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炫!潍坊坊子“沉浸式体验”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

日期: 来源:坊子融媒收集编辑:坊子融媒

潍坊坊子,历史文化悠久,“非遗”资源格外丰厚:核·木雕技艺、李氏痛风散、刘氏烫伤膏、王氏接骨灵、益梅剪纸 、虞河面塑……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承载着坊子灿烂的历史文明,也充分展现出坊子这个城市独特的魅力。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坊子区整合统筹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策划组织开展“非遗坊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大众的非遗知识,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和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

坊子非遗项目“益梅剪纸”传承人刘益梅走进社区,带领居民,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让居民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社区居民通过活动,不仅了解剪纸的历史,而且通过亲自制作、亲身体验的方式,沉浸式了解非遗。

金石传拓、古琴风韵……原本这些“阳春白雪”的艺术文化,也让普通百姓有了接触、品鉴、了解甚至学习的渠道。“非遗坊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让非遗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坊子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音古琴项目传承人走进社区公益授课,让社区群众通过悠扬的指尖旋律充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沧桑厚重。

坊子区传拓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向大家传授利用金石传拓技艺制作团扇扇面。

参加活动的群众表示,这样的课程和活动可以让他们暂时放下生活的琐事,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部分家长也表示,让孩子们能有机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亲自接触到非遗技艺,孩子们都非常开心!

非遗文化并非橱窗展柜中高不可攀的文化艺术,而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文明沉淀。

中医义诊现场

坊子区的非遗中医义诊活动中,非遗项目“刘氏烫伤膏”“宋氏古针疗法”“李氏风痛散”“张氏神农饮”“刘氏肝肾固本汤”“直推棘突”等中医非遗传承人现场为群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医药文化,享受非遗文化带来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不再局限于师徒手把手的教授,而是让大众参与进来,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新认知,让更多的人爱上非遗,参与保护传承、共享非遗文化保护成果,从而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

山东潍坊坊子融媒编辑:杨敏 李炳霏

相关阅读

  • 阿克塞县开展非遗剪纸进校园研学主题活动

  • 3月9日下午,阿克塞县中学组织教师开展非遗剪纸进校园研学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敦煌剪纸非遗传承人庄生娟围绕剪纸的起源发展、剪纸流程、剪纸特点、纹样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 慈善助力非遗文化传播 彰显巾帼传承力量

  •   慈善公益报(叶 清)日前,为丰富女性同胞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半边天”们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慈善力量助力“磁州窑非遗文化”传承,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慈善总会
  • 舌尖上的非遗:阳西儒洞八宝饭

  • 在儒洞镇,有一道逢年过节、喜庆宴席必吃的传统美食——八宝饭。其制作技艺已有百年的历史,现已成功入选阳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眼前这位制作八宝饭的老师傅是非遗传
  • 别样过“三八”,中青检测站举办非遗手造展

  •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韩恬恬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为了让广大女性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青岛市市北区文联、青岛市文艺志愿者协会、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等部门联合
  • 福安:“喊山祭茶”催新芽

  • 惊蛰春暖,万物复苏。3月6日,在我市白云山域内的生态茶园,坦洋工夫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引领着制茶师、茶农代表,一起通过“喊山祭茶”传统习俗,唤醒茶树催生新芽,祈求茶季风调雨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食物生产或致本世纪末气温增加1摄氏度

  • 科普时报讯(记者吴桐)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到2100年,全球食物生产排放将使地球气温增加近1℃,如果改进生产和消费可避
  • 有山有水有美食,昌平这条骑行路线不要错过!

  •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经历了一个冬季漫长的等待后,花草树木都开始吐露新芽,而此时也正是运动的好时节。说起运动,骑行可谓是不错的选择,即可
  • 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强化民生司法保障

  • 民法典与人民群众生活距离近、关联深。近年来,人民法院加大民生司法保障力度,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出台一批司法政策、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审理可视门铃侵害邻里隐私案等大量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