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本,也是社会发展之基,近年来,玉门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各项部署要求,在改革创新中凝聚合力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打通了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自2022年玉门市被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医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医保部门坚持从医保端发力,深化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服务价格和药配管理等领域改革,助力县域医共体健康可持续发展。8月24日,我市在全省医药服务管理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玉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保工作经验。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外出考察学习,结合地方实际,全面分析历年区域就诊数据及基金运行情况,分别从基金支出和收入等两个方面反复测算和对比分析,核定医共体年度预算总额,实行医保基金总额打包。出现结余或超支的,厘清责任,由医疗机构和医保基金按一定比例留用或分担,实现医共体由“要我控费”向“我要控费”的转变。
为了确保基金安全,方便群众就医报销,在综合分析各类基金账户管理和支付渠道的基础上,将市域外基金支出、市域内医共体外基金支出及谈判药品、生育保险检查及津贴、高龄医疗补贴、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带量采购结余留用资金等由医保部门直接结算,费用计入包干预算总额;本市域医共体内住院、门诊以及慢特病、“两病”门诊基金支出由医保部门整体拨给医共体总院实行“一站式”结算,既规避了基金运行风险,又确保了基金的及时结报,实现“医、患、保”三方共赢。
按照省、市统一规定,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合理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用。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下沉,推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逐步实现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在严格执行国家、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品两规”和二次议价制,进一步压缩药品和医用耗材虚高价格“水分”,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利益调控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玉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标准》,从运行效率、医保基金使用、改革成效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重点考核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支出增长合理性、医疗费用可负担性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改革实际效果,考核结果与医保总额、资金拨付、协议续签等直接挂钩。通过改革,有效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让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服务成为医院的核心任务,精细化管理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要素。
下一步,玉门医保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当务之事、应尽之职,加快建立医共体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平台,不断提高医保预算、清算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最大限度发挥医保基金使用效能,努力实现“基金可持续、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改革目标,着力打造玉门医保改革新样板。
李金娥 王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