:高原夏菜种出村美民富新光景

  • 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制定发展“三川三河”经济产业带建设,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以标准化生产管理,不断做活精品蔬菜“
  • 美景,美食,记录美好“狮”意

  • 在青春的校园里,让我们一同踏上一段充满惊喜的旅程。让这只萌萌哒小狮子成为你的专属伙伴,它会带你穿越花海,品尝美食,欣赏夕阳下的荷塘月色;它会在树荫下等你,和你一起仰望蓝天白
  • 韵味!大通湖区这场新农人的田间音乐会好热闹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4日讯(通讯员 胡小清)啤酒、烧烤加音乐,6月13日晚,在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宏硕生物无人农场云控制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正在进行。20多名年轻
  • 石龙洞村:土豆变“金豆” 沃野好“丰”景

  • 初夏时节,走进鹤峰县石龙洞村,一个个现代农业大棚整齐排列,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土豆花儿开得正艳,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产业图景。近年来,该村坚持产业先行,深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
  • 寨里河镇: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   六月的村庄,天空湛蓝如洗。记者走进莒县寨里河镇龙湾樱桃采摘园,穿过樱桃林,苍翠一片。  “我们村原本土地比较零散,村民种地的积极性也不高,部分耕地都成了撂荒地。自从龙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恭王府非遗演出季”精彩上演

  • 近日,第十七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举办。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中国昆剧古琴
  • “桥”见绍兴

  •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回忆。淡淡的叙述中,一个“桥”字,便把水乡的况味勾勒出来了。绍兴是水乡,水乡
  • 男人的枕头,为啥那么黄?原因竟是……

  • 大象新闻记者 马骏想象一下,你正在参加一个盲猜游戏,面前放着两个枕头,一个属于男人,另一个属于女人。你只能通过观看来判断······是的,你猜对了!那个泛黄、油光发亮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