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杰岙发源地:西周“佳山赖”

日期: 来源:象山县传媒中心收集编辑:象山县传媒中心

  特约记者 陈斌国

  5月27日,象山赖氏代表和三门、天台、宁海宗亲聚集西周镇杰岙村,举行象邑佳山赖氏“开基之地”立碑揭牌仪式。赖氏宗亲说,赖氏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立碑旨在厘清族群根脉,弘扬传统美德。村支书郑祖法介绍,杰岙地杰人灵,族群和睦,在镇政府指导下,正在努力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东搬山麓、黄耈(gou)溪源生态旅游区。

  一溪清波映古村 

  “上有高峰插云霄,下有飞瀑势雄豪。门前狮象岩奇险,门后长龙佳山绕”。这是杰岙文人描写家乡山水奇景的雄浑诗句。该村坐落西周镇西部山区,现由杰上、杰下两村合并而成,500余户,1480人。站在赖碑所在的休闲公园环顾,黄耈溪自南而北穿村而过,通村公路沿东岸直达下沈。民居多集中溪西纸扇山东麓,呈带状分布,纵向延伸约1.5公里。

  漫步黄耈溪岸,溪宽约20—25米,两边砌石驳坎,岸线顺直,高三四米。正值初夏少雨,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道道堰坝蹬步拦蓄成潭,形成片片低浅平静小水域。几位妇女蹲在岸脚水泥平台上洗衣洗菜,搭讪家常,说笑声声。村民说门前溪是条变色龙,眼前见是善龙,而到台暴期就成恶龙。那时上游众坑汇聚,水涨湍急,咆哮凶猛,冲击起惊涛骇浪。现在幸有浆砌岸坎加固保护,才免道路、民居毁损。

  抬望远处,溪滩平地连片伸延,山坡梯田层层盘桓。村落东西山冈纵列,条条陡峭山岗,大片葳蕤树林,群山巍巍,高耸入云。据说南面雨雾笼罩区就是象山、宁海交界的东搬山,海拔810.8米,为象山最高峰。上耸高山,下展溪滩,杰岙处山谷尽头,享占山林、平洋资源地利。800年前,赖氏先人东迁时,就是看中这块风水宝地,那时北面下沈、官山一带还是潮涨潮落的海滩涂。门前大溪坑是条母亲溪,先人们给取个吉祥名字:黄耇溪。黄耇,特指老人健康长寿。赖氏希望族运兴旺,绵延长久。无独有偶,溪上有座古桥——鹤龄桥,现是两岸车辆来往唯一通道。走上桥面,宽约3米,钢筋混凝土浇制,长约25米,这是近年改建桥梁。原来老桥墩在下面,桥下3座长方形桥墩,以红石巨条构筑,3墩5孔,高约2.3米。该桥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当时桥搁石条,上铺石板。桥名鹤龄桥,意为如松鹤延寿。上世纪80年代开发西岸新村,建房户增多,机动车辆通行不便,遂利用老桥墩,改造拓宽成钢筋水泥桥。100多年来,虽经无数次山洪冲击,桥墩依旧岿然不动,足见先辈们造桥的智慧和匠心。

  徜徉杰岙老村区,下方大路,上方郑家。前以赖氏居多,后以郑氏为主,两居民点中隔一条宽两三米巷道,直通杰上村(古称上赖),故名大路。村区因处纵向大山沟间,也称直岙。民国时改称杰岙。

  行走杰岙老村区,已很少见到老墙残宅。走到村中文化礼堂楼东侧,老人指指楼后民宅群:这处叫佳(嘉)山,赖氏以此为雅号“佳山赖氏。”老人说,这原是块黄泥平墩,高两三米,几十年前还是生产队晒场基,面积一亩多。一块普通的小土墩,古人为何慧眼高见。当初赖氏先人初迁小土墩北首时,发现夏季风自南风岗长驱北入,疯狂肆虐,幸好南侧矮墩土层深厚,长满参天大树,阻挡狂风侵袭。于是视山为宝,敬山如神,号为佳山。

  一山养育数千人

  与佳山赖氏闲聊,他们经常自我调侃:赖家人钟爱山林,几百年间都在山里打转。东搬山拥有庞大山系,挺拔绵延,矗立宁、象之间,犹如西邻茶山(宁海大山,海拔872.6米)东移,故名东搬山。该山南坡较平缓,为宁海辖区,北面多陡坡,属象山,自西往东分布着石门岭、小羊尖、香山岗、仙人岩、大山尖、牛料岗、天灯盏、蒙顶山诸峰,海拔均在500米以上。

  赖氏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先辈从杰岙、赖岙出发,散发附近山岙;后来人口增多,设法向外拓展,或攀向更高山坳,逐渐发展为田岙、普塘、外静、里静、横山、尖岭头、上芭蕉、下芭蕉、山后胡、儒雅洋赖家等赖氏众村落。20世纪90年代搬迁下山前,各村拥有山林4万亩,耕地两三千亩,栖息着3000多村民,为象山最大的赖氏聚居区。

