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让非遗添彩精雅生活——恭王府博物馆积极做好非遗保护传承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前不久,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主办的“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及音乐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恭王府大戏楼举办。主办方还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了展现征文大赛成果的“阅见非遗”光影展。

今年适逢恭王府博物馆创建40周年,恭王府博物馆推陈出新,以非遗为核,以演出季、展览展示、征文大赛等为器,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精雅文化生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尚化、国际化、多元化的有效路径,成果颇丰。这一展览是恭王府博物馆积极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体现。

“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的演出现场 恭王府博物馆 供图

可看可听 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

民族风十足的歌曲《如约》《窗花》《花轿行》,还有《炽热月光》《一梭千载》《守一人》等网络文学作品……本次大赛参赛作品涉及京剧、木雕、造纸技艺、狮舞等127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网络文学一等奖作品《我本无意成仙》的作者“金色茉莉花”说:“作品里的木雕、二十四节气等元素,是我将旅途中的一些见闻搬进了故事里,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非遗的丰富多彩与蓬勃生机。”

在“阅见非遗”光影展现场,音乐作品获奖作者之一、高二学生刘雨函说:“我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音乐编曲,对中国传统音乐情有独钟。我这次创作的音乐作品中特意使用了唢呐,希望通过音乐,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加入保护非遗的工作中。”

“大赛启动后,涌现了大量体现非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网络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说,创作者将所见、所闻、所想凝练于文字中、流淌于音乐中,用精彩故事赋予非遗崭新颜色,用和谐韵律唱响非遗当代声音,使文字和音乐都成了探索与展示非遗的强大力量。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将非遗和网络文学形容为一对“穿越时空的知己”“双向奔赴、双向成就”。“网络文学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年轻人之间的桥梁。我们要走出一条数字化、年轻化、IP化的文化传承道路”。侯晓楠说。

恭王府博物馆今年的展览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即以“梳理历史、展望未来”为目标,在立足线下主阵地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数字文物”,开辟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模式。此次大赛的成果之一“阅见非遗”光影展对获奖作品及所描述的非遗技艺,以“文+物”的形式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现,就是以将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文化产业的生动呈现,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体验。

好戏连台 演出季迎来青春力量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夜,在恭王府大戏楼里,又一次传出悠扬古曲、婉转琴歌。“古琴名家名曲与琴歌专场音乐会”拉开了第十六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的帷幕。这场音乐会旨在庆祝古琴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

“古琴有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但没有任何一个时候像过去这20年一样,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以及前所未有的发展。”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说。

总计9天的演出季由5场古琴和4场昆曲演出组成,恭王府博物馆尝试把曾在恭王府历史上真实上演的经典剧目重新搬上舞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悉数登台,来自高校的古琴社团和昆曲剧目为演出季添了一抹青春亮色。

“我们在大戏楼内进行的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为了阐述和传达创新性保护理念对于文化保护传承的价值和意义,让古老而优秀的传统艺术重现光芒。”冯乃恩介绍,演出季首次邀请大学生登台,来自24所高校古琴社团的青年学子,演奏了不同流派的代表性琴曲以及《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等琴谱的打谱作品。

“这首曲子是《关山月》,最早见载于清《龙吟馆琴谱》,曲风古朴大气。”演出季期间,古琴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钊怀抱古琴,指拨弦动,带领听众走入清冷苍茫的月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恭王府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王府,府中纯木结构的大戏楼,“音响效果”一流,即便坐在最远的角落,台上的唱词也听得清清楚楚。薪火相传,歌喉缱绻。演出季昆曲专场首场中的《芦花荡》《小放牛》,广受观众青睐。

“这些曲目是从恭王府1885年堂会戏单里选出来的。”冯乃恩说,据史料记载,1885年和1887年,恭王府曾举办过两次堂会,京中各大戏班的名伶汇聚于此,演出剧目达70余出,创当时王府堂会规模盛大之先例。

创新展陈 再现中国精雅生活

阳光洒落青砖绿瓦红墙,细雨浸润飞檐翘角窗棂,悠悠岁月,漫漫时光,古建几度沉浮,而营造技艺永恒。2021年9月,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官式建筑营造技艺(恭王府)赫然在列。

今年3月,“大匠之手泽 年代之磋磨——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作为恭王府博物馆今年的开年大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品古建之美、悟营造之意、究天人之变、会大匠之心。

“我们尝试通过情境式的方式解读展览,还原过去的活态空间、时间维度,以适度的代入感使观众融入展览、体会展览,而不仅仅是静态观看。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在现场用情境话剧呈现了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1937年踏勘恭王府的故事,帮助观众了解展览的背景和内涵。”冯乃恩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恭王府博物馆还多点发力打造了“大文创”,为观众提供全新的体验。前不久,恭王府博物馆在巴黎举办了恭王府服饰秀。活动中,设计师将西化的立体裁剪和古典、东方的设计元素相结合,选择精致的云锦面料辅以苗绣、苏绣等技法刻画图纹,在穿针引线中展现巧夺天工的中国非遗技艺。这是“恭王府”服饰文化品牌的首秀,让世界看见中国传统中的精雅生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载体。

恭王府服饰秀作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23中法时装周开幕大秀,展出了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创作的恭王府系列高定服装约35套。服装以“非遗传承国潮文化”为设计理念,提取了恭王府古建园林、建筑彩画、天下第一福等传统文化元素。

劳伦斯·许介绍,此次设计把恭王府千年传承的“精雅生活”置于当代时装的廓形之中,希望构建起一个融汇过去与现在、传统与时尚、历史与未来的新型审美范式。

冯乃恩希望,未来通过更多方式,在年轻人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待日后成长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范朝慧;编辑:杨硕)

相关阅读

  • 元故事 379 期 │ 考古的温度

  • 10月20日下午,一个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香港商报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山西行”活动的记者采访团,出现在了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的晋国博物馆前。作为其中一员,脚下的土
  • 四大类型展览将登陆“运河之舟”

  •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罗鑫)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预计今年年底向公众开放。首都博物馆藏品部负责人冯好21日向记者表
  • “国乐之祖”有何魅力?这场古琴讲座告诉你答案

  •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乐之祖”。古琴音乐的创作,是古琴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古琴
  •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入选“世界最佳遗产项目”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2日讯 11月22日晚,记者从盘龙城博物院获悉,由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办的2023年度“世界最佳遗产项目”评选近日揭晓,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成功入选。鸟瞰盘龙
  • 中国消防博物馆IP形象正式发布啦

  • 11月17日,中国消防博物馆IP形象——“火小正&鸱小九”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揭幕发布。中国消防博物馆的IP形象由主形象“火小正”和次形象“鸱小九”组合而成。其中,“火小正
  • 第二届新时代文博社教发展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

  • 11月16日,以“融合社教资源 共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第二届新时代文博社教发展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围绕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创新实践、重要意义及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干衣机冬季热销 健康功能受关注

  • 进入冬季,洗厚重的冬季衣物并晾干成了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一方面,手洗羽绒被、毛毯、毛衣等衣物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洗得干净;另一方面,厚重的衣物难以晾干,甚至会出现材质损坏的现
  • 擦亮平安辖区“金名片”

  • 近年来,瓜州县公安局渊泉派出所深入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内部挖潜、优化配置、警务前移,不断筑牢基层基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擦亮平安辖区“金名片”。一体化指
  • 书中岁月长——读刘长虹《书中岁月》随感

  • 一长虹在微信上发来《书中岁月》的书稿,要我作序,我真的有些犯难了。我与长虹相识,是从当他的粉丝开始的。在扬州师院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我读大一,他已大三,一天,在曾华鹏老师家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