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11年间帮扶了1000多人次,帮扶金额达100余万元 “筲箕男孩”的传奇人生

日期: 来源:三峡晚报收集编辑:三峡晚报

记者张泽牧 匡柏学

五峰有个“筲箕男孩”。他的人生,充满传奇。

7岁时,他许下宏愿大誓:36岁要帮助残疾人树立信心!29年后,他许下的誓愿,兑现了!从36岁至如今47岁,11年间,他陆续帮扶了上千人次,帮扶金额达100余万元。

“筲箕男孩”名叫田纯隆,出生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苦竹坪村。他说:“我有两个梦,36岁时要帮助站不起来的人;50岁时,我要编一本书,帮助更多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

比亲哥还要好 这门“亲戚”走了5年

2023年9月7日,上午10点,田纯隆开着自己的商务车来到渔洋关镇杨家寨小区雪峰便利店,交代店主李雪峰盘点新到的货物。

“田大哥真是好人,我们不是亲戚,但他对我比亲哥还要好。”李雪峰说。

李雪峰今年41岁,曾经是一名建筑工人,10多年前从7楼的脚手架不慎跌落至三楼,导致腿部神经坏死。“看病花了很多钱,没有人愿意跟我交朋友。”李雪峰说。

5年前,李雪峰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到一个助残群。在群里,他见到田纯隆发的引导残疾人自强自立的信息,便加了田纯隆的微信,请教如何面对生活。

“田大哥告诉我,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田纯隆得知李雪峰的情况以后,当年就出资四万多元,在五峰杨家寨小区帮他盘下一间杂货铺。“我在店里坐着就可以维持生计。”李雪峰说。

忙完之后,不顾对方留下吃午餐的好意,田纯隆又顶着日头,回去继续办公。李雪峰伫立在小店门口,依依不舍目送田纯隆离去。“没事多走动走动,活络腿部筋骨。”这句话,田纯隆反复说了5年。

“我觉得很平常,早就把小李当亲弟弟了。”田纯隆说。

田纯隆现住在渔洋关镇一栋普通的农家三层小楼,这里不仅是他的家,也是他办公的地方。他一瘸一拐的带着记者向二楼客厅走去,楼梯的一侧悬挂着贝多芬、霍金、海伦凯勒、张海迪的巨幅照片和感人的事迹。

很难想象,一个双腿残疾,9岁才开始读小学的孩子,居然开了公司。11年间帮扶了千余人次,帮扶金额达100余万元。

7岁那年“筲箕男孩”默默许下誓言

1976年,田纯隆出生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苦竹坪村。2岁那年,一场厄运不幸袭来。父母去生产队劳动,田纯隆在家中玩耍,不小心跌入火塘。火焰从右腿一直烧到腋窝。

父母回家看到昏迷的儿子,他的右半身已经烧的面目全非。他们抱起儿子赶到医院,医生建议高位截肢保命。田纯隆家贫,只能用筲箕背着他到乡下找“土医生”,将草药敷在伤口缓解疼痛。

草药虽有一定效果,但治疗效果很慢。从烧伤那天起,田纯隆的右腿就走不动了。家里穷,烧伤面积又太大根本无法装背篓,母亲只能将田纯隆放在大筲箕里面。因为不是很大,正好能平摊着,既方便搬动又方便擦药换片,一装就是四整年。

白天,母亲下田做农活时,把田纯隆抱到筲箕里,放在田坎边,让他自己玩耍。晚上放到床上时母亲就坐在床前擦药换片。田纯隆成了一名“筲箕男孩”。

村里人逗田纯隆,“筲箕男孩,筲箕里好玩不?”田纯隆露出小牙,笑着回答,“好玩咧,饿了吃包谷;妈妈还给我编了蚂蚱玩儿。”

那个时候,有人悄悄劝田纯隆的母亲,孩子都成这样了,怕是熬不过36岁。母亲听到这种话,和善的脸色顿时大变,她愤愤地说:“我的儿子肯定长命百岁!”