  山区交通闭塞,资源贫乏,山民勤劳朴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辟道路,横向通村道从西面外静、经芭蕉到儒雅洋,长约10余公里;直向下山道,如外静到杰岙、里静到杰岙、普塘到东岙,尖岭头到横山、芭蕉到横山,再下到赖岙,形成纸扇形交通网络。建造水库,凭着肩挑人抬拼劲,陆续筑成外静庙前头、朝南山水库,杰岙瓦塘、香山岗、龙潭坑水库,赖家蒙顶山水库。上世纪90年代,政府选址黄耈溪西源,兴建蓄水近900万方的平潭水库。这些大小水库,除了山田灌溉、居民饮用,还能有效蓄洪削峰,减轻下游抗洪压力。

  变林为宝,赖氏各村竹林茂密,过去毛竹是国家战略物资,实行统购统销。聪明的芭蕉人开动脑筋,将一株毛竹化为几株毛竹价值。那时毗邻几村有分工,上芭蕉打篾箩,下芭蕉扎品簟,山后胡做畚箕扫帚,源源供应全县各地,家家户户过着富足生活。当时虽处深山坳,山外姑娘纷纷嫁进来,村里没有一个后生打光棍。横山竹林广袤,年年管护,有序砍伐,送往山下出售。20世纪六七十年代,横山大队竹木兴盛,收益高企,兴建排排大寨屋,成为宁波地区农业红旗村。杰岙人不甘落后,把发展目光投向山外,到西沪港、下沈港放养海带,海带插架自用毛竹,成本节省,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儒雅洋赖氏村落曾迎来经济发展的高光期。国家为应付外敌袭侵,把深处大山沟的芭蕉山选为备战基地。开挖西至泗洲头何婆岭公路,再从黄泥桥延伸芭蕉岭到横山的盘山公路。在下芭蕉兴建医院、粮站、供销社、邮电所,公共服务辐射周边山区村,俨然成为小乡驻地。每逢集市日,芭蕉三叉路热闹非凡,周边山民纷纷赶集,村内单位大量采购,农副产品交易兴旺。

  新时期旅游兴,山野林趣吸引人。近些年,山区村主路浇水泥,通公交,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横山、芭蕉、山后胡等村在政府支持下,以竹笋为招牌,举办竹笋文化节,招徕游客挖竹笋、尝笋餐、包笋团、购笋干、游山野、吸氧气,润肺心,探索竹乡旅游新途径。杰岙村紧盯东搬山资源,该山顶部平坦,建有风力发电场;沿杰岙南风岗坳攀登,可最快登顶。县内外健身者常来登山,曾举行过全国性登山大赛。 

  一脉传承三十代

  “参天大树,必有其源;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这是杰岙赖氏碑镌刻的开篇之句。赖氏迁象年代久远,族群流动,总谱、房谱屡有损毁。1927年最后一次宗谱大修后,已经百年变迁,历史异疑不断增多,造成族人认祖归宗诸多纷争。

  上芭蕉族人赖建良退休后,自告奋勇走访调查,搜集史料,寻找老谱,整理重刊,终于廓清赖氏先祖首迁地、后裔迁徙路线图,还合理解释为何“赖氏老是在山里打转”“为何重农轻文”等原因等。

  赖建良整理的史料表明:赖氏始祖为春秋周宣王胞弟忻子公,封国于赖地。宋绍兴年间,三门亭旁人钊与弟弟来象贸易,相中黄耈溪上段地理环境,萌生定居之意。赖钊入赘西乡郑氏,居直岙佳山之麓,称为佳山祖;其弟居住下方两溪交汇处赖岙,称为赖岙祖。佳山赖氏尊赖钊为一世祖,迁居东搬山南北山区,至今已传30代。


相关阅读

  • 小麦归仓进入尾声

  • 日前,全县小麦收购已进入尾声,象山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多措并举,确保农户放心售粮。截至6月初,全县共收购优质小麦1030吨。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5月小麦灌浆,田野迎
  • “小茶叶”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   莒县是“南茶北引”工程的重要实施阵地。近年来,莒县将茶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持续做优茶品质、培育茶企业、做强茶品牌,着力推动“小茶叶”成为“大产业”。目前,全
  • 一条大黄鱼能“游”多远?

  • 潮新闻 记者 应磊“夜网初收晓市开,黄鱼无数一时来。”明人诗中,大黄鱼“金鳞出浪”,透过文字,这场面至今令人欣喜。鱼苗增殖放流 本文图片由黄避岙乡提供大黄鱼,我国东南沿海地
  • 半岛小县象山:被“看见”之后

  • 潮新闻 记者 应磊去县城旅游,成为新趋势。今年五一小长假,成为“史上最热门五一”假期。小城尤其是县城,成了人们的心头好。根据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旅游订单同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杰岙发源地:西周“佳山赖”

  •   特约记者 陈斌国  5月27日,象山赖氏代表和三门、天台、宁海宗亲聚集西周镇杰岙村,举行象邑佳山赖氏“开基之地”立碑揭牌仪式。赖氏宗亲说,赖氏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立碑
  • 甘州明清街青春集市,你打卡了吗?

  • 甘州融媒讯 (记者 张扬)为全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工作,甘州区积极探索青年发展型商圈建设,针对青年人多元消费需求,因地制宜打造“明清街青春集市”,吸引青年群体打卡互动,激发