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佳县: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日期: 来源:西部决策网收集编辑: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近日,在王家砭镇打火店村,数台机械分布在零散的农田里,推土机、挖掘机配合快速修整地块,一块块高标准农田初见雏形。

  佳县地形南北狭长,自然形成了北部风沙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西部丘陵沟壑区三大区域地貌,现有耕地56.91万亩,其中旱地55.87万亩,占比98.17%。近年来,佳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发展思路,持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和集成技术推广,提高耕地质量,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与改造,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将过去靠天吃饭的旱地改造成利于机械化的吨粮田,提高了群众种粮积极性。在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佳县持续向旱田要收益,不断扩大旱作节水农业推广面积,使更多薄地变成了让农民增收致富的良田。

  据了解,过去打火电村耕地多为顺山开挖的坡地,加上工程性缺水,每到春种时节,村民需要到3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浇地,不仅种植成本高且土地产出质量和数量也得不到保障。如今,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昔日的低产田、巴掌田,正在逐步变成高产田、整片田、希望田,既美化了村庄,也做足了农户种粮底气。

  “对照全市安排表,我们提前一个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为加快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县政府及时出具资金承诺函,帮助完成财政预审、招投标,对项目一路开绿灯。”佳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刘永刚介绍。

  据悉,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79万亩,在建1.48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67亿元,涉及方塌镇方塌村等14个乡镇129个村,受益群众1.2万户、3.5万人。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种植高粱、玉米、谷子等作物,预计项目年产小杂粮3.5万吨、产值达1.1亿元。(魏杰鸰 刘建勇)

相关阅读

  • 红旗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宣传牌“换新装”

  • 日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二事务中心会同红旗区农业农村局、小店镇政府、洪门镇政府、施工单位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新建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宣传牌进行标准化验收。验收结果
  • 筑牢“耕”基 “粮田”变“良田”

  •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玉门市下西号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田”向“良田”转变。走进下西号镇石河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只见一
  • 任城区:采煤塌陷地变身良种基地

  • 农田或地面断裂,或设施被毁,或常年积水,或杂草丛生……这曾是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赵庙村采煤塌陷地令人痛心的惨况,当地群众每每看到这场景就会扼腕叹息。然而,5月8日,记者走
  • “高标准农田+”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今年以来,西固区柳泉镇漫坡头村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规模种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夯实村级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
  • 敦煌市郭家堡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近日,在敦煌市郭家堡镇七号桥村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正在进行机采棉种植。今年以来,郭家堡镇围绕“土地化零为整、灌溉高效节水、土壤改良增肥、作物统一种植”目标,全面推进高标准
  •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

  • 当前,各地持续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发力。那么,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儿?为了达到高标准,背后又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截至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佳县: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   西部决策网讯 近日,在王家砭镇打火店村,数台机械分布在零散的农田里,推土机、挖掘机配合快速修整地块,一块块高标准农田初见雏形。  佳县地形南北狭长,自然形成了北部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