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有你认识的吗?60名学生入选四川省2023“英才计划”

日期: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收集编辑:成都日报锦观

 

2月17日,60名入选四川省2023年“英才计划”的高中学生在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川大附中”)向来自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的15名导师恭恭敬敬地行了拜师礼——此后的一年内,这60名中学生将在大学教授们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活动,认真接受学术熏陶。

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在四川已经举行了10年了。前8次,四川学生都是在承担“英才计划”指导任务的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与老师首次会面。去年,四川省科协与四川省教育厅将“英才计划”拜师仪式暨师生见面会活动安排在成都七中举行,今年又将见面会安排到了川大附中举行。

拜师礼上大咖云集

川大与电子科大校长通过视频寄语弟子

在2月17日下午举行的四川省2023年“英才计划”拜师仪式暨师生见面会活动上,不仅主办单位——四川省科协、四川省教育厅都派出了领导出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15个导师团队也齐齐出面与选定的弟子热情相拥。

据了解,指导这些中学生的大学教授可以说全是顶尖高手,包括刘淑君(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唐庆粦(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高福华(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向钢(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张红(四川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二级教授)、游劲松(四川大学副校长、化学学院院长、四川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化学与绿色化工学科群首席科学家)、李中瀚(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林宏辉(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明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阳(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邹方东(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雷文强(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张小松(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田玲(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与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管理科学与金融工程专家)还通过视频向入选中学生寄语。

川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米云林在见面会上发言。他透露,川大附中在教育部“英才计划”中期总结时曾作为全国唯一学校进行了经验交流。据了解,最近三年川大附中共为“英才计划”输送了18名学生,成为了“英才计划”的最大“供货商”与受益者。其实,川大附中也是迄今为止为“英才计划”输送学生最多的四川中学,10年来共有54名学生入选。川大附中入选“英才计划”的学生后来的成长都十分优秀,比如入选2015年“英才计划”的川大附中2014级学生钟礼茂后来考上了浙江大学,目前在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18年、2019年曾两度入选“英才计划”的川大附中2017级学生葛逸飞(师从四川大学郑成斌、王天利教授)2019年6月被中国科协推荐代表中国参加第二届土耳其国际科学能源与工程大奖赛,课题《有机膦和丙烯酸酯协同催化对位醌的1,6-加成反应》获国际化学组金奖;2019年11月被中国科协推荐参加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全国英才计划仅15个名额,四川省仅葛逸飞一人),与诺奖获得者和全球优秀青年学者面对面交流科学问题。2022年他又被所就读的本科大学推荐进入了美国加州伯克利学习。


曾师从林宏辉教授学习植物RNA编辑复合体研究的川大附中2022英才计划优秀学员代表王秋仁也在见面会上发言。他说自己跟随林宏辉教授不仅学习了生物学的大量知识,还学习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晓现代科学之方法,强百折不挠之精神,养宠辱皆忘之心态”。据了解,王秋仁还因为“英才计划”的科研成果,受邀参加了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之科学T大会。

“英才计划”含金量更高

成为报考川大“尖子班”的三块敲门砖之一

按照以往的政策,入学“英才计划”的学生并不能在大学招收中享受到任何特殊的优惠,但四川大学在2021年和2022年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计划报名条件中,都明确将“英才计划”学生列入了报名条件中,让“英才计划”入选学生在考大学过程中享受到了一项特殊照顾。

比如,要想进入川大的“柯召班”,除了是川大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学生中排名前50%,或者是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奥数竞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者这两块“敲门砖”外,入选“英才计划”就是另外一项通道了。

也就是说,入选“英才计划”已经成为报考被称为川大“尖子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计划报名条件之一。

电子科大女教授心中有个小“偏心”

在电子科大派出的两名导师中,田玲最为特别,因为她本身就是川大附中的毕业生。

1999级从川大附中毕业后,田玲在电子科大从本科学起,一直到取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电子科大从事科研与教学,2018年就成为了教授。

2021年开始,田玲担任“英才计划”导师,负责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拔尖计划2.0”电子科技大学基地。在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对田玲的人物专访中,田玲曾透露了自己的一个小“偏心”,“因为我自己是女性,所以每年我在招学生的时候,基本上会保证招1名女生。我从来不认为女生不适合学工科或者理科,男生有男生的优势,女生也有女生的优势。”

2023年四川省“英才计划”入选学生名单:




“英才计划”有多牛?

大学顶级教授指导中学生搞科研

“英才计划”全称“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导师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大咖担任。

“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简而言之,“英才计划”就是挑选中学生英才,进入大学,在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的活动。

“英才计划”的学科分为五大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生擅长哪个就选哪个。

粗粗一看,这似乎与五大学科竞赛类似。其实不然,在“英才计划”的选拔中,专攻“解题”是不行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学术研究基础,因为“英才计划”着重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

2023年“英才计划”覆盖城市达到25个,培养高校也增加至58所。其中,四川共有两所高校(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与18所中学入选,培养学生名额共60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赵子君 视频 主办方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卢娅芮 供图 赵子君


相关阅读

  • 王传剑同志逝世

  •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原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王传剑同志,因病于2023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王传剑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
  • 万宁今年安排重点项目136个 总投资165.65亿元

  • 15日,万宁发布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项目表(2021年市重点项目),今年共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36个,总投资165.65亿元,2023年度计划投资27.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7个,新开工项目69个。同
  • 这支斩获武汉楷模荣誉的高校公益团队再获新荣誉

  •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2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获悉,为表彰先进,该校圆梦计划团队近日被授予“青春筑梦先锋队”。圆梦计划团队是一支师生自发组织的公益团队,此前
  • 曾晟来:畅游元宇宙的英才少年!

  • 一部电影
    牵起邂逅成电的机缘三年求索摹绘智算融合的画卷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浪潮奔流有这样一位少年无惧暗夜、砥砺前行终迎拂晓曙色、晨曦晟来
    来自英才实验学院的曾晟来畅
  • @成都人 这些幸福美好生活成果 你感受到了吗?

  •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通勤时间缩短了、养老床位增加了、婴幼儿托育机构更多了,这些幸福美好生活的点滴,你感受到了吗?2月17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发
  • 龙华推出“十百千”拓市场计划

  • 开展“数十场”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宣讲、推出“超百项”重点展会支持计划、推动“几千家”企业享受展会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近日,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出“十百千”拓市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