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赓续千年莒文化 筑梦青春展风华

日期: 来源:安丘融媒收集编辑:安丘融媒

7月3日至8日,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赓续千年莒文化 筑梦青春展风华”赴莒县实践服务团来到山东省莒县,深入碁山镇、莒国古城、莒州博物馆、浮来山风景区等开展寻访非遗印记、回顾百年党史、感受莒州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莒县文化底蕴烘托下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高举文化自信旗帜,以青春足迹,走遍大好河山。

实践队走访碁山镇实践活动基地

实践服务队一行追随先烈足迹,走访碁山镇褚家坡村红色文化村史馆,对该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党史文化工作开展调研。服务团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印证了抗日战争时期那段光荣与战火相伴的岁月。

过门笺 刀尖流淌的传承之韵

剪纸物语工作室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莒县过门笺)传承人于红老师和当地文旅局共同支持下打造的非遗作坊,目的是将 “过门笺”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服务团进入工作室,于红老师亲自向团队成员分享了过门笺的制作方法,大家认真学习交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剪纸团花的制作。

交流过程中,服务团向于红老师介绍了团队数据库平台的搭建的相关计划,并邀请于红老师参与到非遗数据库平台数字化存储相关工作中 。

服务团成员向于红老师介绍到:团队通过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以视频、3D建模、图文结合的存储方式,搭建数据库平台,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数字生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半永久或永久保存。

团队还向于红老师提出了长期合作的邀请,以开拓形成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创设计师联袂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唐氏锔艺:济物利人承造化,弥缝补缺代天工

在于红老师的引荐下,服务团拜访了非遗唐氏陶瓷修补镶嵌锡器打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立果。唐氏陶瓷修补镶嵌锡器打造技艺是将陶瓷修补、镶嵌和锡器加工三项技艺融为一体,相互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后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综合性技艺。唐立果就唐氏锔艺讲到:残破仍然具有生命力,一块锔钉和一块锡板,修复残缺让残缺器物重生,让人们的回忆更加长久。唐老师的话引得在场同学们纷纷赞叹。除此之外,他还向成员们详细讲解了锔瓷工艺的具体步骤,并向大家展示了修复成品。

经过深入交流学习,唐立果老师对团队数据库平台的搭建相关计划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同学们的盛情邀请下,唐老师与大家互留联系方式,共商未来合作。

锵剪子磨菜刀:磨石与锋刃的铿锵奏鸣曲

服务团一行前往莒县店子集镇神集村,一同探访慰问从事锵剪子磨菜刀这项非遗技艺近60年的老人——历运发。

历运发老先生已经年逾九秩,在团队成员的盛情邀请下,老人拾起磨石,向团队展示了锵剪子磨菜刀的整个过程。随后,历运发老先生带着微笑,耐心地教导他们如何选择磨石、如何运用正确的力度和角度,使刀具锋利如新。

打磨刀具的过程中,他为实践服务团讲述了这门技艺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过程,让实践服务团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莒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展示了锵剪子磨菜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

锵剪子磨菜刀的非遗技艺源远流长,是莒县店子集镇神集村的传统手艺之一。历运发老先生已经将这门技艺传承了近60年。他告诉队员们,锵剪子磨菜刀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磨石与锋刃的铿锵奏鸣曲中,承载的是莒县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光辉。

日月山川共长歌,鼓角齐鸣昭辉煌

莒州博物馆始建于1986年,是展示莒地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现状的综合性博物馆,与青州、滕州并称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

博物馆文明曙光厅所展示的陵阳河十九号墓,具有相当醇厚的历史韵味:墓中出土的陶质牛角形号、骨柄和大口尊、鼎等大量文物于新石器考古中首次发现。这些历史的宝贵遗迹昭示着古老文明社会已经吹响了号角。

博物馆中最引起团队注意的当属刻有“日月山”符号的大口尊。据解说员介绍,“日月山”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文字的雏形,这一符号早已进入几乎任何一部中国文字史或美术史著作中。

参观过程中,实践服务团成员们积极与解说员交流,向解说员提问关于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莒迹浮来风满楼,山川古迹尽收眸

实践活动的最后,服务团一行来到浮来山风景区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过程中,导游用“一山一树一条根,一书一字一巢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浮来山景区的景致。

历时5天的莒县非遗文化实践调研活动圆满落幕。从深入探访非遗文化的源头,到与地方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从理论研究到实地操作,参与团队将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深入了解莒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团队成员在乡间地头,用汗水和智慧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承之道,对过门笺、唐氏锔艺等非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坚定信念和专业技能。(作者:姜程、张展瑜、王毅恒)


相关阅读

  • 被骗的钱返还!这些人速查银行账户!

  • 7月17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关于冻结资金返还的公告。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之规定及《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
  • 安理学子三下乡:以伞为骨,铸非遗精魂

  •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的油布伞,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油布伞早已被钢骨布面的晴雨伞所替代。为了学习与了解油布伞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深入研究油布伞
  • 探索宣传“新形态” 焕发非遗“新活力”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朝盈鸡鸣春沂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携手和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和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了一场以“非遗进课堂·与你一起‘遗
  • 探索宣传“新形态”,焕发非遗“新活力”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朝盈鸡鸣春沂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携手和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和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了一场以“非遗进课堂·与你一起‘遗
  • “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非遗经纪人”

  • 房欣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通讯员 岳青在广东各地,有这样一群高校毕业生,他们选择俯下身子扎根乡镇,去触摸祖国发展跳动的脉搏;他们选择脚踩黄土踏实奋进,在田间地头汲
  • 喜报!莒县再添2家“瞪羚企业”!

  •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3年度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莒县的海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东都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瞪羚企业。给大家科普一下~问什么是
  • 莒县:生态“含绿量”变发展“含金量”

  • 直播日照7月17日讯 日前,莒县签订的5个跨境河流断面生态补偿协议,兑现2022年度流域生态补偿资金1906万元,生态“含绿量”变成发展“含金量”。2021年7月,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
  • 程龙辉:不做“富二代”,要做“创二代”

  • □常德日报记者 胡稳 通讯员 袁芳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里一刀一凿的木雕技艺,可观摩亦可体验;桃源木雕博物馆内数十张绝美的雕花木床用它们被真实使用过的印迹,讲述着不同时代常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赓续千年莒文化 筑梦青春展风华

  • 7月3日至8日,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赓续千年莒文化 筑梦青春展风华”赴莒县实践服务团来到山东省莒县,深入碁山镇、莒国古城、莒州博物馆、浮来山风景区等开展寻
  • 全球第三沦为国内边缘,北京现代迷失在价格里

  • 编辑 | 虞尔湖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2023年上半年的车市格外热闹,从开年的降价潮一直延续至今,4月份的上海车展各种新车“狂飙”,以及近期国产车巨头之间的互怼与举报,让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