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走过二十个春秋!湖北“小杜鹃”们将志愿初心一棒一棒传下去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

实习生 魏舒婷

没有通水、没有通电、没有通路,2003年8月,这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第一眼看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时的场景。

这一眼,让原计划两周的支教变成了两个月。也正是这一眼,让徐本禹毕业后再次回到这里,并成立了红杜鹃爱心社。自此,华中农业大学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奔赴到各个山区开展起了支教助学服务,他们都被称为“小杜鹃”。

从红杜鹃爱心社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年,在不久前的湖北多支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阳光助残”联合行动上,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见到了“小杜鹃”们。

除了每年定期的支教服务,平日里,他们还会帮助残障人士。红杜鹃爱心社社长韩孙瑜介绍,帮助残障人士的核心就是两个方面:“走进去”和“带出来”。

定时定点服务,走进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与‘星星的孩子’相处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细心的事情。”这是红杜鹃爱心社志愿者马娅和其他“小杜鹃们”常说的一句话。

马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最难忘的志愿经历。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也是第一次接触武汉禧乐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们。

马娅回忆,活动刚开始,她看到别的志愿者已经和小朋友“打成一片”,而自己结对的小朋友甚至看都不看她一眼,这让她感到有点挫败。马娅想到,志愿服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己要慢慢来,她选择在旁安静地陪伴小朋友,有时还会拿起粘土自己玩,小狗、汽车、太阳花……粘土在马娅的手里随机变换着形态,小朋友的注意力也慢慢被吸引了过来,随后从马娅手里把小狗拿了过去,两人也就此“破了冰”。

“以前的我总想着,要用自己会的东西帮助小朋友,但实际上,将自己融入他们的世界,才能与他们一同成长。”马娅表示。

后来的互动里,马娅的话语从讲述状态逐渐转变为提问状态。“叶子该捏成什么颜色的呢?花儿放在这里可以吗?”小朋友一边摆放粘土回应着马娅,一边也终于同她说了第一句话“思丹姐姐来了吗?”这一问,让在场的志愿者们都微微一愣,原来,小朋友口中的“思丹姐姐”是几年前常来陪小朋友们做手工的志愿者,如今,已经毕业离校了。

红杜鹃爱心社志愿者正在和孩子们互动

“我过去只知道‘星星的孩子们’在与外界社会和他人交流时非常困难,却没有想到年复一年的陪伴,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他们内心的世界。”马娅介绍,那次的陪伴活动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

自此,“走进孩子的世界”也成为马娅和许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

据了解,红杜鹃爱心社陪伴武汉禧乐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每周四下午,志愿者们便会乘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禧乐康复中心,大家每次都会提前与康复中心的老师做好沟通,了解孩子们的状态,精心确定主题,提前准备好手工材料。

活动现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一结对,有的孩子盯着一个地方出了神,志愿者怎么叫也不答应,于是便守在旁边等孩子重新关注手上的手工材料;有的孩子突然跑起来,追着他看见的光芒,志愿者便会试着问问孩子看到的是什么,与他一起感受心中独一无二的世界……

纵使带禧乐的孩子们做手工对红杜鹃的志愿者们来说是“屡屡碰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孩子们在学习和成长中不断变得开朗,志愿者们都十分欣慰。“每次见面时,他们与我们击掌或拥抱的时刻,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红杜鹃爱心社社长韩孙瑜这样说。

组织户外活动,带残障群体探寻社会的入口

除了禧乐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红杜鹃爱心社还致力于服务武汉盲校的盲童、紫阳街阳光家园患有心智障碍的“大朋友们”等残障群体。

“他们看不见,那我们可以做他们的眼睛。”提到这里,志愿者付克宇回忆起了那年春天的故事。当时,他参与了红杜鹃爱心社组织的“大手牵小手”爱心春游活动,与其他“小杜鹃们”一起带领老人、有智力障碍的大朋友、盲童、孤独症儿童来到户外踏青,大家走过油菜花田、穿过梨园和桃园,用指尖、用嗅觉去感受着春天的活力。付克宇记得,活动最后是放风筝,所有人脸上都有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可即将出发时,付克宇却感觉到,同自己结对的盲校小朋友紧了紧牵着自己的手。付克宇随即向负责老师了解了情况,原来,这名小朋友从来没有放过风筝。

“对于盲校的孩子们来说,奔跑是一种奢望。”付克宇告诉记者,他手把手带孩子们触摸和制作风筝。“丝带这样扎就是蝴蝶的尾巴”“这样组合在一起,小兔子的耳朵飞起来会变得鼓鼓的”……在志愿者们绘声绘色地描述和手把手的帮助下,孩子们都做好了属于自己的风筝。

红杜鹃爱心社组织户外活动

随后,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大步奔跑在狮子山广场,放飞了他们亲手扎制的风筝。“哥哥,谢谢你,这是我第一次放风筝,真的很开心。”活动结束前,和付克宇结对的小男孩对他说。

“弟弟的一句话,点亮了我心中的志愿之光,我也希望用这道光芒照亮更多的人。”付克宇表示。

据了解,如今的红杜鹃爱心社以“三步走”形式,增强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合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互助”,即志愿者走进残障群体生活场所、残障群体跟随志愿者走进社会公共场所、鼓励残障群体参与志愿项目,同时以“文”“艺”“游”三类活动形式,为残障群体找到探寻社会的入口。

红杜鹃爱心社从成立之初的一个人,壮大到现如今有百余名师生的队伍,社团现设置4大中心、7大部门,社员及固定志愿者300余人,每年还不断有青年志愿者加入进来。

“我们鼓励盲童透过心灵的窗户感受世界,陪‘星星的孩子’接纳自己之外的社会,呵护智力障碍等群体在世界中成长。”队长韩孙瑜表示,将志愿服务做好并坚持下去,就是对延续初心最好的注解。

相关阅读

  • 六一“剧”精彩,防骗“剧”有招→

  •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儿童安全防范意识,近日,五常街道南滕社区少儿戏剧社创编光影剧《不要被“可爱”套路》,提醒家长和儿童提高防骗警惕性和自我保护
  • 光谷豹澥街组织困境儿童共度红色历史体验日

  •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通讯员 石佩近日,武汉东湖高新区豹澥街妇联联合街道共青团、关工委,组织辖区内15名困境儿童,赴湖北红安县开展了“阳光满满 与爱童行”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暨
  • 丰台成寿寺街道 | 法护成长,“典”亮未来

  • 为了增强社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志愿理念,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四方景园社区组织学生们开展了“法护成长,‘典’亮未来”普法讲座。活动邀请了辖区“
  • 丰台成寿寺街道 | 童心巧手 “竹”够有趣

  •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滋养浸润作用,让辖区儿童感受竹编文化的独特魅力,方南家园社区举办了一场“童心巧手,竹够有趣”爱国主题的非遗竹编画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开车露营很开心,但这个问题却引发争议……

  • 露营者在草坪上支起天幕,车辆就违停在观光自行车车道上。露营者舒适惬意,但违停的车辆给锻炼的市民造成不便。近年来,作为新兴的出游方式,露营异军突起,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不过,露
  • 厦门将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 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开展涉企收费检查。 市市场监管局供图今日上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听12345政务热线电话,解答涉企收费治理相关问题,并表示全市将开展涉企违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