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学技艺能增收 村民爱去家门口的文化润疆体验馆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陈疆林

  “我们将预制好的纸浆倒进筛网,加热10分钟左右,纸就‘烘焙’成型了。”4月29日,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亚吐尔乡文化润疆体验馆,亚吐尔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宋琰在展示造纸工艺,吸引着不少群众观看和参与。 

4月24日,拜城县亚吐尔乡文化润疆体验馆内,工作人员正在展示造纸工艺流程。 邵若龙摄

  在体验馆内,工艺制作材料均由乡里提供,群众不仅可以免费体验到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还可以欣赏到用皮影戏、京剧等形式演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目。这个文化润疆体验馆成为村民们闲暇时最喜欢逛一逛、学一学的地方。

  经常来体验馆的村民,不仅开了眼界,还挣上了钱。

  “体验馆2023年初开馆以来,我每个星期都来两三次,在这里学刺绣。”正在绣制作品的亚吐尔乡亚吐尔村村民米那玩·阿不都热依木告诉记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现在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一件产品。今年我已经绣了11件绣品,每个卖了50元。”

每周四,米那玩·阿不都热依木都会来到拜城县亚吐尔乡文化润疆体验馆专心刺绣。 陆雪婷摄

  看到来体验馆参观和学习刺绣、剪纸等工艺的村民越来越多,米那玩萌生了在体验馆休闲区开商店的想法,得到了乡里的支持。目前,她正在办营业执照。

  为了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验,亚吐尔乡还把部分非遗项目延伸到了村一级的体验馆——欧特贝希村文化大院中,与原有的木艺、花帽制作、彩绘葫芦等各类传统工艺一起展示,65名传统手工艺人和乡土人才成了师傅,手把手教村民体验和学习。亚吐尔乡欧特贝希村村民司马义·艾合买提在体验馆里看到了美丽的葫芦画,立即喜欢上了它。零基础的他,在体验馆拜师学艺,成了葫芦画师傅阿布杜热依木·米吉提的学生,刻苦练习后,司马义·艾合买提也能够独立创作了。2023年欧特贝希村打造乡文化大院,还给师徒俩设立了工作室。

4月24日,司马义·艾合买提在工作室内创作葫芦画。 邵若龙摄

  如今,司马义在农闲时节就会和师傅来到工作室创作。山水花鸟、福禄寿禧、乡村景色,都精美呈现在一个个葫芦上。司马义说:“我每年能独立创作10多个葫芦画,不仅能挣钱,还圆了我的艺术梦。”  


相关阅读

  • 千年烟火郁孤台 主客共享老街区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首《菩萨蛮》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赣州郁孤台也因此诗而扬名。辛弃疾笔下的郁孤台,位于赣州城西北
  • 到马尾 感受百年船政文化

  • “今天的演出很精彩,科技场景非常震撼,让我对中国海军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演出的尾声,剧场大门缓缓打开,闽江边一艘充满现代感的写意发光船体映入眼帘,历史与现代在这一
  • 汕头:魅力英歌连“嗨”五天

  • 开幕活动现场的英歌舞表演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映光、曾柯权摄影报道:视觉盛宴享不停、潮玩互动乐无穷、文化集市亮点多……5月1日上午,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的一层会展馆
  • 新晋文化地标用精品与服务表达“诚意”

  • 文/李妹妍5月1日,随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以下简称“艺术中心”)的正式启用,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广东文学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从首日络绎不绝的观众和赞不
  • “好客山东 好吃广东”粤鲁联手美景美味揽游客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黎存根报道:4月30日,“好客山东 好吃广东”文旅资源互动合作系列活动新闻吹风会在广州、济南同步召开,粤鲁启动开展“好客山东 好吃广东”文旅资源互动合作
  • 国际数字资产联合交易平台首期产品发售

  • 4月28日,“中华文化数字资产北京发售仪式”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举办。同日,由国际文化金融交易所联盟和中美企业峰会联合主办,纽约数字资产交易所和加拿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学技艺能增收 村民爱去家门口的文化润疆体验馆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陈疆林  “我们将预制好的纸浆倒进筛网,加热10分钟左右,纸就‘烘焙’成型了。”4月29日,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亚吐尔乡文化润疆体验馆,亚吐尔乡党委副书记
  • 古镇碛口:聆听黄河之声 感受晋商文化

  • “五一”假期,大批游客来到景色优美的碛口,感受古镇的晋商文明,领略晋陕大峡谷的黄河风情。碛口古镇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内
  • 他获奖了!“这个行业,机器人代替不了”

  • 与孙建军握手的短短几秒钟,长江日报记者心里蹦出一个字:稳。孙建军的手没有上下左右地晃动,仿佛静止悬停在空中。他开门见山地说:“干焊工,手要稳,眼要准,心里还要想着拼。” 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