田纯隆那个时候也才五六岁,事后,他用手抹掉母亲眼角的泪痕,微笑着说:“妈妈,放心,我肯定能活过36岁。”

面对儿子的微笑,母亲鼻尖一酸,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攒够钱,给儿子把腿看好!每次卖鸡蛋,卖山货,抛开生活必须开支,她总会攒下一部分,积少成多。

一直到田纯隆7岁的时候,家里终于攒了点钱。父母带着儿子来到了县医院,把挛缩的腿割开,完成了植皮手术。“把左腿上的好皮割下来,植到右腿上,那种痛苦,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田纯隆咬着牙,双手死死抓住床单,心里暗暗发誓:“只要我能活过36岁,我一定要帮助所有站不起来的人!”

经过植皮手术,一段时间后,田纯隆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

10多里山路 那是他的求学之路

田纯隆家位于采花大山深处,离最近的学校都有10多里路。到了9岁的时候,田纯隆虽然还是一瘸一拐,但起码能走路了。

父母把棕割下,扎成扫帚挑到集镇上去卖掉,给他攒学费。由哥哥将他背到归车坪小学。学校考虑到田纯隆的特殊情况,将食堂旁堆砌柴火的房屋,腾出一个角落,让田纯隆住这儿。

9岁才接触到课本,田纯隆如饥似渴的吸取着书中的营养。在一年级,因为成绩全班第一,被推选为班长。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肖光武见他可怜,就让他搬到教师宿舍一起住。田纯隆有腿疾,洗澡不方便。经常一个多星期才洗一次澡。肖光武找来两个塑料桶交给田纯隆,让他每天在房间里洗澡,一个桶装清水,一个桶装洗澡水。“腿疾不利索不要紧,但人一定要有精神。”肖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见田纯隆每天都是玉米配咸菜。肖老师就经常把自己的饭菜匀一些给田纯隆。肖老师告诉他,吃饱了有营养才能好好读书。

田纯隆惊讶的发现,世界上竟还有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人。肖老师的所作所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善良的种子。

小学毕业,田纯隆以采花乡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初中。之后,他又进入二中学习,因为成绩好、品行端正,高二时,19岁的田纯隆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至今记得入党时,心里冒出的一个念头:“我竟然活到入党了?离36岁,又近了一步。”

1997年,田纯隆参加高考,以他的成绩

到36岁 他决定启动心底的愿望

毕业后,田纯隆回到五峰从事机电维修。25岁那年,田纯隆与有着相似命运的妻子郭超艳走到了一起。他们进过工厂,修过电器,卖过保险,开过三轮麻木车……虽日子清苦,但夫妻恩爱,苦中有乐。

因为两口子都有残疾,从长远发展考虑,田纯隆决定自主创业。2002年回到渔洋关,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餐馆。因为郭超艳曾经在餐馆打过工,一手土家菜做的还算地道,刚开始一天营业额也就三四十元钱。

契机,很快来了。2002年,一个亲戚见田纯隆饭馆生意不错,便建议一起做腊货生意。田纯隆到处借钱,一周的时间凑到20万元,在镇上开了一家腊肉加工厂。

做了腊肉要卖出去,由于没钱打广告,田纯隆背着腊肉,乘长途车来到宜昌城区,买了一张地图,骑上自行车,到处找餐馆推销腊肉。

一次,他找到一家大商店,但老板没听过这个品牌,不愿意购买。田纯隆干脆把腊肉放在老板的柜台上,任凭老板怎么喊也不回头。没想到第二天老板主动给田纯隆打电话,要5提香肠。

因为田纯隆的勤劳,2004年,腊货卖出2000多万元。田纯隆在当地招了几十名工人,自己被别人称为“田总”。

2012年,家人为田纯隆举办盛大的36岁生日。看着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田纯隆内心激动不已:“我终于活到36岁了!”

