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三比三争】寨下镇:好戏连台唱出好乡风

日期: 来源:赣鄱通收集编辑:赣鄱通

“新”戏出圈、“旧”戏新演、“好”戏连台……近年来,袁州区寨下镇立足全省文明村镇定位,以“三比三争”为契机,搭建平台、以戏为媒,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构筑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在聚力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搭台 身边人演身边事

今年大年初五晚上,一台由寨下镇横塘村村民自编自演的“乡村春晚”火爆“出圈”,17个节目既有广为传唱的歌曲《袁州创文一起来》、民俗乐团表演《民间小调》,又有横塘历史文化讲解、川剧变脸、武术表演等。登台的“草根演员”均为本村村民,年纪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8岁。晚会还通过视频号进行在线直播,吸引了在外村民打卡观看。

横塘“村晚”已经连续举办三年,这与横塘村公益基金会负责人袁建红幕后的坚持和付出分不开。他早年在外经商,回乡过年时发现村里外出打拼的青壮年变多了、大家的生活也变好了,但农村年味却慢慢变淡了,邻里亲情仿佛也疏远了,高价彩礼、攀比浪费、赌博陋习之风渐起。

“以前村里过年十分热闹,不仅要祭先祖、耍龙灯、打麻糍,大家还会串门聊家常、谈打算,氛围很好。”袁建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乡村文化是村民的‘精气神’,要推动乡村振兴得先从移风易俗、转变思想观念开始。”

作为当地历史文化名村,横塘村耕读文化繁盛一时,曾享有“袁州书院半寨下”“袁州进士半寨下”的赞誉。2020年,袁建红牵头成立了横塘村公益基金会,吸纳村里的乡贤、能人代表入会,讨论制定了公益基金会章程和管理制度。人心齐,干事顺。基金会先后筹资30余万元,用于修建入村牌坊、修缮六柳古书院、改善小学基础设施等,逐步点亮文化地标。

2020年春节前夕,袁建红提议在六柳古书院举办一场迎新春“篝火晚会”,初衷是民情恳谈、凝聚人心、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消息传开后,一部分年轻人建议以自编自演举办晚会的形式进行,活动由基金会牵头,费用由爱心乡贤捐助为主。很快,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并积极响应,当年的迎春“村晚”收获了不小的反响。

酒香不怕巷子深。横塘村的“村晚”一办就是三年,场地不断扩大,吸引周边村庄数千名村民“赶集围观”。不仅外修“面子”,更要内练“里子”。公益基金会每年拿出资金对优秀学子进行表彰,对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家庭进行慰问,支持开展名人文化研究、文化交流、教育研学等文明实践活动,开辟国学游、传统文化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创作 旧戏新演倡新风

在“网红新村”袁州区寨下镇塘下村,戏台是另一番风景。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早几年,塘下村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袁石、禾雀花、溶洞、卧龙泉、莲藕、龙虾、果业及农家乐等多元化旅游产业,成为省3A级乡村旅游点。

2021年,袁州区地方戏曲文化节暨首届禾雀花文化旅游节在寨下镇塘下村举办,以此为契机,该村重新组建起地方袁河锣鼓戏队伍。“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我们都有唱袁河锣鼓戏的传统,乡村多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传统的戏剧符合老百姓的欣赏口味。”塘下村村民汪任财是剧团编稿人员,“比如《三女拜寿》,讲的是嫌贫爱富之人不能交,赞扬的是爱老敬老、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

紧扣移风易俗主题、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剧团再次编排《秦香莲》《三女拜寿》等一批经典作品,创作了《修路》等廉政文化现代小戏。

一场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袁河锣鼓戏剧目,让剧团演出应接不暇,辐射到万载县马步乡布城村、上高县田心镇田心村等邻县乡镇,场场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我们力求通过感人的故事,传达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的正能量,倡导厚养薄葬、喜事新办观念,可以说,袁河锣鼓戏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破除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塘下村党支部书记汪原红认为,戏团的人气来自百姓的认可。

化人 良法善治润民心

既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横塘村、塘下村的乡村文化建设,是寨下镇深耕文化建设、夯实乡村治理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传统自治、德治与现代法治相融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寨下镇先后投资83.7万元将17个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进行改造升级,兴建文化广场、增设农家书屋、培育“草根”剧团、举办百姓大舞台活动等,并在全镇范围内建设“家风家训教育馆”“家风家训祠堂”“家风家训墙”“家风家训长廊”等宣传矩阵,全镇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蜕变。

“在共同参与文化活动中,村民的关系密切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乡村活力全面迸发出来。”汪原红深有体会。

乡村文化服务建设是为了帮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围绕袁州区提出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心治”为核心的“六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寨下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推出“提房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的“四提四知”工作法,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水平不断提升。

如今的寨下镇早已撕下“多事边际”标签,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村镇”“全市信访工作‘五无’乡镇”等称号。塘下村成功获评“2022年江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乡村森林公园”。


相关阅读

  • 全国夏季乡村村晚在鄂尔多斯市火热上演

  • 7月22日,“大地欢歌、恋上暖城”2023年全国夏季乡村村晚鄂尔多斯市示范展示活动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伊克汗草原火热上演。本次活动种类丰富,以“村晚
  • 中华民族家风家教传承发展展览会在珠海开幕

  • 7月21日,中华民族家风家教传承发展展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为活动现场。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东海 殷晓霞)7月21日至23日,以“涵养家国情怀坚持守正创新”
  • 纪检监察为乡村振兴“守候时节”

  • 乡村耕耘,结振兴之果;纪检监察,显有力担当。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秉怀初心,不负“国之大者”,不负乡村振兴“农时”,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促进基层治理。  守候群
  • 【三比三争】南庙镇聚焦“生态+”助推绿色崛起

  • 袁州区南庙镇位于宜春中心城区南郊,毗邻国家4A景区武功山和国家5A景区明月山。作为全市秀美示范乡镇,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聚焦“生态+”打好组
  • 淮安:加快智慧广电建设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 为深入实施智慧广电工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今年,我市出台《关于智慧广电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加大农村数字化转型力度,助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通知》明确,加快广电5G移动网
  • 【三比三争】飞剑潭乡: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近日,袁州区飞剑潭乡陈源村云雾升腾,错落有致的农舍、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与青山交相辉映,勾画出一幅生态秀美的乡村画卷。近年来,该村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展理念,以“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三比三争】寨下镇:好戏连台唱出好乡风

  • “新”戏出圈、“旧”戏新演、“好”戏连台……近年来,袁州区寨下镇立足全省文明村镇定位,以“三比三争”为契机,搭建平台、以戏为媒,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构筑起农村公共文化
  • 北京市文化馆培训管理部赴西城区文化馆调研

  • 2023年7月21日,北京市文化馆培训管理部一行10人到西城区文化馆就培训工作开展调研。在西城区文化馆馆长郑昕、副馆长贺艳春和艺术培训部主任程海虹的带领下,一行人先来到声乐
  • “酒泉人才驿站”试点建设工作启动

  • 近日,酒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酒泉人才驿站”试点建设方案》,标志着“酒泉人才驿站”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酒泉市将积极搭建外地高校毕业生来酒泉就业创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