我不是慈善家 只是引导他们正常面对生活

生日过后,一个从七岁就埋藏在田纯隆内心深处的宏愿浮现而出——只要活到36岁,一定要倾尽全力帮助所有站不起来的人。

怎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田纯隆决定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一次,有位村民在他家买了腊肉,闲聊中田纯隆得知当地一所初中,有个女孩有先天性的腿部疾病,性格内向,没有朋友。

田纯隆没有好口才,不会讲大道理。但并不影响他去帮助别人。他主动来到那所学校。

彭美艳(化名)小时候受了伤,导致双脚不能行走,一直坐在轮椅上。她看到同龄人都在玩耍,自己只能坐在轮椅上,她觉得未来就这样吧,不用学习了。

在小会议室,田纯隆告诉她:“不学习,你觉得对得起自己?”他当着彭美艳的面撸起自己的裤腿,双腿狰狞可怖的疤痕从脚踝一直延伸至大腿以上,触目惊心。

田纯隆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两岁就成这样了,我放弃过吗?”此后,田纯隆有空就经常去开导彭美艳同学。得知她家境不好,他还给她送去一些钱和学习用品。

此后,田纯隆主动对接五峰各个学校,哪所学校有残疾学生,他就去哪里,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在他的引导下,很多学生都逐渐解开心结。

除了鼓励残疾学生自信自强,田纯隆还建了一个助残群,在群里,不少群众向他反映情况,有学生,有大人,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无论什么情况,田纯隆总是认真地看,然后想方设法地帮助对方。

群里有位叫陈大名(化名)的中年人,他曾经因为工伤,一条腿没有了,家里又是特困户。田纯隆一直陪他说话,经过开导,陈大名愿意接受治疗。田纯隆从线上转到线下,帮助他找到医生,又带他去医院看病,还替他把药费给付了。在田纯隆的帮助下,陈大名安装上一个假肢。

而对于另外一类人,田纯隆则是毫不留情。因为田纯隆在助残群的知名度很高,那时,一个有轻微工伤的人在群里加了他,希望田纯隆能借他们几万块钱,拿去还车贷。田纯隆越听越不对劲,最后硬生生地回了一句:“我不是慈善家,我是引导残疾人正常面对生活的!”

从36岁至今,11年来,他总共帮扶了上千人次,花费了100多万元。

田纯隆现在给自己又定下一个目标,在50岁之前编辑一本书,介绍各种励志故事,帮助全县的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


相关阅读

  • 你好火炬手 | 应健达:“金华铁军”全力以赴

  • 亚运“薪火”相传,当手中的火炬燃起,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金华站第99棒火炬手应健达举起右手,立正敬礼,目光坚毅。他是永康市公安局芝英所政治教导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应健达
  • 赵启斌书法研究 | “落花体”书法的审美意象

  • 在和朋友闲聊时,朋友们多认为赵启斌的潇洒苍经的写经体书法可以定名为“落花体”书法最为深切有味,这是赵启斌“落花体”书法命名的一个由来,他也默认了这一称谓,认为他的草书、
  • 田里屋场

  • 文 | 吴桂元从老屋学校往下走,有一口百年的水井,供养着两个生产队居民的用水,泉水源源不断,清冽甘甜。以水井为界,东边为“老屋苏”,西边为“田里屋场”,都是依山而建。走进田里屋
  • 陈春花:“强个体”与好组织,如何彼此成就?

  • 组织当中,对个体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怎么能够跟组织协同,哪怕你是一个强个体。因为个人是无法自我成就的,他必须在一个组织平台上。春暖花开好文1873字 | 5分钟阅读我们每个人都在
  • 以刀为笔 雕刻别样人生

  • 驻报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在市区汝河大道东段临街的一栋小楼房中,不时传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雕刻艺人王海亮手执一把细长的刻刀,用扁平的铁锤有节奏地敲击着刻刀尾部,在木板上
  • 魅力四溢的俄罗斯油画作品,赏心悦目!

  • L.W.Howard 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深度,仿佛每幅画都有故事要讲。故事性是我被他的作品深深吸引的原因之一。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幅画前,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023年拉萨文旅推介(苏州场)活动 即将召开

  • 雪域吉祥送姑苏 酸奶飘香漫秦淮——为进一步拓展拉萨旅游市场,巩固拉萨旅游品牌美誉度,加强拉萨、江苏两地的沟通协作,促进拉萨旅游更好更快发展,9月22-23日,由拉萨市旅游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